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双室连通密排扁滤袋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12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双室连通密排扁滤袋除尘器,它由上、下箱体和盖板等组成,其特点是上箱体用隔板分隔成左、右两个除尘过滤室,左、右室的洁净气体空间相互连通,装着密排扁滤袋的花格板上的孔格为扁长矩形孔格。下箱体中配有左右两个旋风筒,两旋风筒共用一个装有换向活门的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尘器紧凑性好,能大幅度地扩大过滤面积和缩小体积,节约钢材30%左右,还可省却一套带反吹风机的专用清灰设备、操作简单、控制方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技术,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净化含尘气体用的双室连通密排扁滤袋除尘器。现有的用于铸造、冶金、矿山等行业生产的各种袋式除尘器或袋滤器,其除尘箱中装着若干圆布袋,也有的是装有扁布袋除尘,这些布滤袋套装在除尘室中花格板的孔格上,花格板上的孔格(能决定布滤袋的形状和排列位置)不是呈圆形排列,就是呈宽度较大的宽边矩形排列,限制了滤带排列的密度和数量,产生了在除尘室中单位过滤面积所占的空间大、过滤面积小、紧凑性差、除尘箱体积大、耗材多的缺点。为了及时清除滞留在滤袋上的积灰,现有的袋滤器都配备有一套包括反吹风机的专用清灰设备,增加了制造成本。本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改进的用于清除各种粉尘的双室连通密排扁滤袋除尘器,这种新型的袋式除尘器其滤袋排列的紧凑性好、单位过滤面积所占体积能大幅度减少,还能省却一套含有反吹风机的清灰装置,清灰结构简化,能达到大幅度降低材耗,降低制造成本和操作简单控制方便之目的。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除尘器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两大部分,其中上箱体内腔用一隔板分隔成左室和右室,左、右室中装着密排的扁滤袋,形成了含尘气体的过滤室。将扁滤袋以密排形式安装是靠花格板上分布着密排的扁长矩形孔格实现。上箱体的顶部(即左、右室的顶部)有一盖板,盖板与左、右室顶部之间的空间为一连通的洁净气体空间,即左、右室顶部的洁净空间相互连通。左室和右室还共用盖板上的一个出风口,出风口中装有一个可关闭出风口的活门。下箱体中有左、右两个旋风筒,分别对准左室和右室的下端部。两个旋风筒都配有各自的集灰斗。左、右两个旋风筒共用一个进风口,进风口内装有一个可调的换向活门,该换向活门按工作需要可以随意关闭左右任意一个旋风筒的进气道,以切断含尘气体的进入。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和除尘机理是这样的正常工作时,进风口内的换向活门处在中间位置,含尘气体分左、右两路沿切线方向进入各自旋风筒的内壁并作高速圆周运动,使大部分的粉尘特别是大颗粒粉尘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分离并掉入各自的集灰斗中,剩余的小颗粒粉尘随气体分别进入上箱体的左、右室中,被密排的扁滤袋进一步地捕集过滤除去余尘,最后净化的气体进入洁净空间并由出风口排入大气。当扁滤袋积灰太多,影响透气性,需要清除其上的积灰时,如先清除左室滤袋上的积灰时,可控制进风口中的换向活门,使其关闭并切断左边旋风筒的进气道,同时关闭出风口的活门,因上箱体中左、右室顶部呈连通状态,于是右室顶部的洁净气体就向左室反吹,使左室中的扁滤袋抖动并互相振击或拍打,即可抖落粘附在滤袋上的积尘并让其掉入集灰斗中。用同样办法清除右室布袋上的积尘,使滤袋恢复透气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除尘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花格板上密排的扁长矩形孔格示意图,图3是撑条、扁滤袋安装在花格板上的示意图,图4是进风口中换向活门的示意图。其中,1、盖板,2、左室,3、出风口,4、活门,5、活门手柄,6、右室,7、隔板,8、压差计,9、上箱体,10、进风口,11、换向活门,12、下箱体,13、螺旋输送器,14、集灰斗,15、旋风筒,16、扁滤袋,17、撑条,18、花格板,19、扁长矩形孔格,20、弹簧,21、牵引电磁铁。参照图1,本技术的上箱体9和下箱体12可以分体制造并用法兰连接,这时花格板18可上装在左、右室的顶部,除尘时使扁滤袋16呈外滤工作状态,也可下装底部呈内滤除尘状态(图中未画出),以适应不同除尘场合条件的需要。上、下箱体也可以作成整体式的。上箱体9中装着密排的扁滤袋16,并用隔板7将其分隔为左室2和右室6,左、右两室共同组成一过滤空间。盖板1以法兰形式与上箱体9连接,上箱体9顶端部分(即左、右室的顶部)和盖板1之间为洁净气体空间,左、右室顶部的洁净空间是相互连通的。在盖板1上有一出风口3,出风口3上有一带手柄5的活门4,板动手柄5可打开或关闭出风口3。从图2可看出用来套装扁滤袋16的花格板18上的孔格制成密排的扁长矩形孔格19,每相邻两个孔格之间的距离为40~90mm之间,从图3可看出扁滤袋16应保持一定的间隔空间做为洁净气体的通道,这些间隔空间靠撑条17实现,撑条17一般做成V形较好(即类似一种梯形的形状),扁滤袋16的纵截面形状取决于撑条17的形状。撑条17可以挂在花格板18的孔格上。(为内滤除尘时,因花格板18装在上箱体下端,撑条17可以挂在盖板1的内钩上,〈图中未画出〉)。继续参照图1,下箱体12中有左、右两个旋风筒15,并配置有各自的集灰斗14。左、右两个旋风筒15共同使用一个进风口10。在进风口10内装有一个可调的换向活门11(见图4),换向活门11可按工作需要处在中间位置或关闭左右边任意一个旋风筒的进气道。在正常工作时,换向活门11在两边弹簧力作用下处在中间位置,左、右旋风筒15的进气道入口开通。清除滤袋积灰的工作可采用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种方式。采用手动时,可在换向活门11上制一手柄(图中未画出),靠人工观察压差计8上的压力读数(压差计8装在上箱体9上,它的两个触点分别与洁净气体空间和过滤室接通),当扁滤带16积灰太多,压力读数超过规定值时,即可操纵换向活门11的手柄以切断左或右边旋风筒15的进气道,同时关闭出风口的活门4,即可清除左或右室中滤袋上的积尘。当采用自动操作清灰时,可去掉上箱体9上的压差计8,改装一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同时在进风口10处安装一牵引电磁铁21(或采用气压或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利用该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牵引电磁铁21直至控制换向活门11的开启和关闭动作,从而做到不定期自动清除滤袋积灰的目的。螺旋输送器13是用来输送清除两个集灰斗14中的积灰。本技术除尘器因使用双室密排扁滤袋的结构、紧凑性高,能最大限度地扩大过滤面积,在相同的过滤面积下,其体积比现有各型号袋式除尘器小50%左右,可节约钢材消耗量约30%左右。过滤的进气含尘量可高达60克/m3,除尘效果显著。本技术对于除尘工作量大的场合,还可用多台机以并联形式合并使用。对滤袋上积尘的清除工作简单易行,不但操作方便,还能省却一套带反吹风机的专用清灰设备,进一步节省了造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双室连通密排扁滤袋除尘器,包括上箱体9、下箱体12、盖板1、扁滤袋16、花格板18、旋风筒15、进风口10、出风口3、集灰斗14和螺旋输送器13,其特征是:a、上箱体9用隔板7分隔成左室2和右室6,左、右室共同组成含尘气体的过 滤室,左、右室顶部的洁净气体空间相互连通。b、左、右室中装着密排的扁滤袋16,用于套装扁滤袋16的花板18上的孔格为密排的扁长矩形孔格19。c、下箱体12中有左、右两旋风筒15,并分别对准左室2和右室6的下端部,在这两个旋风筒所共用 的进风口10中装有一个可按工作需要关闭左、右任意一个旋风筒进气道的换向活门11,左右两个旋风筒15还配置有各自的集灰斗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双室连通密排扁滤袋除尘器,包括上箱体9、下箱体12、盖板1、扁滤袋16、花格板18、旋风筒15、进风口10、出风口3、集灰斗14和螺旋输送器13,其特征是a、上箱体9用隔板7分隔成左室2和右室6,左、右室共同组成含尘气体的过滤室,左、右室顶部的洁净气体空间相互连通。b、左、右室中装着密排的扁滤袋16,用于套装扁滤袋16的花板18上的孔格为密排的扁长矩形孔格19。c、下箱体12中有左、右两旋风筒15,并分别对准左室2和右室6的下端部,在这两个旋风筒所共用的进风口10中装有一个可按工作需要关闭左、右任意一个旋风筒进气道的换向活门11,左右两个旋风筒15还配置有各自的集灰斗1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是花格板18上每相邻两个扁长矩形孔格19的距离在40~90mm之间。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廖源陈能宝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