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3140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包括底盘及车轮,底盘中部设置有储气罐,储气罐的进气口与气压减震器的排气孔通过进气管连通,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气动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高压气管连通,气压减震器设置在气动汽车的车轮处的底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气压减震器的排气孔与气动汽车的储气罐连接,利用汽车对气压减震器施加的压强使气压减震器内的空气从缸体内流出,为气动汽车的储气罐充气,进而为气动汽车补充动力,从而降低能耗,回收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汽车气压减震器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们正在探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来驱动汽车。现已发现和开发的如风力汽车、磁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但这些新能源汽车结构复杂, 体型笨拙,效率低下,且不适合长途运行,因此这些新能源汽车实际用途不大,因此没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气动汽车,是利用压缩空气发动机来驱动。压缩空气存储在储气罐5中,罐内空气通过空气喷射器进入发动机的一个狭小气室,促使空气膨胀。膨胀后的空气会向下推动活塞11,从而转动曲轴为汽车提供动力。没有内燃机、变速箱和油箱,不用燃料,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维修方便,对环境没有污染。如果说一辆汽车的整车质量为一千二百公斤,哪么分布在汽车四个减震器上的平均重量为、每个减震器承受压强为三百公斤,汽车在负载时,四个人的人体重量应该为二百四十公斤,也就是说,每个减震器所承受的压强应该为三百六十公斤。汽车在运行时, 由于惯性与不平的路面会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因而,汽车在运行时,每个减震器所承受的上下收缩力、会增加至大约十倍,也就是说,汽车负载运行时每个减震器所承受的反馈压强为三千六百公斤。而目前汽车用减震器大多是气压减震器3,减震器在承受压强时,气压缸内的空气承受这些压强,造成这些压强的浪费,造成汽车动力能源的消耗,资源浪费,如何将减震器所承受的这部分压强从新回收利用,对技术人员来说还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它是将气压减震器的排气孔与气动汽车的储气罐连接,利用汽车对气压减震器施加的压强使气压减震器内的空气从缸体内流出,为气动汽车的储气罐充气,进而为气动汽车补充动力, 从而降低能耗,回收能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包括底盘及车轮,其中底盘中部设置有储气罐,储气罐的进气口与气压减震器的排气孔通过进气管连通,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气动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高压气管连通,气压减震器设置在气动汽车的车轮处的底盘上,气压减震器包括缸体、活塞、减震杆、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缸体为一端封口的空心管状件,下连接件固定在缸体的封口端,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活塞将缸体内腔分割成上空腔及下空腔,上空腔及下空腔相互隔绝,活塞固定在减震杆的一端,减震杆的另一端从缸体的开口端穿出,且与上连接件固定,减震杆及活塞与缸体活动连接,缸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与缸体的下空腔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空气调节器及阀门,空气调节器设置在靠近气压减震器的一端,空气调节器的进气口连通排气孔,空气调节器的出气口与阀门的进气口连通,阀门的出气口连通储气罐的进气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空气调节器为二位三通换向阀,二位三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气口连接进气管,另一个出气口连通大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储气罐为扁平罐体结构,其表面为瓦楞型,储气罐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或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储气罐与底盘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是将气压减震器的排气孔与气动汽车的储气罐连接,利用汽车对气压减震器施加的压强使气压减震器内的空气从缸体内流出,为气动汽车的储气罐充气,进而为气动汽车补充动力,从而降低能耗,回收能源。2、本专利技术的储气罐的表面为瓦楞型,储气罐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或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及玻璃纤维为高强度材料,且储气罐与底盘一体结构,融合体设计方案,结构紧凑、简单、坚固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储气罐不光强度高容积大不变形、而且使汽车底盘更坚固, 更简单、更有效的解决了气动汽车储气罐存放难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压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包括底盘2及车轮1,底盘2中部设置有储气罐5,储气罐5与底盘2为一体结构,储气罐5的表面为瓦楞型,储气罐5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储气罐5的进气口与气压减震器3的排气孔13通过进气管4连通,进气管4上依次设置有空气调节器14及阀门15,空气调节器14设置在靠近气压减震器3的一端,空气调节器14的进气口连通排气孔13,空气调节器14的出气口与阀门15的进气口连通,阀门 15的出气口连通储气罐5的进气口,储气罐5的出气口与气动发动机7的进气口通过高压气管6连通,气压减震器3设置在气动汽车的车轮1处的底盘2上,气压减震器3包括缸体 10、活塞11、减震杆9、上连接件8及下连接件12,缸体10为一端封口的空心管状件,下连接件12固定在缸体10的封口端,活塞11设置在缸体10内,活塞11将缸体10内腔分割成上空腔及下空腔,上空腔及下空腔相互隔绝,活塞11固定在减震杆9的一端,减震杆9的另一端从缸体10的开口端穿出,且与上连接件8固定,减震杆9及活塞11与缸体10活动连接, 缸体10上设置有排气孔13,排气孔13与缸体10的下空腔对应。空气调节器14为二位三通换向阀,二位三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气口连接进气管4,另一个出气口连通大气。使用时,阀门15打开,当汽车向气压减震器3施加压强时,减震杆9及活塞11在压强作用下向下移动,压缩缸体10内的气体,气体压力增大,缸体10下空腔内的高压气体在压强作用下从排气孔13排出,经空气调节器14,再经阀门15,从进气管4进入储气罐5, 在储气罐5内存储增压,然后从储气罐5内喷射出,从高压气管6进入气动发动机7,为气动发动机7提供动力,气动发动机7驱动汽车前进。当减震完毕,汽车需要复位时,二位三通换向阀换向,大气与缸体10内腔连通,外界空气从缸体10的排气孔13进入缸体10内,为缸体10补充气体,减震杆9上升。本专利技术再具体使用时,将汽车的四个气压减震器3上均设置排气孔13,四个气压减震器3的排气孔13均与储气罐5连接,四个气压减震器3同时为储气罐5提供高压气。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充气的气动汽车,包括底盘(2)及车轮(1),其特征在于底盘(2)中部设置有储气罐(5),储气罐(5)的进气口与气压减震器(3)的排气孔(13)通过进气管(4)连通, 储气罐(5 )的出气口与气动发动机(7 )的进气口通过高压气管(6 )连通,气压减震器(3 )设置在气动汽车的车轮(1)处的底盘(2)上,气压减震器(3)包括缸体(10)、活塞(11)、减震杆(9)、上连接件(8)及下连接件(12),缸体(10)为一端封口的空心管状件,下连接件(12) 固定在缸体(10)的封口端,活塞(11)设置在缸体(10)内,活塞(11)将缸体(10)内腔分割成上空腔及下空腔,上空腔及下空腔相互隔绝,活塞(11)固定在减震杆(9)的一端,减震杆 (9)的另一端从缸体(10)的开口端穿出,且与上连接件(8)固定,减震杆(9)及活塞(11)与缸体(10)活动连接,缸体(10)上设置有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复活李红宇李雪锋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速达节能新能源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