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式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1517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法及系统,通过在车辆的后视镜迎风表面开设若干小孔,后视镜内壳体夹层有隔音除尘材料,后视镜安装支座为空腔结构,内部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一端连接后视镜腔体,另一端通过通风截止开关连接到车内出风窗口,然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打开通风截止开关,流经后视镜的高速气流依次经过后视镜的表面小孔、隔音除尘材料通过通风管道到达车内出风窗口,来实现驾驶室内分通风换气,从而实现一种不需增加新的动力消耗,能在低噪音条件下呼吸车外清新空气的通风方式及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通风方式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式及系统,属于车辆通风换气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车辆,尤其是高端轿车对乘客舱的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通风系统是影响乘客舱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检索发现在车辆通风系统领域与本专利技术创造最相关的有如下一些专利文献1、专利申请号为97125745.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通风系统,该专利技术创造是用于车辆的通风系统,利用风扇抽风通过空气导管进入车辆中,其中还包括监视蓄电池充电情况的装置,和根据蓄电池的充电情况,控制通向风扇的电流装置,但是该专利技术创造并未能解决本专利技术人所要解决的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式及系统的问题。2、专利号为ZL200510065902.4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通风系统的导气系统,包括一个供气管道(12)、3个从供气管道(12)分流的排气管道(14,16,18) 和一个控制部分(20),该控制部分(20)具有一个主导向元件(24)和还有一个副导向元件, 上述主导向元件(24)具有一主导向叶片(24a),上述副导向元件与主导向叶片(24a)保持一定距离,具有一副导向叶片(26)并可以绕枢轴(22)旋转。主导向元件(24)设置一辅助导向叶片(24b),该辅助导向叶片(24b)在其两端的其中一端处以一固定角度连接到主导向叶片(24a)上,并在相对侧具有一自由端,主导向叶片(24a)与副导向叶片(26) —起,随着控制部分(20)枢轴旋转位置的变化,在排气管道(14,16,18)之间分配从供气管道(12) 到达的气流,和辅助导向叶片(24b)堵塞或至少限制两个相邻的流出管道(16,18)之间的直接流动通路。在仅有一个控制部分(20)情况下,气流可以从供气管道(12)以对流动有利的方式和最佳地分配到三个流出管道(14,16,18);同样该专利也没有涉及到如何解决无动力的通风问题。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同时能实现使驾驶室内人员能直接呼吸到车外自然清新空气,也能避免如开启车窗等方式产生的低频风噪声污染和车外空气中灰尘会引起车内环境污染的车辆通风方式及系统,经过检索目前并未发现类似专利技术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不需增加新的动力消耗,能在低噪音条件下呼吸车外清新空气的通风方式及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法,其中, 后视镜的迎风表面开设若干小孔,后视镜内壳体夹层有隔音除尘材料,后视镜安装支座为空腔结构,内部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一端连接后视镜腔体,另一端通过通风截止开关连接到车内出风窗口,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打开通风截止开关,流经后视镜的高速气流依次经过后视镜的表面小孔、隔音除尘材料通过通风管道到达车内出风窗口,即可实现驾驶室内分通风换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视镜下方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小孔,方便排放高速气流通过小孔是产生的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视镜开孔面与后视镜镜面之间用隔层分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截止开关设置在车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道布置在车身和内饰夹层中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窗口为百叶窗口,百叶窗口设置在座椅正上方的车顶部位,暗藏在内饰与车身的夹层中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法的通风系统,包括后视镜、通风管道、出风窗口,其中后视镜的迎风表面开设有若干小孔,后视镜内壳体夹层有隔音除尘材料,后视镜安装支座为空腔结构,通风管道一端连接后视镜腔体,另一端通过通风截止开关连接到车内出风窗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视镜下方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小孔,方便排放高速气流通过小孔是产生的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视镜开孔面与后视镜镜面之间用隔层分开。、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截止开关设置在车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道布置在车身和内饰夹层中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窗口为百叶窗口,百叶窗口设置在座椅正上方的车顶部位,暗藏在内饰与车身的夹层中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高速车辆凸出附属件(后视镜)表面高速气流,通过开设小孔,将引起风振噪声的气流引入乘客舱进行通风,变害为益,设有隔音除尘的多孔材料, 降低了噪音,净化了空气,不需增加机械动力消耗。附图说明图一为本实施例通风系统气流走向示意图。图二为本实施例通风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如附图所示,一种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法,其中,后视镜的迎风表面开设若干小孔,后视镜内壳体夹层有隔音除尘材料,后视镜安装支座为空腔结构,内部有通风管道, 通风管道一端连接后视镜腔体,另一端通过通风截止开关连接到车内出风窗口,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打开通风截止开关,流经后视镜的高速气流依次经过后视镜的表面小孔、隔音除尘材料通过通风管道到达车内出风窗口,即可实现驾驶室内分通风换气。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后视镜下方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小孔,方便排放高速气流通过小孔是产生的水。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后视镜开孔面与后视镜镜面之间用隔层分开。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风截止开关设置在车内。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风管道布置在车身和内饰夹层中间。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风窗口为百叶窗口,百叶窗口设置在座椅正上方的车顶部位,暗藏在内饰与车身的夹层中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车辆无动力低噪音通风方法的通风系统,包括后视镜 3、通风管道5、出风窗口,其中后视镜3的迎风表面开设有若干小孔2,后视镜内壳体夹层有隔音除尘材料1,后视镜3安装支座为空腔结构,通风管道5 —端连接后视镜腔体,另一端通过通风截止开关4连接到车内出风窗口。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后视镜3下方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小孔,方便排放高速气流通过小孔是产生的水。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后视镜开孔面与后视镜镜面之间用隔层分开。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风截止开关4设置在车内。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风管道5布置在车身和内饰夹层中间。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风窗口为百叶窗口 6,百叶窗口设置在座椅正上方的车顶部位,暗藏在内饰盖板7与车身的夹层中间。本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让车辆高速行驶时,打开通风截止开关4和车内内饰盖板7后,后视镜3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小孔2,高速气流经后视镜3表面小孔2、隔音除尘材料1和通风管道5后进入乘客舱通风百叶窗口 6,即可实现驾驶室内的通风换气。内饰盖板7的作用是,在不通风条件下,将百叶窗口 6暗藏在内饰里面,起到美化装饰作用。假设车辆行驶速度为30米每秒,一般后视镜表面由于汽车外流场的堵塞效应,其表面风速会达到40米每秒,后视镜3面积按0. 02平方米计算,空隙率按0. 5计算,通风效率按70%计算, 则单个后视镜进入乘客舱的空气量达每秒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正气张勇刘水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