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头上位装置及具有该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049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头上位装置及具有该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属于管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所述芯头上位装置包括芯杆支架、芯杆和芯头,所述芯杆穿设在所述芯杆支架中,所述芯头设置在所述芯杆上,所述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滑块和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块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芯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芯头上位装置及具有该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采用气缸连接滑块,并通过芯杆将滑块和芯头相连,从而实现了气缸对芯头的控制。因此能够使芯头快速、准确、稳定进入拉模定径区,从而稳定了拉伸管的内孔尺寸,进而提高了加工管件的质量,并提高了拉管机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芯头上位装置及具有该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
技术介绍
拉管机是一种专门对铝、铜、铁等金属管件进行拉伸加工的机械,其通常由机架、 定位装置、拉伸装置和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拉管机在工作时,首先通过定位装置将待拉伸管件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和拉伸装置固定,之后利用驱动装置带动拉伸装置在机架上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管件的拉伸。除上述之外,拉管机通常还具有芯头上位装置,用于使控制加工管件内孔尺寸的芯头能够快速稳定地进入拉模定径区。目前常见的芯头上位装置利用弹簧控制芯头,使芯头引导管件上位。但是,弹簧对芯头的控制不够稳定,不能使芯头快速、稳定、准确地进入拉模定径区,从而造成拉伸管内孔尺寸不合格,进而造成加工管件质量下降、成品率和工作效率降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希望进行改造,能够利用其他方式控制芯头,从而解决该问题。但由于拉管机的结构复杂,能够利用的空间小,因此长期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芯头快速、准确、稳定进入拉模定径区的芯头上位装置及具有该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芯头上位装置,包括芯杆支架、芯杆和芯头,所述芯杆穿设在所述芯杆支架中,所述芯头设置在所述芯杆上,所述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滑块和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块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芯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信号转换器,所述信号转换器与所述气缸连接,用于控制气缸5启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拉管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模座、拉伸小车和芯头上位装置,所述控制开关与拉伸小车连接,所述拉伸小车具有钳口座,所述芯头上位装置包括芯头支架、芯杆和芯头,所述芯杆支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芯杆穿设在所述芯杆支架中,所述芯头设置在所述芯杆上,所述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滑块和气缸,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块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芯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信号转换器,所述信号转换器与所述控制开关和气缸连接,用于控制气缸5启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为脚踏开关。本技术提供的芯头上位装置及具有该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采用气缸连接滑块,并通过芯杆将滑块和芯头相连,从而实现了气缸对芯头的控制。因此能够使芯头快速、准确、稳定进入拉模定径区,从而稳定了拉伸管的内孔尺寸,进而提高了加工管件的质量,并提高了拉管机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芯杆支架2......芯杆3……芯头4......滑块5......气缸6……信号转换器7……机架8……控制开关9......模座10......拉伸小车11……钳口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芯头上位装置,其设置于拉管机上,包括芯杆支架1、芯杆2和芯头3,芯杆2穿设在芯杆支架1中,芯头3设置在芯杆2上,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滑块4和气缸5,气缸5与滑块4连接,用于带动滑块4滑动,滑块4与芯杆2连接。在工作时,首先将加工管件套在芯杆2上;然后通过气缸5带动滑块4向模座方向运动,由于滑块4与芯杆2连接,芯头3与芯杆2连接,所以在气缸5的带动下,芯杆2将加工管件向模座方向送进,同时将芯头3紧紧顶在加工管件内孔的前端位置,从而实现了芯头3快速、稳定、准确上位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芯头上位装置,采用气缸连接滑块,并通过芯杆将滑块和芯头相连,从而实现了气缸对芯头的控制。因此能够使芯头快速、准确、稳定进入拉模定径区,从而稳定了拉伸管的内孔尺寸,进而提高了加工管件的质量,并提高了拉管机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实现芯头上位的自动化,芯头上位装置最好还包括信号转换器6,信号转换器6可以与气缸5连接,用于控制气缸5启动。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芯头上位装置的拉管机,包括机架7,机架 7上设置有控制开关8、模座9、拉伸小车10和芯头上位装置,控制开关8与拉伸小车10连接,拉伸小车10具有钳口座11,芯头上位装置包括芯头支架1、芯杆2和芯头3,芯杆支架1 设置在机架7上,芯杆2穿设在芯杆支架1中,芯头3设置在芯杆2上,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滑块4和气缸5,滑块4活动设置在机架7上,气缸5与滑块4连接,用于带动滑块4滑动,滑块4与芯杆2连接。本技术的拉管机,由于具有本技术的芯头上位装置,从而实现了气缸对芯头的控制,因此能够使芯头快速、准确、稳定进入拉模定径区,从而稳定了拉伸管的内孔尺寸,进而提高了加工管件的质量,并提高了拉管机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实现芯头上位的自动化,拉管机最好还包括信号转换器6,信号转换器6可以与控制开关8和气缸5连接,用于控制气缸5启动。另外,控制开关8最好为脚踏开关,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可操作性。下面结合设置有本技术的拉管机的工作情况,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芯头上位装置的使用情况。如图1所示,拉管机的机架7上可以设置控制开关8、模座9和拉伸小车10,拉伸小车10可以具有钳口座11,控制开关8控制拉伸小车10 ;同时拉管机还包括本技术的芯头上位装置,其中芯杆支架1、滑块4和气缸5可以设置在机架7上;另外拉管机还最好包括信号转换器6,信号转换器6也可以安装在机架上7,其中控制开关8通过信号转换器 6与气缸5的电气线路相连。拉管机在工作时,首先将加工管件套在芯杆2上后,启动控制开关8,控制开关8控制拉伸小车10在机架7上运行,此时拉伸小车10从远离模座9的位置上向模座方向行进; 拉伸小车10的运行经信号转换器6给气缸5传递动作信号,使气缸5启动;气缸5带动滑块4也向模座方向行进;由于滑块4与芯杆2连接,芯头3与芯杆2连接,所以在气缸5的带动下,芯杆2将加工管件向模座方向送进,同时将芯头3紧紧顶在加工管件内孔的前端位置,从而使芯头3进入拉模定径区;然后,将加工管件的夹头与拉伸小车10的钳口座11连接,进行拉伸工作,此时关闭控制开关8,从而切断气缸5的动作信号,使气缸5处于非压力可自由动轴状态;当拉伸工作完毕,芯杆2将自动向滑块方向后撤,正好进入下一根管件往芯杆2中套入的操作阶段;如上所述,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拉伸工作,其中能够使芯头快速、 准确、稳定进入拉模定径区。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芯头3最好可拆卸地设置在芯杆2上,芯杆3最好可拆卸地设置在滑块4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 如果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芯头上位装置,设置于拉管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头上位装置包括芯杆支架、芯杆和芯头,所述芯杆穿设在所述芯杆支架中,所述芯头设置在所述芯杆上,所述芯头上位装置还包括滑块和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滑块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块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芯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头上位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俊郑康饶徐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瑞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