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340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钮机构,其包括轴筒,设置于该轴筒下方的基座,具有按压部以及压杆的按键,套设于该轴筒的第一旋转元件,套设于该第一旋转元件的第二旋转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旋转元件侧边的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二旋转元件侧边的第二开关以及设置于该基座下方的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三开关。其中第一旋转元件与第一开关相互作动产生第一转动信号,第二旋转元件与第二开关相互作动产生第二转动信号,而按键则触发第三开关产生按压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旋钮机构能够提供多种控制功能,且可降低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旋钮机构,尤其是关于一种二层式旋钮机构。
技术介绍
旋钮机构可被设置于,例如计算机外设装置,用以产生控制信号,提供,如音量控制等功能。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已知旋钮机构的分解图,由美国专利公告号US7750256号专利所揭露。图ι的旋钮机构1包括旋转元件12、按键13、转动开关14、弹性元件15以及五个按压开关161-165以及电路板17。其中旋转元件12包括多个齿部121,按键13包括中央按钮131以及围绕该中央按钮131并与其连接的圆环132,其中圆环132还具有固定部133,用以卡合于电路板17的孔洞 171。当转动旋转元件12时,多个齿部121与转动开关14的拨杆141相互作动,使拨杆 141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产生不同的转动信号来调控特定的功能,同时弹性元件 15提供旋转元件12反馈力以产生旋转段落感。而当按压中央按钮131时则触发按压开关 161产生按压信号以控制另一特定的功能。按压旋转元件12的表面使圆环132触发按压开关162-165则可控制另二种功能。综合以上所述可知,此旋钮机构1可控制至多四组功能,例如以旋转元件12进行目录的选择,按压开关163及按压开关165用于调整音量,而按压开关162及按压开关164 则用于曲目切换,并以按键13启动或暂停拨放音乐等。已知旋钮机构虽然可用以控制四种功能,但在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功能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四种功能的控制有时还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此外,旋钮机构1使用了多个按压式开关作为控制手段,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控制功能中,例如画面的缩放或是图像的旋转等,使用按压式的手势来控制该等功能时无法提供使用者直觉式的操控手感。再者,旋钮机构1的旋转元件12直接与按键13接触,因此当转动旋转元件12时,旋转元件12与按键13会互相摩擦,长期使用将对二者造成磨损而降低旋钮机构1的使用寿命。此外,若使用者操作旋转元件12时施力不均,将使旋转元件12朝向某一方向倾斜而误触按压开关 162-165,造成旋转元件12的误动作。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旋钮机构以克服现有旋钮机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种控制功能的旋钮机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磨损的旋钮机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提示控制模式的旋钮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钮机构,其包括轴筒、基座、按键、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其中,该轴筒具有中空的轴心;该基座设置于该轴筒下方,具有穿孔;该按键包括按压部以及自该按压部延伸的压杆,其中该按压部设置于该轴筒上方,该压杆穿过该轴筒以及该基座的该穿孔并突出于该基座的底部;该第一旋转元件套设于该轴筒并相对该轴筒自由转动;该第二旋转元件套设于该第一旋转元件并相对该第一旋转元件自由转动;该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一旋转元件的侧边,当该第一旋转元件转动时,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一开关相互作动以产生第一转动信号;该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侧边,当该第二旋转元件转动时,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二开关相互作动以产生第二转动信号;该第三开关设置于该基座下方的第一电路板上,当按压该按键时,该压杆触发该第三开关以产生按压信号。所述的旋钮机构还包括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板设置于该基座上方,其中该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下表面,该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上表面。该第一旋转元件为中空的柱状体,具有上柱状体以及下柱状体,其中该上柱状体的直径大于该下柱状体的直径,且该下柱状体的底部的外圆周具有多个连续的齿部,而该第一开关位于该齿部的侧边。该第二旋转元件为中空的环状体,套设于该第一旋转元件的该下柱状体,具有上环状体以及下环状体,其中该上环状体的直径大于该下环状体的直径,且该上环状体以及该下环状体的外圆周均具有多个连续的齿部,而该第二开关位于该下环状体的侧边。该第一开关为拨动式开关或红外线开关或磁性开关。该第二开关为拨动式开关或红外线开关或磁性开关。所述旋钮机构还包括用以分隔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承载座,该承载座设置于该基座上方,其中该第一旋转元件穿设于该承载座,该第二旋转元件套设于该承载座,该承载座还包括用以产生旋转段落感的第一推抵部,该第一推抵部位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该下环状体的侧边,具有推杆、弹性体以及固定元件。该基座还包括用以产生旋转段落感的第二推抵部,该第二推抵部位于该第一旋转元件的该齿部的侧边,具有推杆、弹性体以及固定元件。该基座为透明材质,且该旋钮机构还包括发光元件以及导光件,其中该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座下方,而该导光件为套设于该轴筒的筒状体。本专利技术旋钮结构藉由旋钮机构将第二开关以及第一开关设置于第二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以达到设置双层旋转元件的目的。轴筒将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与按键分离,于是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与按键皆可独立操作,故可以同时控制其中两个元件以对应不同的功能,使得旋钮不局限于本身具有的控制件数目,增加可操控的功能。而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与按键各自独立还可以降低旋转元件与按键互相磨损的机会,进而增加使用的寿命。再者,导光件可以让使用者清楚得知目前操控的模式及状态,更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旋钮机构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旋钮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3及图4是本专利技术旋钮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旋钮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6及图7是本专利技术旋钮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旋钮机构,可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旋钮机构21设置于输入装置2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在图2 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是计算机键盘。接下来参照图3以及图4以详细说明旋钮机构21的结构。旋钮机构21包括按键 211、轴筒212、导光件213、第一旋转元件214、第二旋转元件215、承载座216、第一推抵部 217、基座218、第二推抵部219、第一开关220、第二电路板221、第二开关222、第三开关223 以及第一电路板224。其中按键211包含按压部211a以及压杆211b。轴筒212具有中空的轴心。导光件213为筒状体。第一旋转元件214具有直径较大的上柱状体214a以及直径较小的下柱状体214b,且下柱状体214b的底部的外圆周具有多个齿部214ba。第二旋转元件215具有直径较大的上环状体215a以及直径较小的下环状体215b,且上环状体215a以及下环状体 215b的外圆周都具有多个齿部。承载座216具有中空的环状凸起部216a、自环状凸起部 216a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的边缘216b以及位于边缘216b的凹槽216c。第一推抵部217 具有推杆217a、弹性体217b以及固定元件217c。基座218为透明材质制成,包含位于基座 218中央的穿孔218a以及位于基座218边缘的凹槽218b及容置空间218c。第二推抵部 219具有推杆219a、弹性体219b以及固定元件219c。第一开关220是拨动式开关且包含第一拨杆220a,第二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冠男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