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防伪标签及标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89984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防伪标签及标识方法,所述的鱼类防伪标签,包括上盖、下盖、防伪贴、锁扣、锁钉,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中心各有一小孔,上盖与下盖相互合拢、密封并固定,组成带有空腔的密封防伪扣,所述的密封防伪扣空腔内放置防伪贴;所述的上盖连接有一锁扣,锁扣配有一枚锁钉,锁钉从下往上穿过上盖和下盖中心的小孔,与锁扣插接以固定密封防伪扣。一种鱼类防伪标识方法为:将鱼捕获后,在鱼鳃盖上打一个小孔,孔径与锁钉相符;将锁钉从下往上穿过鱼鳃盖上的小孔,与密封防伪扣上的锁扣插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地将防伪扣固定在鲜活鱼体上,结合防伪查询起到较好的防伪效果,且成品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不易脱落或损坏,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防伪标签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民对水产品尤其是优质鲜活水产品的需求和消费量日益增加。对于鱼类而言,由于其生长环境、管理措施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其品质差异较大,从而在市场上也会出现较大的价格差。然而,尽管鱼类生长环境、管理措施等不同,但从外观上看很难发现差异,普通消费者无法有效鉴别。因此,市场上许多不法商贩利用消费者缺乏识别经验,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的事件经常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品牌产品生产商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多年来,有关部门和水产品生产商采用了若干防伪措施,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在“阳澄湖”大闸蟹上使用背部刻字、贴标、套环等防伪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品牌产品,极大地维护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然而,鲜活鱼类不同于蟹类,利用刻字、贴标、套环等防伪措施不具有可行性,同时又无法使用外包装,这对于鲜活鱼类的防伪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尽管可以在鱼鳍上进行标志悬挂,但持久性较差,容易脱落。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鱼类防伪标识方法,能够方便地将防伪扣固定在鲜活鱼体上,结合防伪查询起到较好的防伪效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齐科翀庄平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