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88528 阅读:6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将12cm-18cm的棉秆做主料并掺辅料制成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其重量配比为下列之一种:第一种配方主料为:棉秆80~84份,辅料为:豆粕4~8份、麸皮2~6份、石灰3~5份、过磷酸钙1~3份、草木灰1~3份、克霉灵0.08~0.12份;第二种配方主料为:棉秆60~64份,辅料为:棉籽壳19~23份、豆粕4~8份、麸皮2~6份、石灰2~4份、过磷酸钙1~3份、草木灰1~3份、克霉灵0.08~0.12份;按下列方法制作营养基体:主料粉碎→软化拌料→建立产菇柱块→产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12cm-18cm的碎段棉秆做主料,不用或少用价格高的棉籽壳,使棉秆粉碎成本减少40%,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为棉秆转化利用找到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棉秆栽培食用菌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粉碎长度为12cm-18cm的棉秆做主料并掺辅料制成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棉籽壳是栽培木腐型食用菌的主要原料,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上涨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棉秆的营养成分含量为粗蛋白6. 5%、半纤维素6. 7%、纤维素44. 1%、木质素15. 2%、钙0. 65%、磷0. 09%、游离棉酚0. 03%、C/N为30 :1。其粗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C/N略低于棉籽壳,但粗蛋白、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高于主要农作物秸秆,其干物质有效降解率为33. 3%。在产棉区有大部分棉秆没有转化,因此可用来替代棉籽壳作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但是,现有的栽培食用菌技术中,均将棉秆细粉碎,长度控制在Icm以下作为主料装入塑料袋制成营养基体,如果棉秆过长,会扎透菌袋不易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它是用粉碎长度为12cm-18cm的棉秆做主料并掺辅料制成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具有产出的食用菌的子实体致密、成本低、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质量好、产菇量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将粉碎长度为12cm-18cm的棉秆做主料并掺辅料制成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所述的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的主料和辅料组份重量配比为下列之一种第一种配方的主料为棉秆80 84份,辅料为豆粕4 8份、麸皮2 6份、石灰3 5份、过磷酸钙1 3份、草木灰1 3份、克霉灵0. 08 0. 12份;第二种配方的主料为棉秆60 64份,辅料为棉籽壳19 23份、豆粕4 8份、麸皮2 6份、石灰2 4份、过磷酸钙1 3份、草木灰1 3份、克霉灵0. 08 0. 12份; 将上述组份重量配比的原料按下列方法制作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主料粉碎一主料软化一拌料一建立产菇柱块一产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料粉碎是将棉秆粉碎成12cm-18cm的碎段;所述主料软化是将上述碎段棉秆入料池并压石块,按照配方的配比量将石灰单独放置,取其一半配制成3%浓度的石灰水注入料池并没过棉秆,浸泡后捞出并控水,浸泡48小时控水12小时较好;所述拌料是将配方中的其他辅料与剩余石灰一并掺入软化过的主料中拌勻制成栽培料;所述建立产菇柱块是用植物秸秆预制营养基体的底托,在底托上放置底部铺有地膜的圆柱体模具,圆柱体模具中心放直立等高的通气管,先在模具底部铺栽培料并用木夯夯实,再将菌种块勻铺在栽培料上,栽培料和菌种依次相间铺满模具并夯实,在栽培料的上端面撒菌种并夯实,撤出通气管和模具,用地膜将成型的营养基体包裹转入常规发菌管理。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制作具体方法还可以将主料软化后并控水,然后成堆发酵5-7天,其余方法与上述相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代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栽培食用菌,菌丝吃料块、长势健壮、洁白浓密;产出的子实体致密、 菇形完整、质量好、商品率高,比用棉籽壳作主原料栽培食用菌效益高。2.棉籽壳可直接用于栽培食用菌,没有粉碎加工成本。通长棉秆需要经过细粉碎, 长度在Icm以下才可以作原料栽培食用菌,本专利技术采用12cm-18cm的粗粉碎棉秆,既替代了价格高的棉籽壳,又使棉秆粉碎成本减少40%,降低了食用菌的总成本。3.简化生产工序,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立体化栽培,节约用地,同时为棉秆转化利用找到新途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将粉碎长度为12cm-18cm的棉秆做主料并掺辅料制成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所述的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的主料和辅料组份重量配方按上述。将上述组份重量配比的原料按下列方法制作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主料粉碎一主料软化一拌料一建立产菇柱块一产菇。主料粉碎是将棉秆粉碎成12cm-18cm的碎段;主料软化是将上述碎段棉秆入料池并压石块,按照配方的配比量将石灰单独放置,取其一半配制成3%浓度的石灰水注入料池并没过棉秆,浸泡48小时后捞出并控水12小时; 拌料是将配方中的其他辅料与剩余石灰一并掺入软化过的主料中拌勻制成栽培料; 建立产菇柱块是用植物秸秆预制营养基体的底托,在底托上放置底部铺有地膜的圆柱体模具,圆柱体模具中心放直立等高的通气管,先在模具底部铺20cm的栽培料并用木夯夯实,再将颗粒度为2cm-3cm的菌种块勻铺在栽培料上,栽培料和菌种依次相间铺满模具并夯实,在栽培料的上端面撒颗粒度为3mm-4mm的菌种并夯实,撤出通气管和模具,用地膜将成型的营养基体包裹转入常规发菌管理。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制作具体方法还可以将主料软化后并控水,然后成堆发酵5-7天,其余方法与上述相同。说明一按照本专利技术中的主料和辅料的成分配比制作圆柱式营养基体,利用模具将其控制在直径45cm、高度60cm以下为宜,其形状和尺寸类似农村碾米的石碾磙。菌棚内发菌温度控制在20° C以内,棚外或林荫下发菌要防止雨淋,如果气温高,可将菌柱放倒,利用柱中圆孔散热降温,防止烧菌现象发生。出菇时,可将营养基体间隔70cm直立于菇棚内并重叠摆放两层,采两潮菇后可在柱中的洞内放入细沙补水,提高产量。说明二按照本专利技术中的主料和辅料的成分配比还可制作长方体的块状营养基体,用长方体模具将其尺寸控制在45CmX40CmX25Cm以内,该形状的营养基体出菇时,要在棚内搭建立体层架,将菌块摆放在架上出菇。由于营养基体粗大,出菇期短会造成营养基体内的营养不能全部转化,出不完菇造成减产,要根据气候合理调整出菇期。以下是各具体配料的实施例实施例1 平菇,棉秆80份,辅料为豆粕4份、麸皮2份、石灰5份、过磷酸钙1份、草木灰1份、克霉灵0. 08份;实施例2:平菇配方2,棉秆82份,辅料为豆粕6份、麸皮4份、石灰5. 5份、过磷酸钙 2份、草木灰2份、克霉灵0.1份;实施例3 平菇配方3,棉秆84份,辅料为豆粕8份、麸皮6份、石灰6份、过磷酸钙3 份、草木灰3份、克霉灵0.12份;实施例4 姬菇配方1,棉秆60份,辅料为棉籽壳19份、豆粕4份、麸皮2份、石灰4 份、过磷酸钙1份、草木灰1份、克霉灵0. 08份;实施例5 姬菇配方2,棉秆62份,辅料为棉籽壳21份、豆粕6份、麸皮4份、石灰4. 5 份、过磷酸钙2份、草木灰2份、克霉灵0. 1份;实施例6 姬菇配方3,棉秆64份,辅料为棉籽壳23份、豆粕8份、麸皮6份、石灰5 份、过磷酸钙3份、草木灰3份、克霉灵0.12份。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粉碎长度为12cm-18cm的棉秆做主料并掺辅料制成柱块式营养基体栽培食用菌;所述的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的主料和辅料组份重量配比为下列之一种第一种配方的主料为棉秆80 84份,辅料为豆粕4 8份、麸皮2 6份、石灰3 5份、过磷酸钙1 3份、草木灰1 3份、克霉灵0. 08 0. 12份;第二种配方的主料为棉秆60 64份,辅料为棉籽壳19 23份、豆粕4 8份、麸皮2 6份、石灰2 4份、过磷酸钙1 3份、草木灰1 3份、克霉灵0. 08 0. 12份; 将上述组份重量配比的原料按下列方法制作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主料粉碎一软化拌料一建立产菇柱块一产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棉秆柱块式营养基体制作具体方法为所述主料粉碎是将棉秆粉碎成12cm-18cm的碎段;所述主料软化是将上述碎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通占元王志恒李冬梅李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