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头足类培育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长蛸(Octopus minor)隶属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 海、东海、南海,和日本群岛海域。长蛸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其生鲜品、干品及加工品消费市 场广阔,受韩国和日本消费者的追捧。 4-6月和9-11月为长蛸捕获高峰期,水温下降时,长蛸具有迀移到深水区穴居习 性,因此12月至次年4月长蛸市场空白,价格大幅攀升,如何将秋季采捕的长蛸进行集约化 越冬养殖,成为企业家纷纷关注的热点问题。此外,目前长蛸繁育所用个体均来源于4-6月 份海捕的野生群体,室内暂养期期出现个体大量死亡现象,有时死亡率高达85%以上,造成 年度生产计划被迫延后或终止。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得知,越冬的长蛸个体作为第二年繁 育个体,具有三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暂养期个体无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在24%以下;二、 可以虽生产计划随意安排个体促熟时间,避免因采捕自然资源受到季节限制;三、越冬亲体 具有怀卵量多、卵质好、卵粒均匀特点。 目前虽有长蛸短期、简易越冬培育,但是个体死亡率高,胴体后端糜烂、体重严重 下降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蛸集约化越冬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长蛸放入培育池中,长蛸与微生物固定化蛸巢的数量比为1:1.2;培育水温10‑14℃、盐度28‑32、pH7.8‑8.3、光强300‑500Lx;培育用水日交换量80‑120%,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东,刘兆胜,薄其康,钱耀森,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