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944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冻干设备内部的冷阱,特别是一种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舱体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门,在门的上方于冷阱舱体上等距离固接多个支撑梁,其上安装有压轮,支撑梁与门之间依次设有门盖压板及冷阱门盖,两者通过连杆相连接;冷阱舱体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架,其上安装有液压缸,连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来的共用单个门改为两个或多个小门,使水汽流向冷阱管束的通路扩大,提高了冻干设备的性能及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制造过程的难度,推动了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向大型化及连续化发展。(*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冻干设备内部的冷阱,特别是一种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
技术介绍
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冷阱是关键的一环。在对物料进行干燥时,将需要被干燥的物料送入干燥舱,然后将干燥舱抽空达到所预先设定的真空度,加热板温度按预先设定的温度曲线自动调节,以满足物料中的冰升华所需的热量。此时,物料中的水分大量升华成水汽,由于真空泵的能力不足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这些水汽抽走,并且抽走大量的水汽会大大降低真空泵的性能,同时对其正常运转造成损害。而温度在-30℃~-40℃的冷阱作为一种“低温泵”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方面可以保持干燥舱内的真空度;另一方面大量的水汽被吸附在冷阱的低温盘管上并冻结成冰,使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以最高的效率实现其工作过程。目前,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的冷阱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外置式冷阱。即冷阱为单独的部件,通过管道与干燥舱相通,此种结构受通路的限制,对整机的性能影响较大。另一种为内置式冷阱,即冷阱在干燥舱的下部或后部串接,通路开敞,水汽通路短,低温冷阱(-30℃~-40℃)与干燥舱之间的压差较大,有利于水汽的捕集。目前以内置式冷阱结构应用较广,尤以干燥舱下部的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以其高效受到设计者的青睐。但受其结构及材料的限制,该设计中两个捕集室共用的隔离门存在着密封不严的问题,尤其是大中型设备,门开口越大,隔离门越不易密封,造成舱内真空度不能保证在设定值;如果采用大冷阱、小开口及小隔离门的方案以回避上述缺点,则水汽通路受到制约而丧失了内置式冷阱的优点。以上条件均限制了设备向大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左右两室共用隔离门无法向大型化发展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用双门或多门结构的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舱体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门,在门的上方于冷阱舱体上等距离固接多个支撑梁,其上安装有压轮,支撑梁与门之间依次设有门盖压板及冷阱门盖,两者通过连杆相连接;冷阱舱体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架,其上安装有液压缸,连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其中所述冷阱门盖上设有第一轴承座,门盖压板上设有第二轴承座,冷阱门盖与门盖压板通过插入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的连杆相连接;一弹簧座体的一端固接在冷阱门盖上,另一端通过其上的滚轮安装在支撑梁上;所述冷阱门盖上加设有限位装置,在冷阱门盖上与门盖压板相对的一侧加设有滑动滚针轴承;所述门盖压板上加设有斜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将原来的共用单个门改为两个或多个小门,使水汽流向冷阱管束的通路扩大。2.由于门板与捕集舱上表面为平面密封,门越大,需加工的平面越大,加工难度越大,同时对材料的要求也越高。本技术采用双门或多门板结构,加工的平面大大减少,加工难度降低,同时对材料的要求也可相应降低,节约了成本。3.本技术提高了冻干设备的性能及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制造过程的难度,推动了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向大型化及连续化发展。4.本技术的两个或多个门在相同的捕集舱一侧,分别由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由统一的气源供气转换成液压,双门或多门同时换向到另一侧捕集舱的动作误差不大于5秒,完全满足自动控制中的时序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B-B视图;图4为图1的C-C视图;图5为图1的E-E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冷阱舱体1上开有至少两个门,在门的上方于冷阱舱体1上等距离固接多个支撑梁5,其上安装有压轮6,每个门的上方均设置一个压轮6,安装在同一支撑梁5上的压轮6交错设置。支撑梁5与门之间依次设有门盖压板3及冷阱门盖2,冷阱门盖2上设有第一轴承座15,门盖压板3上设有第二轴承座16,冷阱门盖2与门盖压板3通过插入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16的连杆8相连接。弹簧座体4的一端固接在冷阱门盖2上,另一端通过其上的滚轮安装在支撑梁5上,并可在支撑梁5上平行移动。冷阱门盖2上加设有限位装置13,在冷阱门盖2上与门盖压板3相对的一侧加设有滑动滚针轴承14,可使冷阱门盖2与门盖压板3之间平行移动。每两个并排的门共用一个冷阱门盖2及门盖压板3,门盖压板3上加设有斜块12,每个门盖压板3上均设有两个斜块12,两斜块之间相距一段距离,使两斜块的运动轨迹与交错安装在支撑梁5上的压轮6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进而使压轮6可行驶上斜块12。冷阱舱体1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架11,其上安装有液压缸10,连杆8的一端与液压缸10的活塞杆相连,另一端设有弹簧7。工作时,冷阱门盖2先盖在冷阱舱体1的一个门口,当需要换向到另一个门口时,设在液压支架11上的液压缸10反向动作,拉动连杆8,此时弹簧7通过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16带动冷阱门盖2和门盖压板3一同向另一方向运动。运动到另一个冷阱开口处后,限位装置13限定冷阱门盖2不再移动,门盖压板3通过滑动滚针轴承14继续由连杆8带动相对于冷阱门盖2发生移动,此时液压缸10带动连杆8、连杆8再带动门盖压板3继续运动,弹簧7被压缩。支撑梁5上的压轮6行驶上门盖压板3的一个斜块12,压轮6与斜块12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门盖压板3及冷阱门盖2下移一个斜块12的高度位移,正好压在冷阱舱体1门口的密封胶条9上,使冷阱门盖2同这一侧的冷阱舱体1密封。滑动滚针轴承14可使门盖压板3在冷阱门盖2上滑动阻力很小,而先前的那一侧冷阱舱则门口敞开。一段时间后,液压缸10向另一方向动作,弹簧7、连杆8先带动门盖压板3向另一方向移动,压轮6驶下斜块12,弹簧座体4带动冷阱门盖2及门盖压板3向上移动,离开密封胶条9,再重复上述运动,实现与另一侧门口的密封。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原理为在冻干过程初始时,冷阱门盖2及门盖压板3先盖在一侧冷阱舱上,此时敞口的一侧冷阱捕集水汽,盖门板的一侧冷阱在融冰。按照程序设定,一段时间后,电磁换向阀17接到信号后换向,压缩空气通过气液转换器19及液压缸10推动冷阱门盖2及门盖压板3向另一侧冷阱舱移动,并盖住这一侧冷阱舱门口,使其与干燥舱隔开,开始融冰,此时被移开的冷阱舱门口敞开,与干燥舱相通,开始捕集水汽,从而实现交替捕水融冰的自动化过程。而阀门18可调节两个汽液转换器的液面不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其特征在于:冷阱舱体(1)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门,在门的上方于冷阱舱体(1)上等距离固接多个支撑梁(5),其上安装有压轮(6),支撑梁(5)与门之间依次设有门盖压板(3)及冷阱门盖(2),两者通过连杆(8)相连接;冷阱舱体(1)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架(11),其上安装有液压缸(10),连杆(8)的一端与液压缸(10)的活塞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其特征在于冷阱舱体(1)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门,在门的上方于冷阱舱体(1)上等距离固接多个支撑梁(5),其上安装有压轮(6),支撑梁(5)与门之间依次设有门盖压板(3)及冷阱门盖(2),两者通过连杆(8)相连接;冷阱舱体(1)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架(11),其上安装有液压缸(10),连杆(8)的一端与液压缸(10)的活塞杆相连。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交替捕水融冰式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阱门盖(2)上设有第一轴承座(15),门盖压板(3)上设有第二轴承座(16),冷阱门盖(2)与门盖压板(3)通过插入第一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增山朱永祺朱卫华顾增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新阳速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