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自平衡智能交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9965 阅读:4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智能交通机器人,包括基架本体、运动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信号传感系统和为各机构系统供电的电源系统,基架本体包括底盘架和与其固定连接的踏板,运动执行机构包括接地装置,接地装置通过旋转主轴与底盘架转动连接,驱动系统驱动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可带动接地装置与地面发生位移,信号传感系统包括机器人姿态传感器,可实时反馈传输基架本体前后倾斜的角度信号,运动执行机构还包括维持接地装置左右平衡的惯性元件,惯性元件也通过芯轴与底盘架转动连接,且芯轴与旋转主轴的轴线平行,芯轴也由一个电机来驱动,进而带动惯性元件高速旋转。本交通机器人结构简单、灵活性强、响应迅速、操作容易且安全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是一种能自动实现前后和左右平衡的交通机器人,属于可由于代步的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陆地交通工具发展至今,除了动力来源和材料的应用以外,在原理上没有更大的突破。自平衡车,打破了传统的思维理念,为新交通工具的诞生、发展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利用重力能源,可以为人们在陆地上进行安全、平稳、绿色的运输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上个世纪末,美国专利技术家狄恩·卡门(Dean Kamen)与他的DEKA研发公司(DEK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团队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力驱动、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个人用运输载具,可以让人们骑着它在都市里面毫无障碍地移动,并称之为“思维车”。思维车的专利技术构思是建立在“动态稳定”(Dynamid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基于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Solid-StateGyroscopes)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思维车上的构造包括四大主要部件车轮和发动机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前王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