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022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包括合成射流出口、针管式中空结构、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扬声器振动膜、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其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信号与合成射流激励器扬声器振动膜相连接,扬声器振动膜固定安装于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在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处连接有针管式中空结构,在针管式中空结构的另一端开有合成射流出口。此种控制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扰动控制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控,以小的能量消耗实现对大攻角非对称涡的控制以及比例控制侧向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频率可控非定常小扰动主动流动控制器件,可用以实现对飞行器大攻角飞行时前体非对称背涡/侧向力的主动控制。
技术介绍
现代战斗机为了获得良好的高机动性和敏捷性,其飞行攻角往往达到大攻角范围,有时甚至超过最大升力攻角。当攻角超过一定值时,即使在无侧滑角情况下,在机身前体的背风区会形成非常复杂的左右非对称背涡系,诱导产生一个很大的侧向力,同时伴有偏航和滚转力矩,而且侧向力大小和方向变化的规律捉摸不定。大攻角下处在背风区内的常规气动舵面效率很低,已经不能提供必要的横侧向控制气动力和力矩,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器的运动和飞行控制变得十分困难,往往间接导致飞行事故。机身前体背风区的非对称背涡系还会引发复杂的运动现象,如锥形运动、机翼摇摆,这是非对称背涡系现象不利的一多年来世界各国空气动力学专家一直在研究大攻角前体非对称涡系及其侧向力控制这一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攻角时飞行器前机身背风区的非对称涡系是产生侧向力的直接原因,侧向力的方向和大小由这些强度和位置都不对称的涡决定,控制了这些涡,就能控制飞行器的运动。目前,在大攻角非对称涡系和侧力控制方面也研究了各种控制技术,主要有前体吸气、吹气、 可旋转的非对称外形头锥、头部边条等。对于目前的各种控制技术,分别分析如下(1)头部边条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侧向力的幅值,但会引起额外的废阻力和结构增重问题;(2)可旋转头部尽管能够有效确定并改变侧向力的方向,但无法控制消除侧向力;(3)采用头部吹、吸气控制技术可以改变侧向力的方向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侧向力的大小,但不能完全消除侧向力;另外,吹、吸气系统需要附加的气源、管路和控制阀门,还会引起额外的增重和能量消耗以及系统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高昂的代价和收益的比值显得非常不合理。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试图提出一种以流动可控非定常小扰动进行大攻角非对称涡主动控制的思想,以实现对侧向力的有效控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扰动控制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控,以小的能量消耗实现对大攻角非对称涡的控制以及比例控制侧向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包括合成射流出口、针管式中空结构、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扬声器振动膜、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其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信号与合成射流激励器扬声器振动膜相连接,扬声器振动膜固定安装于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在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处连接有针管式中空结构,在针管式中空结构的另一端开有合成射流出口。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采用以流动可控非定常小扰动进行大迎角非对称涡主动控制的思想,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扰动控制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控,形成流动控制气动舵面, 从而实现以小的能量消耗将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侧向力进行精确控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传统的大攻角非对称涡控制器件相比,该扰动控制器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扰动控制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控;(2)能够以小的能量消耗,实现对大攻角非对称涡的控制以及比例控制侧向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具体标号为1合成射流出口,2针管式中空结构,3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4扬声器振动膜,5功率放大器,6信号发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 包括合成射流出口 1、针管式中空结构2、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3、扬声器振动膜4、功率放大器5和信号发生器6,下面分别介绍。信号发生器6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5的输入端,而功率放大器5的输出端控制信号与扬声器振动膜4相连接,扬声器振动膜4固定安装于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3的一侧,在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3出口处连接有针管式中空结构2,在针管式中空结构2的另一端开有合成射流出口 1。工作时,信号发生器6提供驱动控制信号,由功率放大器6将该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后驱动扬声器振动膜4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3中的流体经针管式中空结构2后沿合成射流出口 1向外喷出,形成非定常宽频微扰动控制流。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6的工作电压和频率参数,即可对合成射流非定常扰动进行调控,进而实现对大攻角非对称涡的主动可控。此种方式易于实现,属于一种无源单孔位宽频微扰动主动控制技术。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射流出口、针管式中空结构、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扬声器振动膜、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其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信号与合成射流激励器扬声器振动膜相连接,扬声器振动膜固定安装于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在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处连接有针管式中空结构,在针管式中空结构的另一端开有合成射流出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攻角非对称涡合成射流非定常小扰动控制装置,包括合成射流出口、针管式中空结构、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扬声器振动膜、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其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信号与合成射流激励器扬声器振动膜相连接,扬声器振动膜固定安装于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在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处连接有针管式中空结构,在针管式中空结构的另一端开有合成射流出口。此种控制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扰动控制频率等参数进行调控,以小的能量消耗实现对大攻角非对称涡的控制以及比例控制侧向力的目的。文档编号B64C13/38GK102417031SQ20111031955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斌斌, 程克明, 顾蕴松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蕴松李斌斌程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