新型高速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71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高速过滤池,滤池的底层是一个均压空腔,空腔上部用滤板分隔,滤板上固定有多个滤头,滤池的中部是由滤料构成的滤床,在滤床的上方,悬挂一条排水槽,排水槽的出口与排污管连接,在滤池顶部,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入口与原水接通,滤池的底层分别与气冲管和水管连接,进水槽的入口处、气冲管、出水管及排污管都分别装有控制阀门,其开启由中央控制室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独特的底层空腔结构,节省了布气、布水管道,提高了有效过滤面积,使产水量得到大大增加,为普通过滤池产量的2-3倍。(*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净水用的过滤池。目前进行水质净化时,在一般的气水反冲过滤池中都要设置布气、布水廊道,不仅大大降低有效过滤面积,影响产水量,而且廊道的使用也存在气、水在流通时分布不均匀、维护困难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有效过滤面积,又能省却布气、布水廊道,形成均匀配水及配气系统的过滤池。本技术的滤池的底层是一个均压空腔,空腔上部用滤板分隔,滤板上固定有多个滤头,滤池的中部是由滤料构成的滤床,在滤床的上方,悬挂一条排水槽,排水槽的出口与排污管连接,在滤池顶部,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入口与原水接通,滤池的底层分别与气冲管和出水管连接,进水槽的入口处、气冲管、出水管及排污管安置在管廊内,都分别装有控制阀门。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A-A结构剖视示意图。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本技术的滤池(11)由中间凹陷的水泥构件构成,其底层(13)是一个均压空腔,空腔的断面做成梯形,空腔上部用滤板(14)分隔,滤板(14)上固定有多个滤头(15),滤池(11)中部是滤床(4),由滤料铺填在滤板(14)上而形成,在滤床(4)的上方中部,悬挂一条排水槽(8),排水槽(8)的出口与排污管(16)连接,在滤池(11)顶部两侧,设置有进水槽(3),进水槽(3)的入口与原水渠(1)里的原水接通,进水槽(3)上开有多个进水孔(24),滤池(11)的底层(13)分别与通往管廊(12)的气冲管(17)和出水管(18)连接,进水槽(3)的入口处,装有橡皮气袋堵阀(2),在管廊(12)内安装有出水虹吸罩(5)及相应管件(17,18,19,20)和阀门(6,9,10,21),出水虹吸罩(5)的顶部通过一条管件(22)与浮球阀(21)相连,浮球阀(21)放置在原水液面上,管件(22)可通过管(23)与出水虹吸罩(5)的出水通道(25)的中部相接,出水虹吸罩(5)的出水通道(25)的下端部与总滤后水管(19)连接,出水虹吸罩(5)的底部通过阀门(6)与出水管(18)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18)通过阀门(10)与水冲管(20)连接,气冲管(17)上装有阀门(9)。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待滤原水通过原水槽(1)、橡皮气袋堵阀(2)、进水槽(3)及其进水孔(24)均匀布水进入滤池(11),在滤床(4)进行过滤滤后水在出水虹吸罩(5)、浮球阀(21)的气囊调节作用下,实现滤池(11)的恒水位控制,保持滤床(11)上面有相当的水深,使滤床(11)不被冲击,滤层平整、过滤均匀。滤后水进入底层空腔(13),通过出水阀门(6)、出水虹吸罩(5)的出水通道(24),汇集到总滤后水管(19)流进清水库。当过滤达到允许的最大堵塞程度或预定的冲洗周期时,即进行反冲洗,冲洗时首先开启空压机,将橡皮气袋堵阀(2)冲气,停止进水,打开排水阀(7),使滤池(11)水位降至排水槽(8)的上缘,即关闭出水阀(6),启动鼓风机打开气冲阀(9),空气进入滤床(11)的底层空腔(13),穿过滤板(14)上固定的滤头(15),形成均匀的气泡,气流穿过滤床(11)使滤料急剧翻滚、磨擦、剪切,杂质从滤料颗粒表面上剥离出来并上浮,经3~4分钟后打开橡皮气袋堵阀(2),待滤的原水又通过进水槽(3)及其进水孔(24)喷出,对滤料进行表面扫洗2分钟,污水经排污管(16)排出;接着打开水冲阀门(10),用滤后的压力水反冲漂洗5~6分钟。冲洗完毕后,关闭排水阀(7)、水冲阀门(10),打开出水阀(6),滤池(11)再次冲水,达到正常水位,恢复过滤。本技术能有效截留和去除水中细小颗粒、杂质及吸附其上的细菌,使水得到净化;其独特的底层空腔结构,节省了布气、布水管道,提高了有效过滤面积,因而在同等条件下,产水量得到大大增加,为普通快滤池产水量的2~3倍,比当今盛行的法国V型滤池增加产量20~30%。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速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的底层是一个空腔,空腔上部用一块滤板分隔,滤板上固定有多个滤头,滤池的中部是由滤料构成的滤床,在滤床的上方,悬挂一条排水槽,排水槽的出口与排污管连接,在滤池顶部,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入口与原水接通,滤池的底层分别与气冲管和出水管连接,进水槽的入口处、气冲管、出水管及排污管都分别装有控制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由中间凹陷的水泥构件构成,其底层是一个均压空腔,空腔的断面做成梯形,位于滤池中部的滤床,由滤料铺填在滤板上而形成,在滤池顶部两侧,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入口与原水渠里的原水接通,在进水槽的入口处,装有橡皮气袋堵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气冲管出水管、排污管及水冲管及其相应阀门安置在管廊内,在管廊内还安装有出水虹吸罩,出水虹吸罩的顶部通过一条管件与浮球阀相连浮球阀放置在原水液面上,该管件可通过另一管件与出水虹吸罩的出水通道的中部相接,出水虹吸罩的出水通道的下端部与总滤后水管连接,出水虹吸罩的底部通过阀门与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通过阀门与水冲管连接,气冲管上装有阀门。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高速过滤池,滤池的底层是一个均压空腔,空腔上部用滤板分隔,滤板上固定有多个滤头,滤池的中部是由滤料构成的滤床,在滤床的上方,悬挂一条排水槽,排水槽的出口与排污管连接,在滤池顶部,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入口与原水接通,滤池的底层分别与气冲管和水管连接,进水槽的入口处、气冲管、出水管及排污管都分别装有控制阀门,其开启由中央控制室控制。本技术其独特的底层空腔结构,节省了布气、布水管道,提高了有效过滤面积,使产水量得到大大增加,为普通过滤池产水量的2-3倍。文档编号B01D24/02GK2225290SQ9522113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吴植卿, 张加潮, 余龙泉, 赵拾周 申请人:珠海市供水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速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的底层是一个空腔,空腔上部用一块滤板分隔,滤板上固定有多个滤头,滤池的中部是由滤料构成的滤床,在滤床的上方,悬挂一条排水槽,排水槽的出口与排污管连接,在滤池顶部,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入口与原水接通,滤池的底层分别与气冲管和出水管连接,进水槽的入口处、气冲管、出水管及排污管都分别装有控制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植卿张加潮余龙泉赵拾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供水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