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2665 阅读:6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空心盒体,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孔,顶部上贴合固定设置上板,上板上设有与盒体顶部开孔位置对应的开孔,上板与盒体顶部之间对应于开孔的位置设有膜性物质,盒体底部设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的分离、富集和鉴定,分离鉴定效率高,不丢失细胞,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简单、有效、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细胞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直O
技术介绍
母体外周血胎儿细胞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癌细胞栓等非血源性细胞的分离鉴定对实践有重大的意义。母体外周血胎儿细胞的分离鉴定对于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癌细胞)和癌细胞栓(团)的分离与鉴定、癌细胞的培养与癌细胞的基因分析,对于肿瘤的转移、肿瘤的复发、肿瘤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测定、肿瘤的预后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国外分离外周血肿瘤细胞主要有三类,一类用细胞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包被的磁珠通过磁场分离细胞,该方法虽然分离效果好,但技术复杂、试剂昂贵、只能分离70% 左右的肿瘤细胞,且要另外进行免疫组化和细胞遗传学反应,不能在同一装置内进行反应, 操作步骤多,耗费时间长;另一类利用膜截留技术,采用自动化的真空抽吸装置分离外周血肿瘤细胞,但可漏掉体积较小的肿瘤细胞,并且分离和鉴定工作是分步进行,不能在同一装置内进行分离鉴定工作,在细胞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丢失已分离到的肿瘤细胞。母体外周血胎儿细胞的分离,尚未见有商品化的装置。第三类是利用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癌细胞,其中癌细胞丢失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细胞分离、富集、鉴定的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1 _集装直O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包括一空心盒体,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孔, 顶部上贴合固定设置上板,上板上设有与盒体顶部位置对应的开孔,上板与盒体顶部之间对应于开孔的位置设有膜性物质,盒体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上板的开孔上设有进样通道,进样通道上设有接口。所述膜性物质固定于上板底面或盒体顶部,或者夹持于上板和盒体顶部之间。所述膜性物质上包被有抗体。所述膜性物质为聚碳酸酯膜或硝酸纤维素膜。本技术使用时,上板开孔上进样通道的接口与盛细胞溶液的试管样容器连接,盒体侧面底部的连接管与负压装置连接,进行负压抽滤,试管样容器内的细胞溶液渗滤或垂直流动通过膜性物质,膜性物质分离截留细胞溶液标本中需要分离的目标细胞,实现细胞的分离富集;可将分离富集在膜性物质上的细胞放在组织培养瓶进行培养待进一步研究和鉴定;必要时也可以在膜性物质上包被相应的抗体,特异性捕获相应的目标细胞,然后可以把免疫组化的染色液等试剂加到膜性物质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反应或者进行荧光染3色,从而鉴定出目标细胞,在同一装置内实现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本技术的盒体顶部和上板设有多个开孔,可同时检测多个标本,通过膜性物质的废液直接被抽滤排出盒体外。本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的分离、富集和鉴定,还可利用本技术将富集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进行基因定性定量分析、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及后续的基因诊断与分析等实验,分离鉴定效率高,不丢失细胞,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简单、 有效、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空心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包括空心盒体1,盒体1的顶部设有开孔2,顶部1上贴合固定设置上板4,上板4上设有与盒体1顶部开孔2位置对应的开孔7,上板4的开孔7上设有进样通道5,进样通道5上设有接口 6,上板4与盒体1顶部之间对应于开孔2的位置设有膜性物质8,膜性物质8的面积大于开孔2的面积,膜性物质8夹持于上板4和盒体1顶部之间,盒体1侧面的底部设有连接管3。膜性物质8为聚碳酸酯膜或硝酸纤维素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分离细胞的大小对膜性物质8的孔径进行选择,膜性物质8上可以包被抗体,特异性捕获相应的目标细胞。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上板4进样通道5的接口 6与盛细胞溶液的试管样容器连接,盒体1的连接管3与负压装置连接,进行负压抽滤,试管样容器内的细胞溶液渗滤或垂直流动通过膜性物质8,膜性物质8分离截留细胞溶液标本中需要分离的目标细胞,实现细胞的分离富集,通过膜性物质8的废液直接被抽滤排出盒体1外;然后可以把免疫组化的染色液等试剂加到膜性物质8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反应或者进行荧光染色,从而鉴定出目标细胞,从而实现目标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权利要求1.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心盒体,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孔,顶部上贴合固定设置上板,上板上设有与盒体顶部开孔位置对应的开孔,上板与盒体顶部之间对应于开孔的位置设有膜性物质,盒体侧面底部设有连接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开孔上设有进样通道,进样通道上设有接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性物质固定于上板底面或盒体顶部,或者夹持于上板和盒体顶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性物质上包被有抗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性物质为聚碳酸酯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细胞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空心盒体,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孔,顶部上贴合固定设置上板,上板上设有与盒体顶部开孔位置对应的开孔,上板与盒体顶部之间对应于开孔的位置设有膜性物质,盒体底部设有连接管。本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的分离、富集和鉴定,分离鉴定效率高,不丢失细胞,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简单、有效、实用。文档编号C12M1/12GK202164297SQ20112028358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炜, 惠国浩, 李微, 李静静, 王津津, 王秀莉, 田利剑, 米明仁, 肖乐义, 马小丽, 马锦花, 骆云连 申请人:河北燕达医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周血非血源性细胞分离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心盒体,盒体的顶部设有开孔,顶部上贴合固定设置上板,上板上设有与盒体顶部开孔位置对应的开孔,上板与盒体顶部之间对应于开孔的位置设有膜性物质,盒体侧面底部设有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乐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燕达医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