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腐菌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74388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8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腐菌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木腐菌的原料组份重量配比为:棉秆屑45~55份、细木屑8~20份、玉米芯8~20份、麸皮5~20份、豆粕4~7份、纯鸡粪5~11份、磷肥0.5~1.5份、石膏0.5~1.5份、石灰1~5份、棉籽壳8~20份;将上述组份重量配比的原料按下列方法栽培木腐菌:原料兑水拌匀→建堆发酵→制作接种菌袋→产菇。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棉籽壳用量,用棉秸秆替代棉籽壳,同时搭配细木屑和玉米芯配制木腐菌的栽培原料,具有发菌时菌丝吃料快,长势健壮,洁白浓密,产出的子实体致密,菇型圆整的特点,该方法省工省时,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以棉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木腐菌的栽培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栽培原料以棉籽壳为主并配有木屑、玉米芯等,随着栽培规模的逐年扩大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棉籽壳供不应求,使食用菌的栽培原料成本大幅提高。在有些已公开的此类原料配方中,用单纯的提高棉秸秆的比例成分来替代棉籽壳,忽视了棉秸秆、木屑和玉米芯三者的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棉秸秆为主料、木屑和玉米芯为辅料的栽培原料和利用该原料栽培木腐菌的方法,减少棉籽壳在木腐菌栽培原料中的用量,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产菇量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木腐菌的原料组份重量配比为棉秆屑45 55份、细木屑8 20份、玉米芯8 20份、麸皮5 20份、豆粕4 7份、纯鸡粪5 11份、磷肥0. 5 1. 5份、石膏 0. 5 1. 5份、石灰1 5份、棉籽壳8 20份;将上述组份重量配比的原料按下列方法栽培木腐菌原料兑水拌勻一建堆发酵一制作接种菌袋一产菇。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腐菌的品种为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或香菇等。所述原料兑水拌勻是将各种原料按比例称出分开放置,取其中的棉秆屑、玉米芯、 细木屑和一半的石灰按重量配比兑水,原料与水比例为1:1.8,将石灰先入水搅拌,再用石灰水拌勻棉秆屑、玉米芯和细木屑;所述建堆发酵是将原料建成堆形发酵,在60° C以上保持M小时; 所述制作接种菌袋是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制作菌袋一是将配方中剩余的其它原料混合加水,按重量配比原料与水比例为1:1. 4,再与发酵过的原料拌勻,在聚乙烯筒袋底先铺拌好的料再铺菌种,相间装满后在每个菌袋中心设有通长的直径Icm的透气孔,压实封袋转入菌棚摆跺发菌产菇;二是将配方中剩余的其它原料混合加水,按重量配比原料与水比例为1:1.4,再与发酵过的原料拌勻后装菌袋,每个菌袋中心设有通长的直径Icm的透气孔,菌袋经灭菌、接种后转入菌棚发菌产菇;三是将发酵过的棉秆、玉米芯、细木屑进行翻堆,将堆外及堆底的料翻入堆中,将堆中的料翻入堆外,再发酵1-2次,将剩余的其它原料混合加水,按重量配比原料与水比例为1:1.4,与发酵过的原料拌勻后,再发酵一次装袋接种或直接装袋接种,每个菌袋中心设有通长的直径Icm的透气孔,随后转入菌棚发菌产菇; 在产菇阶段,按栽培品种的常规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出菇;产菇2-3潮后补肥,取50Kg水加尿素400g,葡萄糖300g,黄腐酸盐150g,每个菌袋注肥水100g-150g。也可以用常规方法代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减少棉籽壳用量,用棉秸秆替代棉籽壳,同时搭配细木屑和玉米芯配制木腐菌的栽培原料,可降低生产成本20%-40%,提高木腐菌产量15%。2.本专利技术的原料配方可以栽培多种木腐菌,与棉籽壳作主要原料的配方相比,发菌时菌丝吃料快,长势健壮,洁白浓密,产出的子实体致密,菇型圆整,栽培省工省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按下述方法实施。按下述各配方中组分重量比的原料栽培木腐菌原料兑水拌勻一建堆发酵一制作接种菌袋一产菇。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腐菌的栽培方法涉及的木腐菌的品种为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 鸡腿菇或香菇。所述原料兑水拌勻是将各种原料按比例称出分开放置,取其中的棉秆屑、玉米芯、 细木屑和一半的石灰按重量配比兑水,原料与水比例为1:1.8,将石灰先入水搅拌,再用石灰水拌勻棉秆屑、玉米芯和细木屑;所述建堆发酵是将原料建成堆形发酵,在60° C以上保持M小时; 所述制作接种菌袋是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一是将配方中剩余的其它原料混合加水,按重量配比原料与水比例为1:1. 4,再与发酵过的原料拌勻,在聚乙烯筒袋底先铺拌好的料再铺菌种,相间装满后在每个菌袋中心设有通长的直径Icm的透气孔,压实封袋转入菌棚摆跺发菌产菇;二是将配方中剩余的其它原料混合加水,按重量配比原料与水比例为 1:1.4,再与发酵过的原料拌勻后装菌袋,每个菌袋中心设有通长的直径Icm的透气孔,菌袋经灭菌、接种后转入菌棚发菌产菇;三是将发酵过的棉秆、玉米芯、细木屑进行翻堆,将堆外及堆底的料翻入堆中,将堆中的料翻入堆外,再发酵1-2次,将剩余的其它原料混合加水,按重量配比原料与水比例为1:1.4,与发酵过的原料拌勻后,再发酵一次装袋接种或直接装袋接种,每个菌袋中心设有通长的直径Icm的透气孔,随后转入菌棚发菌产菇;在产菇阶段,按栽培品种的常规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出菇;产菇2-3潮后补肥,取50Kg水加尿素 400g,葡萄糖300g,黄腐酸盐150g,每个菌袋注肥水100g-150g。注意用棉秸秆作主要原料制作的菌袋发菌速度快,产生的热量高,发菌时要防止菌袋因重叠摆放过多,发菌过程的热量不宜散发而出现烧菌现象,要及时检查并倒袋。在采一,二潮菇后,要酌情补充氮源营养和水。下列是各实施例的原料配方,除注明外,制作接种菌袋均选择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操作。实施例1-4,平菇或姬菇栽培原料配比为下列之一1.棉秆屑45份、细木屑8份、玉米芯8份、麸皮5份、豆粕4份、纯鸡粪5份、磷肥0. 5份、石膏0. 5份、石灰1份、棉籽壳8份。2.棉秆屑50份、细木屑14份、玉米芯14份、麸皮13份、豆粕5份、纯鸡粪8份、磷肥1份、石膏1份、石灰3份、棉籽壳14份。。3.棉秆屑55份、细木屑20份、玉米芯20份、麸皮20份、豆粕7份、纯鸡粪11份、磷肥1. 5份、石膏1. 5份、石灰5份、棉籽壳20份。4.棉秆屑49份、棉籽壳10份、细木屑10份、玉米芯10份、麸皮6份、豆粕6份、纯鸡粪6份、磷肥1份、石膏1份、石灰1份。实例5-7,金针菇栽培原料配比为5.棉秆屑50份、玉米芯10份、细木屑11份、麸皮15份、豆粕6份、纯鸡粪6份、生石灰 2份。6.棉秆屑49份、细木屑15份、玉米芯10份、麸皮16份、豆粕6份、玉米面2份、生石灰2份。7.棉秆屑46份、细木屑18份、棉籽壳10份、麸皮16份、豆粕6份、玉米面2份、生石灰2份。在制作接种菌袋的三种方法中选择第二种。实施例8-9,白灵菇栽培原料配比为8.棉秆屑45份、细木屑18份、棉籽壳10份、纯鸡粪10份、麸皮10份、豆粕5份、石灰、 石膏各1份。9.棉秆屑45份、细木屑10份、玉米芯18份、麸皮20份、豆粕5份、石灰、石膏各1份。在制作接种菌袋的三种方法中选择第二种。另外,菌袋发满菌后置于菌棚内,在不超过25° C的温度下保持40-60天,将菌袋移入冷库内在OC° -3C°保持3_4 天,再将菌袋移入菇棚内去掉接种块或老菌皮进行催蕾。实施例10-11,杏鲍菇栽培原料配比为10.棉秆屑40份、玉米芯17. 2份、细木屑15份、麸皮18份、豆粕6份、 石灰2份,糖0. 5份、石膏1份、磷酸二氢钾0. 3份。11.棉秆屑46份、棉籽壳11. 2份、细木屑15份、麸皮18份、豆粕6份、石灰2份,糖0. 5份、石膏1份、磷酸二氢钾0. 3份。在制作接种菌袋的三种方法中选择第二种。实施例12-13,鸡腿菇栽培原料配比为12.棉秆屑45份、菌糠40份、麸皮6份、豆粕5份、石灰3. 3份、磷酸二铵0. 5份、硫酸镁0.1份、克霉灵0.1份。13.棉秆屑60份、菌糠M份、麸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通占元李冬梅李保华王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