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9503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包括外壳和阀门,阀门设置在外壳内;阀门包括主阀体、阀座、阀套、线圈、动阀、定阀、压簧、膜片和支撑部件;主阀体的一端设有阀口,阀座设置在主阀体设有阀口的一端;膜片设置在阀座与主阀体之间;阀套与阀座相连;线圈套接在阀套上;定阀的一端插入线圈和阀套,定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压紧螺母定位;动阀设置在阀套内,且能在阀套内移动,动阀的一端穿过膜片,并与膜片连接在一起,动阀穿过膜片的一端对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压簧设置在动阀内,该压簧的一端与定阀连接,该压簧的另一端与动阀连接;支撑部件设置在主阀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可有效提高燃气、燃油的使用效率,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燃气、燃油这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燃气和燃油的储藏量有限,而且燃气和燃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为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努力寻找、研发新型能源,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改进、研发使用能源的机器设备,以节省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可有效提高燃气、燃油的使用效率,节省能源。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包括外壳和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阀门包括主阀体、阀座、阀套、线圈、动阀、定阀、 压簧、膜片和支撑部件;所述主阀体的一端设有阀口,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主阀体设有阀口的一端;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阀座与所述主阀体之间;所述阀套与所述阀座相连;所述线圈套接在所述阀套上;所述定阀的一端插入所述线圈和阀套,所述定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压紧螺母定位;所述动阀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能在所述阀套内移动,所述动阀的一端穿过所述膜片,并与所述膜片连接在一起,所述动阀穿过所述膜片的一端对所述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动阀内,该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定阀连接,该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动阀连接;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主阀体内。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主阀体设有进介质腔和出介质腔;所述支撑部件包括阀针、阀针座和第二压紧螺母,所述阀针的尖端从所述主阀体未设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主阀体,所述阀针的另一端设有阀针旋柄,所述阀针座套在所述阀针上,且分别与所述主阀体和阀针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压紧螺母套在所述阀针座上,且与所述阀针座螺纹连接。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连接,组合形成一个箱体,所述阀门设置在该箱体内;所述前盖的顶端面设有半圆形孔,所述后盖的顶端面设有半圆形孔,所述前盖顶端面的半圆形孔与所述后盖顶端面的半圆形孔组合形成一圆形孔,露出所述阀门的第一压紧螺母;所述前盖的底端面设有半圆形孔,所述后盖的底端面设有半圆形孔,所述前盖底端面的半圆形孔与所述后盖底端面的半圆形孔组合形成一圆形孔,所述阀门的阀针及阀针旋柄通过该孔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前盖的侧壁上设有孔,与所述阀门的进介质腔连接的进口管通过该孔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后盖的侧壁上亦设有孔,与所述阀门的出介质腔连接的出口管通过该孔伸出所述外壳外。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前盖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后盖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阀门的线圈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夹住所述线圈。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当所述阀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动阀穿过所述膜片的一端塞进所述阀口、顶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动阀堵住所述阀口,所述动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定阀相隔一段距离。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动阀包括动阀芯和动阀芯座,所述动阀芯设置在阀套内,所述动阀芯座设置在所述动阀芯的一端,所述动阀芯座穿过所述膜片, 并与所述膜片连接在一起,所述动阀芯座对所述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所述动阀芯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动阀还包括开口定位垫圈和阀片垫片,所述开口定位垫圈和阀片垫片均套接在所述动阀芯座上,并将所述膜片夹在两者之间。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动阀芯靠近所述动阀芯座的一端还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阀芯密封垫,所述阀芯密封垫与所述动阀芯座相连。上述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其中,所述动阀还包括拉簧,所述拉簧套接在所述动阀芯与动阀芯座的连接处。本技术的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由于其阀门工作性能可靠,可可有效提高燃气、燃油的使用效率,节省能源。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阀门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动阀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外壳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前盖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 图5对本技术的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燃油防空烧节能装置包括外壳300和阀门, 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外壳300内;参见图2,所述阀门包括主阀体110、阀座120、阀套130、线圈140、动阀150、定阀 160、压簧170、膜片180和支撑部件200 ;所述主阀体110的一端设有阀口,所述阀座120设置在所述主阀体110设有阀口的一端;所述膜片180设置在所述阀座120与所述主阀体110之间,该膜片180的边缘紧紧夹在所述阀座120与所述主阀体110之间;所述阀套130与所述阀座120相连,该阀套130支撑在所述阀座120上;所述线圈140套接在所述阀套130上;所述定阀160的一端插入所述线圈140和阀套130,所述定阀16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压紧螺母190定位;所述动阀150设置在所述阀套130内,该动阀150可在所述阀套130内移动,所述动阀150的一端穿过所述膜片180,并与所述膜片180连接在一起,所述动阀150穿过所述膜片180的一端对所述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所述压簧170设置在所述动阀150内,该压簧170的一端与所述定阀160连接,该压簧170的另一端与所述动阀150连接;所述支撑部件200设置在所述主阀体110内。继续参见图2,所述主阀体110设有进介质腔111和出介质腔112,所述进介质腔 111用于与传输介质的进口管410连接,所述出介质腔112用于与传输介质的出口管连接。图3所示为所述动阀150的剖视图,该动阀150包括动阀芯151和动阀芯座152, 所述动阀芯151设置在阀套130内,所述动阀芯座152设置在所述动阀芯151的一端,所述动阀芯座152穿过所述膜片180,并与所述膜片180连接在一起,所述动阀芯座152对所述阀口进行开启和关闭,所述动阀芯151设有第一腔体153,所述压簧17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53内;较佳地,所述动阀150还包括开口定位垫圈巧4和阀片垫片155,所述开口定位垫圈巧4和阀片垫片155均套接在所述动阀芯座152上,并将所述膜片180夹在两者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开口定位垫圈IM和阀片垫片155有两个作用第一,固定所述膜片180与所述动阀芯座152的连接;第二,使所述膜片180与所述动阀芯座152密封连接;较佳地,所述动阀芯151靠近所述动阀芯座152的一端还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阀芯密封垫157所述阀芯密封垫158与所述动阀芯座152相连;较佳地,所述动阀150还包括拉簧156,所述拉簧156套接在所述动阀芯151与动阀芯座152的连接处,如图2所示,所述拉簧156用于缓冲所述动阀150移动过程中所述动阀芯座152与所述动阀芯151之间的作用力,提高电磁阀工作性能。继续参见图2,所述支撑部件200包括阀针210、阀针座230和第二压紧螺母MO ;所述阀针210的尖端211从所述主阀体110未设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主阀体110, 当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顺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