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673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布放气囊;气囊的充气与检查:安装好压力表;检查压缩空气气源;将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充气顺序:从船艉向船艏依次左右对称同步进行直至气囊全充满气;实时监测气囊充气的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规范下水流程、保证下水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下水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标志船台搭载和船体主结构完成,机、管、电等舾装项目安装完成,基本具备调试条件。在传统下水工艺中,气囊下水只能作为船坞、船台滑道下水的补充,用来实现小型船舶下水。而且下水过程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经常会出现下水过程中半途停止、气囊破裂、与船台岸壁碰撞或下水后冲程过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规范下水流程、保证下水质量的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布放气囊(1 )、布放气囊前,对使用气囊逐一进行充气检查,杜绝漏或损坏等不可靠的气囊进入现场,新气囊优先布放在船艏艉区域;(2)、根据船型将合格的气囊分左右舷各一半由船舯向艏艉两个方向布放;(3)、布放气囊前,还需要确定布放气囊的位置并做上标识,按标识进行布放;(4)、布放气囊时采用门吊、塔吊或汽车吊配合吊运,气囊横穿船底舯线采用1.5吨小型卷扬机牵引,气囊放置要保证平直并与船纵向垂直,充气口要便于人工操作和压力表的查看;B、气囊的充气与检查(1)、气囊充气前逐一安装好事先准备的压力表,压力表的压力为0-0.25MP a ;(2)、检查压缩空气气源,打开气包集管上的阀门通过放气来检查气源压力和含水情况,若有水则开足阀门放残直至气态正常;(3)、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带有接头的1/2"胶管将空气气源与所要充气气囊连接,进行充气;(4)、气囊充气顺序从船艉向船艏依次左右对称同步进行直至气囊全充满气;(5)、气囊充气压力(a)、第一次压力升至0.05MP a时停止充气,检查气囊与各墩位是否相碰,气囊与船底纵向的垂直度,若发现问题立即调整;(b)、第二次压力升至0.IMP a停止充气,检查气囊受压状况和船态变化,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现场指挥地处理;(C)、第三次压力从艉部第一个与船体平面接触的气囊开始充气,逐步向艏部气囊增加气压;(d)、艉部第一个与船体接触的气囊至舯部即船中心线的气囊压力升至0.15-0. 18MPa ;(e)、舯部即船中心线至1号货舱前壁的气囊压力升至0.15MP a ;(f)、艏部至艏的气囊压力升至0.13MP a时,检查船是否举起,若没有将船举起,调节气囊的压力直至将船举起,只有当船整体举起时,迅速将花墩全部拆除,待花墩全部拆完后,观察整个船态,若距下水时间较长则留30 m距离的花墩,待正式下水前2小时拆除以保安全;花墩的拆除要待气囊充气完成后使船举起时方能进行,花墩拆除全部采取人工操作, 拆花墩时采用中粗麻绳拖拉牵引的方法,从花墩上拆除下来的木楔有条理的放到船台坡墙两边,收墩理顺,每拆一个花墩都要顺手将墩位平面清扫干净,渣物运离船台,若发现焊瘤焊疤或锐角铁件一定打磨平整,防止伤害气囊;(g)、船舶下水移动船舶由卷扬机控制,艏部气囊压力升至0.18-0. 20MP a时,气囊滚动使船位移动5-10m,卷扬机松缆绳,船开始移动时船上施工人员割缆使船自由滑动入水。本专利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规范和明确了船舶利用气囊下水作业的流程,成功保证了从顶推拖轮到 76500DWT散货船近三十条船舶的顺利安全下水。而且能够实现在长江最高和最低水位全天候下水,不需要等待潮期。与船坞和船台下水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基础建设费用,提升了船厂经营的竞争力。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一种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布放气囊(1 )、布放气囊前,船台应该清理完毕,船台无尖锐物;布放气囊前,对使用气囊逐一进行充气检查,杜绝漏或损坏等不可靠的气囊进入现场,新气囊优先布放在船艏艉区域;(2)、根据船型将合格的气囊分左右舷各一半由船舯向艏艉两个方向布放;(3)、布放气囊前,还需要确定布放气囊的位置并做上标识,按标识进行布放;(4)、布放气囊时采用门吊、塔吊或汽车吊配合吊运,气囊横穿船底舯线采用1.5吨小型卷扬机牵引,气囊放置要保证平直并与船纵向垂直,充气口要便于人工操作和压力表的查看,直至按方案布足所有气囊;气囊充气前,准备牵引系统,将钢丝绳穿过锚链管,挂在船艏甲板的带缆桩(112t)上, 该钢丝绳通过80t卸扣连接到动滑轮上,左右各一根;将钢丝绳连接定滑轮和地锚,用钢丝绳通过卸扣连接绞车和地锚,左右各一根;拉出绞车钢丝绳,在滑轮组(动滑轮和定滑轮)上至少绕3组以上,左右各一组绞车;气囊充气前船艏牵引系统牵引到位,并让绞车受力,确定首部牵弓I系统准备到位,方能开始气囊充气。B、气囊的充气与检查(1)、气囊充气前逐一安装好事先准备的压力表,压力表的压力为0-0.25MP a ;(2)、检查压缩空气气源,打开气包集管上的阀门通过放气来检查气源压力和含水情况,若有水则开足阀门放残直至气态正常;(3)、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带有接头的1/2"胶管将空气气源与所要充气气囊连接,进行充气;(4)、气囊充气顺序从船艉向船艏依次左右对称同步进行直至气囊全充满气;(5)、气囊充气压力(a)、第一次压力升至0.05MP a时停止充气,检查气囊与各墩位是否相碰,气囊与船底纵向的垂直度,若发现问题立即调整;(b)、第二次压力升至0.IMP a停止充气,检查气囊受压状况和船态变化,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现场指挥地处理;(C)、第三次压力从艉部第一个与船体平面接触的气囊开始充气,逐步向艏部气囊增加气压;(d)、艉部第一个与船体接触的气囊至舯部即船中心线的气囊压力升至0.15-0. 18MPa ;(e)、舯部即船中心线至1号货舱前壁的气囊压力升至0.15MP a ;(f)、艏部至艏的气囊压力升至0.13MP a时,检查船是否举起,若没有将船举起,调节气囊的压力直至将船举起,只有当船整体举起时,迅速将花墩全部拆除,待花墩全部拆完后,观察整个船态,若距下水时间较长则留30 m距离的花墩,待正式下水前2小时拆除以保安全;花墩的拆除要待气囊充气完成后使船举起时方能进行,花墩拆除全部采取人工操作, 拆花墩时采用中粗麻绳拖拉牵引的方法,从花墩上拆除下来的木楔有条理的放到船台坡墙两边,收墩理顺,每拆一个花墩都要顺手将墩位平面清扫干净,渣物运离船台,若发现焊瘤焊疤或锐角铁件一定打磨平整,防止伤害气囊;(g)、船舶下水移动船舶由卷扬机控制,艏部气囊压力升至0.18-0. 20MP a时,气囊滚动使船位移动5-10m,卷扬机松缆绳,船开始移动时船上施工人员割缆使船自由滑动入水。船下水后行至闸门时,闸门底部因防水措施施工需有一道与闸门底部相同大小面积的凹槽用钢箱板将凹槽铺垫平整,此板称过渡板,1号船台有三个过渡板,每块过渡板为 10000 X 1560 X 400 mm,而且过渡板应事先在闸口处放置好,闸门吊移后立即将其铺好, 闸门吊移后要放置妥当,不得影响放船下水。当船由卷扬机控制,气囊滾动使船位移5-10 m (视水位情况而定)船上气割缆绳,使船自由滑动入水,当船自由入水后靠惯性在水中漂移,待惯冲击峰值高点后船上抛锚止动船向,船舶抛锚待船稳定后用拖轮将船带入事先准备好的码头系泊停靠,带缆人员配合完成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连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贝斯特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