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结肠靶向给药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微丸一护肠清毒微丸。
技术介绍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Of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高流行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 09%,约1. 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大量资料证实,慢性肝病大多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IETM)。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IETM的发生率分别为93. 3%,84. 3%、79. 0%与 75.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的发病与进展,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日益被高度重视,内毒素及内毒素激活枯否细胞炎症因子的级链释放所导致的肝损伤,为“继发性肝损伤”。反复与持续的肝细胞损伤和相伴的炎症细胞浸润,则继而发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癌,亦可因引起过度炎症反应,发生严重的肝坏死,导致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内毒素不仅加重肝损害,而且是促进门脉高压、肝脏能量代谢障碍、肾损害等多器官病变的重要因素,IETM对肝病的发展与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清除肠源性内毒素、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孙欢娜,胡冬青,孙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