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摄影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147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该光学摄影镜组另设置有一光栏与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光栏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置于成像面处,以及更包含有另一光栏设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学摄影镜组;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摄影镜组。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 CMOS Sensor)两种,且随着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摄影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传统应用于小型化摄影镜头的光学系统多采用三片式透镜结构为主,透镜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及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构成所谓的Triplet型式,如美国专利第7,145,736号所示。但由于智能型手机 (Smart Phone)与PDA (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高规格移动装置的盛行,带动了小型化摄影镜头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迅速攀升,现有的三片式透镜组将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镜头模组。美国专利第7,365,920号揭露了一种四片式透镜组,该透镜组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是以两片玻璃球面镜互相粘合而成为双合透镜(Doublet),用以消除色差,但此方法有其缺点,其一,过多的玻璃球面镜配置使得系统自由度不足,导致系统的总长度不易缩短; 其二,玻璃镜片粘合的工艺不易,容易形成制造上的困难。除此之外,电子产品不断地往高性能且轻薄化的趋势发展,将使得摄影镜头的尺寸愈做愈小而规格却愈做愈高,镜组须于有限的空间里作紧密的镜片配置,将容易造成部分非必要光线于镜组中经多次的折射、反射而影响镜头的成像品质。有鉴于此,急需一种适用于轻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成像品质佳且不至于使镜头总长度过长的光学摄影镜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该光学摄影镜组另设置有一光栏(Stop)与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光栏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置于成像面处,且该光学摄影镜组更包含有另一光栏设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LiigH, 该第二透镜与该第四透镜间的该光栏,其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LS,其内孔直径的一半为YS,其物侧方向相邻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光栏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其物侧方向相邻透镜的物侧表面至像侧方向相邻透镜的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L,整体光学摄影镜组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光学摄影镜组中最近于物侧端的具屈折力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最近于像侧端的具屈折力透镜的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AbbeNumber)为VI,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 V2,满足下记关系式(ImgH-0. 7*LS) /ImgH < YS/ImgH < 0. 74 ;0. 10 < DS/DL < 0. 73 ;1. 35 < f/f3 < 2. 50 ;-2. 60 < f/f4 < -1. 75 ;0. 85 < Td/f < 0. 92 ;及20. 0 < V1-V2 < 42. O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其中,该光学摄影镜组另设置有一光栏与一电子感光元件供被摄物成像,该光栏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置于成像面处,且该光学摄影镜组更包含有另一光栏设置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该电子感光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LiigH,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间的该光栏,其至该电子感光元件于光轴上的距离为LS,其内孔直径的一半为YS,其物侧方向相邻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光栏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S,其物侧方向相邻透镜的物侧表面至像侧方向相邻透镜的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L,整体光学摄影镜组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 VI,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记关系式(ImgH-0. 7*LS) /ImgH < YS/ImgH < 0. 74 ;0. 10 < DS/DL < 0. 73 ;1. 35 < f/f3 < 2. 50 ;-2· 60 < f/f4 <-1· 75 ;及28. 5 < V1-V2 < 42. O0本专利技术藉由上述的镜组配置方式,可有效控制镜头的总长度、降低系统敏感度,且能降低非必要光线于镜组中经多次的折射、反射进入成像区域,使系统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本专利技术光学摄影镜组中,该第一透镜具正屈折力,提供系统所需的部份屈折力,有助于缩短该光学摄影镜组的总长度;该第二透镜具负屈折力,可有效对具正屈折力的该第一透镜所产生的像差做补正,且同时有助于修正系统的色差;该第三透镜具正屈折力,可与该第一透镜互相分配系统所需的屈折力,避免单一透镜的屈折力过大,有助于降低系统的敏感度;该第四透镜具负屈折力,可使光学系统的主点(Principal Point)远离成像面,有利于缩短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以促进镜头的小型化。CN 102375221 A说明书3/12 页 本专利技术光学摄影镜组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可加强该第一透镜的屈折力配置,有利于缩短该光学摄影镜组的总长度。该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增大系统的后焦距,以确保该光学摄影镜组有足够的后焦距可放置其他的构件。该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可有助于修正系统的像散(Astigmatism)。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可使系统的主点更远离成像面,更有助于促进镜头的小型化,且该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anflection Point),将可有效地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且可进一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专利技术光学摄影镜组中,该光学摄影镜组另设置有一光栏置于被摄物与该第一透镜之间,且进一步,更包含有至少另一光栏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或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光栏为设置在镜头中的一种遮光元件,该遮光元件具有内孔,可用以限制入射光线范围,其包含可用以决定镜头入光量的孔径光栏(Aperture 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翰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