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及所用的诱捕器技术

技术编号:400193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及所用诱捕器,所述的方法为①制备诱捕器;②在多个诱捕器两端弯曲的位置用聚乙烯绳将其绑在一起,左右颠倒地依次串联;③把串联好的诱捕器连同聚乙烯绳置于长蛸经常出没的泥砂质海底,将诱捕器入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均露出底质;④采捕长蛸时,不必提取聚乙烯绳,仅在诱捕器入水管口处放好收集用的篮筐,在出水管口处给予轻微刺激,长蛸就会从入水管口跑出,直接进入篮筐中;⑤根据季节,可一周或两周采捕一次。所述诱捕器由入水管口、入水管、出水管口、出水管、管体和管囊所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行,所用装置便利且经济实惠,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产品捕捞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及所用的诱 捕器。
技术介绍
长蛸(Octopus minor)隶属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俗称马蛸、大蛸或八爪鱼, 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日本群岛海域。长蛸的生命史约为一年,在北方其繁殖 高峰期在4 7月份。长蛸味道鲜美,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出口海珍品,其生鲜品、干品及 加工品均具有广阔海内外市场,是出口韩国和日本的主要头足类。目前获取长蛸的主要方法是拖网捕获,其缺点是费用大,操作不方便,而且极易造 成长蛸身体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及所用的诱捕器,能解决现有条件下 不能很好捕获长蛸的许多问题。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制备诱捕器;②将800 1000个诱捕器依次 左右颠倒并在其管体的左右两端弯曲处用聚乙烯绳绑成串联;③把串联好的诱捕器置于长 蛸经常出没的泥砂质海底,使诱捕器的入水管口和出水管口露出泥砂底质;④采捕长蛸时, 仅在诱捕器的入水管口处放置收集长蛸用的篮筐,在出水管口处给予长蛸以轻微刺激,长 蛸就从入水管口跑出,直接进入篮筐中;⑤根据季节,可一周或两周采捕一次。实施上述诱捕长蛸的方法所用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有一管体,内径为3 5cm, 一端与入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管体的一端在近出水管处与管囊连通,入水管的 内径为3 5cm,入水管口的内径比入水管内径大1 3cm,出水管口的内径为1. 5 2. 5cm, 整个出水管从靠近管体端到出水管口逐渐由粗变细。本专利技术既可以获得不受伤的高价位商品长蛸,又能得到高质量的繁育亲体,同时 还可以选择性的捕获生长期个体进行室内增养殖,开展大规模长蛸增殖放流和资源修复工 作。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所述诱捕器无菌、轻便、高强度、抗老化和抗腐蚀,且经济实惠,在 实施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诱捕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诱捕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诱捕长蛸的方法由五步组成,①制备诱捕器;②将800 1000个诱捕器依次左右颠倒并在其管体5的左右两端弯曲处用聚乙烯绳绑成串联;③把串联好的诱捕器置于长蛸经常出没的泥砂质海底,使诱捕器的入水管口 1和出水管口 3露出泥砂底质;④采捕 长蛸时,仅在诱捕器的入水管口 1处放置收集长蛸用的篮筐,在出水管口 3处给予长蛸以轻 微刺激,长蛸就从入水管口 1跑出,直接进入篮筐中;⑤根据季节,可一周或两周采捕一次。 本专利技术的诱捕器有一管体5,内径为3 5cm,一端与入水管2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4连通, 管体5的一端在近出水管4处与管囊6连通,入水管2内径为3 5cm,入水管口 1的内径 比入水管2内径大1 3cm,出水管口 3的内径为1. 5 2. 5cm,整个出水管4从靠近管体 5端到出水管口 3逐渐由粗变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入水管2与管体5的夹角为150 160°,出水管4的中轴线与管 体5中轴线的夹角为110 120°,管体5靠近出水管4的2 4cm处有一段纵切面上弧度 为π /2 2 π /3、下弧度为2 π /3 5 π /6的管囊6。如图2所示,在直径为12mm的聚乙烯绳上,每隔25cm绑一个诱捕器,并且两相邻 诱捕器要左右依次颠倒,两根绳上连续拴1000只诱捕器(图中只画出5只)。将诱捕器埋 放在泥砂海底深度为10 20cm,各管口均朝上,在入水管口 1处留一小坑(空间约6cm3), 管口 1隐入该小坑内(长蛸有钻泥砂的习性),出水管口 3高出海底2 3cm,这样能防止 泥砂直接进入出水管4内,利于长蛸栖息。 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诱捕长蛸时,不必把诱捕器从泥砂里面拿出,在海底操作会带来 很多不便,要避免捕获时对诱捕器的位置造成移动等影响。在捕获长蛸时,只要从出水管口 3伸入直径为0. 5cm、长度为50cm的圆柱型木棍直到管囊6中的位置,然后给予长蛸以轻微 刺激(触到长蛸),与此同时在入水管口 1处放一篮筐,这时管内的长蛸会迅速的跑进篮筐 内而捕获。每年的3 4月份,在水深为10 25m的海域埋放诱捕器,每周收获一次;5 7月份,在水深为IOm以下的海域埋放诱捕器,每周收获一次;每年秋季和冬季,可在20m以 上的海域埋放较小规格的诱捕器,两周收获一次。由于海底活动和捕获时人为对诱捕器的影响,诱捕器可能会被埋没,这样会不利 于长蛸的寻觅和栖息,所以诱捕器连同聚乙烯绳需拿出重新布置,一般一个月进行一次。本专利技术利用了长蛸底栖穴居和占据领地的生活习性,经深入细致地实地生境考 察,模拟出了符合长蛸栖息习性的诱捕器。将诱捕器通过聚乙烯绳系成串,埋放在长蛸经常 出没的海域,为长蛸提供了一个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春夏季节长蛸处于成熟期,个体较大,适于捕获。利用较大规格的诱捕 器,其整个管壁厚度应均勻,入水管2管腔的内径为4cm,入水管管口 1的内径比入水管2内 径大2cm,入水管2与管体5的夹角为150°,出水管口 3的内径为2cm,出水管4的中轴线 与管体5中轴线的夹角为110°,从管体5和出水管4连接处到出水管口 3是逐渐由粗变细 的,管体5的内径为4cm,其中靠近出水管4的4cm处有一段纵切面上弧度为2 π /3、下弧度 为5 π /6的管囊6。如图2所示,在直径为12mm的聚乙烯绳上,每隔25cm绑一个诱捕器,两 根绳上可连续拴1000只(图中只画出5只)诱捕器,并且每相邻两个诱捕器要左右依次颠 倒串联,这样两相邻诱捕器的出水管口 3和入水管口 1对长蛸活动没有影响,可以将它们集 中埋放;诱捕器埋放深度为15 17cm,两管口均朝上,在入水管口 1处留一小坑(空间约 6cm3),入水管口 1隐入该小坑内(长蛸有钻泥砂的习性),出水管口 3高出海底3cm,这样能 防止泥砂直接进入诱捕器内,利于长蛸栖息。按本方法收获长蛸时不必把诱捕器从泥砂里面拿出,这样便于在海底操作,还可以避免捕获时对装置的位置造成移动等影响;在捕获长蛸时,只要从出水管口 3伸入一个直径为0. 5cm、长度为50cm的圆柱型木棍直到管囊5中, 然后给予轻微刺激(感觉触到长蛸),与此同时在入水管口 1放一篮筐,这时诱捕器内的长 蛸会迅速跑进篮筐内而被捕获;春夏季节是长蛸成熟的时候,也是个体最活跃(摄食和求 偶)的季节,将诱捕器埋放在小于20米的水深中,可一周收获一次,通过本专利技术每次每1000 只诱捕器可收获750 900只成体蛸,并且个体完整无损伤;在下海捕获长蛸频繁、长蛸活 动剧烈以及海底活动等影响下,所用的诱捕器会逐渐被海底泥砂埋没,所以对诱捕器要进 行重新布置,可三周一次。 实施例二秋冬季节长蛸处于生长期,个体较小,可利用较小规格的诱捕器,其 整个管壁厚度均勻,入水管口 1的内径比入水管2内径大1.5cm,入水管2的管腔内径为 3. 5cm,入水管2与管体5夹角为160°。出水管口 3的内径为1. 5cm,出水管4的中轴线与 管体5中轴线夹角为120°,从管体5和出水管4连接处到出水管口 3逐渐由粗变细。管 体5的内径为3. 5cm,其中靠近出水管4的3cm处有一段纵切面上弧度为π /2、下弧度为 2 π /3的管囊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制备诱捕器;②将800~1000个诱捕器依次左右颠倒并在管体(5)的左右两端弯曲位置处用聚乙烯绳绑成串联;③把串联好的诱捕器置于长蛸经常出没的泥砂质海底,使诱捕器的入水管口(1)和出水管口(3)露出泥砂底质;④采捕长蛸时,仅在诱捕器的入水管口(1)处放置收集长蛸用的篮筐,在出水管口(3)处给予长蛸以轻微刺激,长蛸就从入水管口(1)跑出,直接进入篮筐中;⑤根据季节,可一周或两周采捕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东钱耀森王培亮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