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标签、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其中,防伪系统包括,防伪标签,标签数据采集器,云服务器,用户终端;防伪标签,用于对商品进行防伪验证,且放置于商品的包装内;标签数据采集器,用于对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所获得的标签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中;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标签数据采集器发送的标签数据,并进行发送;用户终端,用于对商品所对应的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中,并与云服务器中的标签数据进行匹配,以鉴定所述商品的真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标签、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可以使得用户只需要使用手机或PC机即可完成对商品的真伪鉴定,操作简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标签、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标签、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
技术介绍
造假给正当的商务活动以及公共秩序带来了伤害,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给商家的品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成熟的防伪技术种类繁多,常用的一种防伪技术是数码防伪,每个产品上有一个唯一的防伪查询码,用户可通过电话查询来辨别真伪。该数码防伪技术的缺点是,可能会有一部分产品在消费后并没有被查询,当这些产品编码被抄走后就可以被应用于假货了。此外,在理论上,所有那些裸露在外面能被触摸到的防伪信息都可以被仿造出来。这种被仿制出来的防伪标识虽然与真品防伪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不进行对比情况下,普通用户不能轻易鉴别。也就是说,现有的防伪技术的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在于,在于用户无法对防伪标签进行简易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标签、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用户只需要使用手机或PC机即可完成对商品的真伪鉴定,操作简易,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应用于商品防伪鉴定,包括:并排印制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第一标签上印有第一防伪编码和第二防伪编码,且第二防伪编码设置在第一防伪编码的中心位置;第二标签上印有第三防伪编码。进一步地,第一防伪编码为QRCode形式的第一二维码,第二防伪编码为DataMatrix形式的第二二维码,且第三防伪编码为随机防伪点;其中,第一二维码含有涉及商品第一真伪信息的链接的编码数据;第二二维码和随机防伪点的组合含有涉及商品第二真伪信息的链接的编码数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标签,第二二维码嵌入在第一二维码的正中央,第一二维码的编码信息对应着商品的第一真伪信息,第二二维码和随机防伪点的组合对应着商品的第二真伪信息,其中,第一真伪信息包括该防伪标签的图案信息,以及真伪判定结果信息;第二真伪信息包括该防伪标签的图案信息,编码信息,以及真伪判定结果信息。第一真伪信息和第二真伪信息都可以有助于用户直观地,快速地得知商品的真伪。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防伪标签的随机码唯一且不可逆,那么每一张防伪标签都是唯一的,一张防伪标签对应着一件商品,可以保证商品的唯一性的,即可以用于对商品进行防伪。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系统,包括:防伪标签,标签数据采集器,云服务器,用户终端;防伪标签,用于对商品进行防伪验证,且放置于商品的包装内;标签数据采集器,用于对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所获得的标签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中;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标签数据采集器发送的标签数据,并进行发送;用户终端,用于对商品所对应的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中,并与云服务器中的标签数据进行匹配,以鉴定商品的真伪。进一步地,用户终端为手机或PC机。进一步地,云服务器包括首次信息绑定模块,用于记录防伪标签被首次查询时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用户终端型号信息。进一步地,云服务器还包括奖励模块,用于对首次验证防伪标签的用户给予奖励。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方法,包括:标签数据采集器对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所获得的标签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中;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标签数据采集器发送的标签数据,并进行发送;用户终端对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中,并与云服务器中的标签数据进行匹配,以鉴定商品的真伪。进一步地,用户终端为手机或PC机。进一步地,云服务器包括首次信息绑定模块,用于记录防伪标签被首次查询时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用户终端型号信息。进一步地,云服务器还包括奖励模块,用于对首次验证防伪标签的用户给予奖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系统及方法,可以使得用户只需要使用手机或PC机即可完成对商品的真伪鉴定,操作简易,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100,应用于商品防伪鉴定,包括:并排印制的第一标签3和第二标签4;第一标签3上印有第一防伪编码5和第二防伪编码6,且第二防伪编码6设置在第一防伪编码5的中心位置;第二标签4上印有第三防伪编码。优选地,第一防伪编码5为QRCode形式的第一二维码,第二防伪编码6为DataMatrix形式的第二二维码,且第三防伪编码为随机防伪点;其中,第一二维码含有涉及商品第一真伪信息的链接的编码数据;第二二维码和随机防伪点的组合含有涉及商品第二真伪信息的链接的编码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100,第二二维码嵌入在第一二维码的正中央,第一二维码的编码信息对应着商品的第一真伪信息,第二二维码和随机防伪点的组合对应着商品的第二真伪信息,其中,第一真伪信息包括该防伪标签100的图案信息,以及真伪判定结果信息;第二真伪信息包括该防伪标签100的图案信息,编码信息,以及真伪判定结果信息。第一真伪信息和第二真伪信息都可以有助于用户直观地,快速地得知商品的真伪。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100的随机码唯一且不可逆,那么每一张防伪标签100都是唯一的,一张防伪标签100对应着一件商品,可以保证商品的唯一性的,即可以用于对商品进行防伪。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100对应的第一真伪信息可以通过手机中的常用的扫码软件(例如,微信)对防伪标签100上的第一二维码进行扫码获得。且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签100对应的第二真伪信息可以通过在手机中安装特定授权软件(例如,具有特定功能的APP)对防伪标签100上的第二二维码进行扫码获得。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第一真伪信息还是第二真伪信息都能够直观地给用户展示出商品的真伪。实施例二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系统,包括:防伪标签100,标签数据采集器200,云服务器300,用户终端400;防伪标签100,用于对商品进行防伪验证,且放置于商品的包装内;标签数据采集器200,用于对防伪标签100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所获得的标签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300中;云服务器300,用于接收并存储标签数据采集器200发送的标签数据,并进行发送;用户终端400,用于对商品所对应的防伪标签100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300中,并与云服务器300中的标签数据进行匹配,以鉴定商品的真伪。优选地,用户终端400为手机或PC机。本实施例中,用户只需要使用手机或PC机即可完成对商品的真伪鉴定,操作简易,方便。进一步优选地,云服务器300包括首次信息绑定模块,用于记录防伪标签100被首次查询时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用户终端400型号信息。本实施例中,首次信息绑定模块的作用在于,当防伪标签100被第一次验证时,可以记录该用户的物理地址信息以及用户终端400(例如,手机)的型号。如此,当防伪标签100被验证为假货时,系统中存储的用户的地址信息以及手机型号等信息可以辅助品牌企业找出造假的源头,可以给打假提供重要线索。进一步优选地,云服务器300还包括奖励模块,用于对首次验证防伪标签100的用户给予奖励。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对首次验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标签,应用于商品防伪鉴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印制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上印有第一防伪编码和第二防伪编码,且所述第二防伪编码设置在所述第一防伪编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标签上印有第三防伪编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签,应用于商品防伪鉴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印制的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上印有第一防伪编码和第二防伪编码,且所述第二防伪编码设置在所述第一防伪编码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标签上印有第三防伪编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伪编码为QRCode形式的第一二维码,所述第二防伪编码为DataMatrix形式的第二二维码,且所述第三防伪编码为随机防伪点;其中,所述第一二维码含有涉及商品第一真伪信息的链接的编码数据;所述第二二维码和所述随机防伪点的组合含有涉及商品第二真伪信息的链接的编码数据。3.一种防伪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或2中的防伪标签进行防伪认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标签数据采集器,云服务器,用户终端;所述防伪标签,用于对商品进行防伪验证,且放置于商品的包装内;标签数据采集器,用于对所述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所获得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中;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标签数据采集器发送的所述标签数据,并进行发送;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对商品所对应的防伪标签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中,并与所述云服务器中的所述标签数据进行匹配,以鉴定所述商品的真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河,葛银川,
申请(专利权)人:闫河,葛银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