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子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无级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352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的无级变速机构,包括箱体、主动轮、从动轮、金属带或链条、ECU控制单元、液压泵、离合器、传动齿轮和差速齿轮;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上装配有离合器和主动轮,所述的液压泵与离合器相联接,所述的液压泵还与ECU控制单元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金属带或链条连接,摩托车后轮设置在差速齿轮箱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部件,实现产品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传动效率15%,降低油耗15%,实现大功率、大扭距载货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变速机构,具体是一种三轮摩托车的无级变速机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使用成本低,油耗少,载货灵活方便,受到广大农民喜爱,但以前摩托车无级变速机构采用皮带传动,传动效率低,损失功率大,维护成本高,尾气排放污染严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号召建设节能、环保新社会,为了克服皮带传动效率低, 传递扭距小,我们将皮带传动改为链条或金属带传动,提高传动效率15%降低油耗15%尾气的排放(二氧化氮)减少10%变速机构终身免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级变速机构,根据现有的皮带传动无级变速机构,将离心式离合器改为电子控制液压离合器,将皮带传动改为金属带传动或链条传动, 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部件,实现产品标准化,节约投资成本,提高传动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主动轮和从动轮,金属带或链条、ECU控制单元、液压泵、离合器;在动力输入轴上装配有同轴设置的离合器和主动轮,所述的液压泵与离合器相联接并控制离合器的轴向位置,液压泵还与ECU控制单元相连接, 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金属带或链条连接,所述的从动轮通过传动齿轮与差速齿轮箱联接,差速齿轮箱左右两侧设置后轮。本技术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部件,实现产品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对现有三轮摩托车变速机构进行适当改进,通过ECU控制单元采集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大小信息,传递给液压泵信息,控制液压泵工作,液压泵利用杠杆原理控制离合器分离或结合,提高传动效率15%左右,降低油耗15%左右,尾气排放减少10%,变速机构可终身免维护,实现大功率、大扭距载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无级变速机构,它包括箱体0、主动轮3和从动轮4,金属带或链条5、E⑶控制单元6、液压泵7、离合器2 ;在动力输入轴1上装配有离合器2和主动轮 3,所述的液压泵7与离合器2相联接并控制离合器2的轴向位置,液压泵7还与ECU控制单元6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轮3与从动轮4之间通过金属带或链条5连接,所述的从动轮4 通过传动齿轮8与差速齿轮箱9联接,差速齿轮箱9左右两侧设置后轮。本技术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动力输入轴1带动离合器2及主动轮3同步旋转,由E⑶控制单元6采集驾驶员3脚踏离合信息,将脚踏离合信息传递给你液压泵7,液压泵7通过杠杆原理控制离合器2工作,液压泵7通过离合器2轴向位置移动可改变主动轮3的工作直径,从而使用主动轮3与从动轮4之间直径比的大小发生变化,实现传动速比变化,当ECU控制单元6采集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大小,信息传给液压泵7并控制离合器2轴向移动改变主动轮3直径大小,动力输入轴1转速加快,主动轮3工作直径变大,增加输出扭矩;反之动力输入轴1转速降低,主动轮3工作直径变小,减少输出扭矩,主动轮3通过金属带或链条5带动从动轮4转动,从动轮4再将动力传送到传动齿轮8,传动齿轮8将动力传送到差速齿轮9后再传导给左右车轮,实现车辆前进或倒车。 本技术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部件,实现产品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传动效率15%,降低油耗15%,实现大功率、大扭距载货需求。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主动轮和从动轮,金属带或链条、ECU控制单元、液压泵、离合器;在动力输入轴上装配有同轴设置的离合器和主动轮,所述的液压泵与离合器相联接并控制离合器的轴向位置,液压泵还与ECU控制单元相连接, 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金属带或链条连接,所述的从动轮通过传动齿轮与差速齿轮箱联接,差速齿轮箱左右两侧设置后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的无级变速机构,包括箱体、主动轮、从动轮、金属带或链条、ECU控制单元、液压泵、离合器、传动齿轮和差速齿轮;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上装配有离合器和主动轮,所述的液压泵与离合器相联接,所述的液压泵还与ECU控制单元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金属带或链条连接,摩托车后轮设置在差速齿轮箱左右两侧;本技术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部件,实现产品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传动效率15%,降低油耗15%,实现大功率、大扭距载货需求。文档编号B62M11/10GK202186477SQ20112023372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唐子寒 申请人:唐子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子寒
申请(专利权)人:唐子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