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澄和专利>正文

由制动杆升降控制锁具关闭和开启的叶片式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891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制动杆升降控制锁具关闭和开启的叶片式锁头,属五金锁具制造技术。它在锁芯上装配叶片;在保险杆槽里装配保险杆;保险杆一端有启动键,启动键连接制动杆,在尾套、锁头及钥匙的配合下,使保险杆带动启动键下降,启动键下降带动制动杆下降,使锁具开启;反之,当保险杆带动制动杆上升,锁头被卡阻,锁具被关闭。它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防撬、防拨,安全性能好。它包括锁头(1)及锁芯(2)等部件,其特征在锁芯(2)外侧开凿腰形槽(10),腰形槽(10)里装配叶片(11);在与腰形槽(10)垂直的径向上开凿保险杆槽(12),在保险杆槽(12)里装配保险杆(13);保险杆(13)的一端有启动键(14),启动键(14)连接在制动杆(15)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机械锁具,特别涉及由制动杆升降控制锁具关闭和开启的叶片式锁头,属五金锁具制造技术。技术背景目前消费者反映现在使用的“空转”锁具的结构上存在弱点,导致锁具的使用故障率和安全性能不理想。V型槽叶片的通病是在数码组合上与V型锁定杆配合关闭后有机会产生半空档,造成互开率高;特别是锁定装置后锁芯的开启及关闭装置设计缺陷,使该锁芯有机会处于半开启状态,故原装钥匙插入钥匙槽后也常常产生空转,不能开启该锁,反之用非原装钥匙插入钥匙槽后空转装置不空转,非原装钥匙能错误地把该锁芯打开,这就是常规空转锁的缺点所在。综观上述问题和本专利技术人积近40年的专业制锁经验,就上述空转叶片锁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创新改进,设计出一种在结构上与众不同的空转锁芯,使该锁芯提高了安全性能,基本杜绝了故障率,从而满足消费大众的需求,这是技术和开发的初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由制动杆升降控制锁具关闭和开启的叶片式锁头,它是在锁芯外侧沿径向开凿腰形槽,在腰形槽里装配叶片;在与腰形槽垂直的径向开凿保险杆槽,在保险杆槽里装配保险杆;保险杆的一端有启动键,启动键连接制动杆,在尾套、小弹簧、限位片、锁头及钥匙的配合下,能使保险杆带动启动键下降,启动键下降带动制动杆下降,从而使锁具开启;反之,当保险杆带动启动键上升,制动杆也上升了,锁头被制动杆卡阻,只有转芯空转,锁具被关闭。它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组装精密、性能稳定,防拨、防撬,安全性能好。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专利技术人推出保险杆与叶片配合, 用以保险杆后端的启动键与制动杆的配合,达到制动杆升起,锁具关闭,锁芯空转;制动杆下降,锁芯转动,把锁具开启。本技术包括锁头、锁芯、压片铁丝,小弹簧、尾套、限位片、 锁尺、卡簧及钥匙,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在锁芯外侧径向开凿若干个腰形槽,在腰形槽里装配若干个叶片,在与腰形槽垂直的径向上开凿保险杆槽,在保险杆槽里装配保险杆;保险杆的一端有启动键,启动键连接在制动杆里;所述的叶片为半圆弧形、中部有凹形槽,下部有移动立柱;所述的保险杆为圆弧面长柱体,上部有若干个长方柱体,在长方柱体里有圆孔,下部为长方体,在长方体下有若干个半圆锥体,保险杆的后端部有长方体启动键;所述的制动杆为长方体,上部一侧有圆弧槽。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在锁头的内壁上有锁头制动槽;在锁芯前端面上开凿与腰形槽垂直的轴向钥匙槽、后端开凿锁芯后圆孔,在锁芯后端外圆两侧开凿限位片槽孔;尾套前端径向开凿制动杆孔,制动杆插接在制动杆孔里;在尾套前端轴向开凿启动键槽,启动键镶嵌在启动键槽里;尾套前端圆周上开凿限位片槽;在尾套后端中部轴向开凿锁尺槽,尾套后端外周面上开凿卡簧槽;用两根压片铁丝从锁芯后圆孔中插入连接在叶片的上部;把尾套装配至锁芯后圆孔里,保险杆后端的长方体启动键插入在制动杆上部的圆弧槽里;把两片限位片插入到锁芯两侧的限位片槽孔里,限位片落入到尾套后端外周的限位片槽里,把尾套和锁芯连接成一体;在尾套后端的锁尺槽里平行装配锁尺,在尾套后端卡簧槽里装配卡簧;最后把锁尺、连同尾套、在保险杆的圆孔压入小弹簧后将锁芯送入锁头里;所述的钥匙匙柄平面中部上有保险杆升降滑孔、两侧有蛇形槽。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二)组装精密,性能稳定; (三)用以保险杆与叶片及制动杆的配合,使制动杆升降,来达到锁具的关闭和开启,防撬、 防拨,防技术性开启防盗性能好;(四)适用性广,可在多种锁具上配套使用。附图说明下面依据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附图1为本技术剖视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剖视右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部件叶片的主视图;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图;附图5为附图3的俯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部件保险杆的主视图;附图7为附图6的右视图;附图8为附图6的俯视图;附图9为技术的部件制动杆的主视图;附图10为附图9的左视图;附图11为附图9的俯视图;附图12为本技术各部件的装配主体图。附图中1、锁头,1-1、锁头制动槽,2、锁芯,2-1、限位片槽孔,3、压片铁丝,4、小弹簧,5、尾套,5-1、制动杆孔,5-2、启动键槽,5-3、限位片槽,5-4、锁尺槽,5-5、卡簧槽,6、限位片,7、锁尺,8、卡簧,9、钥匙,9-1、保险杆升降滑孔,9-2、蛇形槽,10、腰形槽,11、叶片,11-1、 直线槽,11-2、移动立柱,12、保险杆槽,13、保险杆,13-1、长方柱体,13_2、圆孔,13_3、长方体,13-4、半圆锥体,14、启动键,15、制动杆,15-1、圆弧槽,16、钥匙槽,17、锁芯后圆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制造本技术各个部件,并按附图12的排列和顺序装配本技术。本技术的重要部件和结构如下首先在锁芯2的外侧沿径向开凿2 8条腰形槽10,在腰形槽10的里装配6 M个叶片11 ;在与腰形槽10垂直的径向上开凿保险杆槽12,在保险杆槽12里装配保险杆13 ;保险杆13的末端有启动键14,启动键14插接在制动杆15里。因此,叶片11、保险杆13、启动键14及制动杆15是本技术的特征技术。 叶片11为半圆弧形,中部支撑架上有凹形槽11-1,下部有移动立柱11-2。移动立柱11-2 与凹形槽11-1之间的距离或中心距为叶片11的牙花密码,改变距离可获得多种牙花密码。 保险杆13为圆弧面长柱体,上部有2 8个长方柱体13-1,在长方柱体13-1里钻凿有圆孔13-2,长方柱体13-1下部一长方体13-3,在长方体13_3下部连接有2 8个半圆锥体 13-4 ;特别重要的是在保险杆13的后端连接有长方体启动键14,它伸出在保险杆13之外。最后是制动杆15为长方体,在它上部有一个圆弧槽15-1。其次的结构为锁头1,在锁头1的内壁上开凿锁头制动槽1-1,在锁芯2前端面上开凿与腰形槽10垂直的轴向钥匙槽16,在锁芯2后端开凿锁芯后圆孔17,在锁芯2后端外圆两侧开凿两个限片片槽孔2-1 ;尾套5为双圆柱体形,在它的前端径向地垂直开凿制动杆孔5-1,制动杆15插接在制动杆孔5-1里; 在尾套5前端轴向开凿启动键槽5-2,启动键14镶嵌在启动键槽5-2里;尾套5前端圆周上开凿限位片槽5-3,在尾套5的后端中部轴向地开凿锁尺槽5-4,在尾套5后端外周圆面上开凿一个卡簧槽5-5 ;本技术的钥匙9是平板柄形,在匙柄平面中部上有保险杆升降滑孔9-1,在两侧有蛇形槽9-2。下面介绍组装情况。首先把叶片11装配到锁芯2的腰形槽10里,再用两根压片铁丝3从锁芯后圆孔17中插入连接在叶片11的上部;把尾套5装配至锁芯后圆孔17里,保险杆13压接在保险杆槽12里之前,把保险杆13后端的长方体启动键14插接到制动杆15上部的圆弧槽15-1里;这时把两片限位片6插入到锁芯2后端两侧的限位片槽孔2-1里、限位片6落入到尾套5前端外周的限位片槽5-3里,这样把尾套5 和锁芯2连接成一体;在尾套5后端的锁尺槽5-4里平行装配锁尺7,在尾套5后端外周卡簧槽5-5里装配卡簧8 ;最后把锁尺7、连同尾套5、在保险杆13的圆孔13-2里压入两个小弹簧4后,将锁芯2送入锁头1里,装配完毕。 最后介绍本技术的运转情况。锁具开启过程当从钥匙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陈澄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