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车机顶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7349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车机顶刷,包括:机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和立柱构成一框架结构;一对升降臂,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一对顶刷,通过顶刷轴设置于一对旋转臂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间部;所述旋转臂在与所述顶刷轴连动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一对旋转臂还分别与所述一对升降臂连接,并且,所述旋转臂与所述升降臂之间,呈60-75度角;所述一对升降臂的基端还设置有配重,以及用于使顶刷上下方向摆动和定位的动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刷分别固定于一对旋转轴,在此基础上,旋转臂与升降臂之间呈60-75度角,此结构有利于将顶刷上的污水向外侧甩出,而不致沿车辆顶部流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车机,尤其涉及一种顶刷与车辆运行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洗车机顶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洗车机顶刷的结构中,顶刷是固定于一旋转臂,并通过该旋转轴连接于升降臂。顶刷在工作状态下,与车辆的接触面的行进方向,与车辆的行进方向正好相反。 在此种情况下,顶刷上的污水容易沿车辆顶部外侧流下,从而影响了洗涤的效果。并且,对于铁路客车而言,由于车箱顶部外侧存在垂直于车辆运行方向设置的狭长空调口,顶刷刷毛也容易刮到空调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洗车机顶刷。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将顶刷设计成分别固定于一对旋转轴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旋转臂与车辆行驶方向之间呈10-80度角,此结构有利于将顶刷上的污水向外侧甩出,而不致沿车辆顶部流下。并且,该设计也有利于在对铁路客车洗涤上的应用,顶刷刷毛不易刮到空调口。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本洗车机顶刷的动作装置,是通过气缸带动拨臂, 从而实现顶刷的上下移动;在拨臂一端设置配重装置,配重装置随拨臂同时动作,以保证顶刷在初始位和工作位时的平衡;更进一步,为气缸的动作提供保险,避免顶刷发生上下越界。相应地,在拨臂与立柱之间,以及升降臂与横梁之间,均设置有定位机构,为动作装置提供定位,保证顶刷准确位于初始位和工作位。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车机顶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中设置有供待清洗车辆通过的容纳空间;一对旋转臂,各旋转臂的连接端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方,且以可相对于所述机架旋转的方式设置;一对顶刷,各顶刷分别设置于各旋转臂的自由端;旋转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旋转臂,向所述旋转臂施加旋转驱动力;其中,各顶刷与待清洗车辆的行驶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还包括一对升降臂,所述旋转臂的连接端通过所述升降臂连接至所述机架的上方;动作装置,其与所述升降臂连接,驱动所述升降臂沿上下方向摆动和定位。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所述机架包括横梁,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方;立柱,其位于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的下方,支撑所述横梁。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升降臂与所述机架的横梁成水平平面内垂直关系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各顶刷与待清洗车辆的行驶方向所成的角度介于10° 80°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动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气缸以及可带动所述升降臂上下方向摆动的拨臂,所述拨臂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并且所述一对升降臂的基端还设置有配重。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动作装置还包括由设置于所述拨臂的,抵触所述拨臂带动所述升降臂向上摆动的第一顶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拨臂的第一顶块相对应的位置的限位缓冲支座所构成的第一定位机构。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动作装置,还包括由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抵触所述升降臂向下摆动的第二顶块所构成的第二定位机构。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配重通过一链轮组连接于所述拨臂;所述链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拨臂的主动链轮、设置于立柱的从动链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可带动所述配重上下移动的链条。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顶块通过一限位板支架固定于所述立柱的洗车机本体的内侧。更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升降臂,其端部呈镰刀状,通过一轴座固定于所述立柱的洗车机本体的外侧;所述拨臂的一端部与所述升降臂的“镰刀”状端部连接。最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顶块通过一限位板支架固定于所述立柱的洗车机本体的内侧。最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配重,设置于一导管内;所述导管通过托架固定于所述立柱。最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第一顶块为橡胶材质。最优选的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第二顶块为橡胶材质。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将顶刷设计成分别固定于一对旋转轴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各顶刷与待清洗车辆的行驶方向所成的角度介于10° 80°之间,此结构有利于将顶刷上的污水向外侧甩出,而不致沿车辆顶部流下。并且,该设计也有利于在对铁路客车洗涤上的应用,顶刷刷毛不易刮到空调口。同时,本技术的动作装置,是通过气缸带动拨臂,实现顶刷的在初始位和工作位之间的上下移动;在拨臂一端设置随拨臂同时动作的配重装置,以保证顶刷在初始位和工作位时的平衡,并为气缸的动作提供保险,避免顶刷发生上下越界;动作装置还包括有为动作装置提供定位的定位机构,保证顶刷准确位于初始位和工作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的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的图1的A-A剖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的图3的A-A剖面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的图3的F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洗车机顶刷的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洗车机顶刷,包括机架,包括横梁13和立柱4 ;所述横梁13和立柱4构成一框架结构;一对升降臂3,设置于所述横梁13的左右两端;一对顶刷1,通过顶刷轴设置于一对旋转臂2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间部;所述旋转臂2在与所述顶刷轴连动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17 ;所述一对旋转臂2还分别与所述一对升降臂3连接,并且,所述旋转臂2与所述升降臂3之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一对升降臂3的基端还设置有配重,以及用于使顶刷上下方向摆动和定位的动作装置。上述洗车机顶刷,将一对顶刷1通过顶刷轴设置于一对旋转臂2的自由端,旋转臂 2在与顶刷轴连动的一端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17。通过旋转驱动装置17,旋转臂2可带动顶刷1旋转。旋转臂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升降臂3,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最终,各顶刷与待清洗车辆的行驶方向所成的角度介于10° 80°之间。也就是顶刷1的中轴线与车辆运行方向的呈一定的角度。顶刷1在工作位时,其与车辆接触面的行进方向与车辆的运行方向相反。当顶刷1的中轴线与车辆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存在一定夹角时,顶刷1 旋转可以将污水甩向车辆顶部的斜后方,从而保证清洗的效果。所述的洗车机顶刷中,所述动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气缸6以及可带动所述升降臂3上下方向摆动的拨臂5 ;所述拨臂5与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在上述洗车机顶刷中,顶刷1具有两个位置,分别为初始位和工作位。顶刷1处于工作位时,可进行洗车动作。初始位则位于相对洗车机本体中心的外侧,高于工作位的位置。顶刷1在工作位与初始位之间的上下移动,是通过动作装置实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动作装置包括气缸6和拨臂5。气缸6的缸体通过一气缸支撑座固定于立柱4,活塞杆则连接于拨臂5。拨臂5同时还连接于升降臂3。由于升降臂3是通过一活动连接于位于横梁13左右两侧的立柱4,通过控制气缸6动作,就可以控制拨臂5动作,进而带动升降臂3上下方向摆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臂3形成一“镰刀”状端部,该端部通过一轴座16固定于立柱4的洗车机本体的外侧。拨臂5的一端则同时连接于此端部。气缸6活塞杆伸出时,拨臂5推动升降臂3的端部,升降臂3向下摆动,顶刷1进入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光葛桂珍张宝存张春才王志全李颀王钦杨已葱涂汉卿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新北京自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