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凯飞专利>正文

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906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包括保温储水箱、水泵、余热回收装置、加热装置、受热运水管、密闭加热水箱,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可以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因此提高了余热回收灶的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灶,具体涉及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余热回收灶包括有保温储水箱1、水泵2、余热回收装置3、 加热装置4、受热运水管5、密闭加热水箱6。余热回收装置3底部与加热装置4的出烟口连接,余热回收装置3又分为低温余热回收室31及高温余热回收室32,低温余热回收室31 设有联通的低温走水管,低温走水管的入口端低于低温走水管的出口端,而高温余热回收室32亦设有联通的高温走水管,高温走水管的入口端低于高温走水管的出口端。密闭加热水箱6置于加热装置4上加热,密闭加热水箱6上设置有入口端及出口端且密闭加热水箱 6入口端位置低于密闭加热水箱6的出口端,密闭加热水箱6的入口端与低温走水管的出口端联通,密闭加热水箱6的出口端与高温走水管的入口端连接。可以使用柴火、天然气、 柴油等燃料作为加热装置燃烧的燃料。水泵2 —端与保温储水箱1的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低温走水管的入口端连接。高温走水管的出口端连接保温储水箱1的入口端;受热运水管5入口端与密闭加热水箱6底部联通,其出口端与密闭加热水箱6顶部联通,且受热运水管5的中间攀升段直接置于加热装置4的中心燃烧区受热,提高受热运水管5的输水速度。 高温走水管的出口端还连接于一出水开关7。现有技术的余热回收灶有如下缺点1、余热回收装置3的走水管由于换热效应, 其外壁上会凝结水珠,如果不及时回收,会在加热装置4的出烟口处汇集,影响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造成加热装置的锈蚀。2、现有技术的余热回收灶从开关7出水时由于其后端接有水管三通,因此会造成热水的分流。3、现有技术的余热回收灶没有温度监测和缺水报警直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克服现有技术的余热回收灶不能对冷凝水进行回收的缺陷,以及热水外流时流量过小的缺陷。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包括保温储水箱、水泵、余热回收装置、加热装置、受热运水管、密闭加热水箱,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中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两块冷凝水回收板,所述冷凝水回收板的安装间距为走烟通道,所述安装间距的大小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烟口大小相应。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中在高温走水管与所述保温储水箱的连接端设置有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的开关位置确定热水是经所述高温走水管进入所述保温储水箱还是经外流水管直接外流。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中所述选择开关设置为电磁开关。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中在所述外流水管的最外端设置非关断性水流控制开关。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中在所述保温储水箱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中在所述保温储水箱内设置缺水报警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现有的余热回收灶进行优化,由于可以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因此提高了余热回收灶的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并且对热水的使用方法更加合理,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和缺水报警装置,因此余热回收灶更加安全。附图说明本技术包括如下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余热回收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化的余热回收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保温储水箱、水泵、余热回收装置、加热装置、 受热运水管、密闭加热水箱,在余热回收装置3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21。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两块冷凝水回收板,冷凝水回收板的安装间距为走烟通道,安装间距的大小与加热装置4的出烟口大小相应。在高温走水管沈与保温储水箱1的连接端设置有选择开关22,选择开关22的开关位置确定热水是经高温走水管沈进入保温储水箱1还是经外流水管27直接外流。选择开关22设置为电磁开关。在外流水管27的最外端设置非关断性水流控制开关23。在保温储水箱1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M。在保温储水箱1内设置缺水报警装置25。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包括保温储水箱、水泵、余热回收装置、加热装置、受热运水管、密闭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两块冷凝水回收板,所述冷凝水回收板的安装间距为走烟通道,所述安装间距的大小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烟口大小相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特征在于在高温走水管与所述保温储水箱的连接端设置有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的开关位置确定热水是经所述高温走水管进入所述保温储水箱还是经外流水管直接外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开关设置为电磁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流水管的最外端设置非关断性水流控制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储水箱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储水箱内设置缺水报警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的余热回收灶,包括保温储水箱、水泵、余热回收装置、加热装置、受热运水管、密闭加热水箱,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本技术由于可以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因此提高了余热回收灶的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C13/00GK202182497SQ20112027095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凯飞 申请人:陈凯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飞
申请(专利权)人:陈凯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