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锋专利>正文

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976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输出两电极之间包括一极性识别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识别电路由极性识别二极管D1串联继电器J1线圈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至输出M、N两端构成;电源开关电路由串接在变压器输出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N之间的K2常开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另一端接D2负极与D3正极,K1动触点与M极相连,K1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分别与D2正极、D3负极相连,J1继电器控制K1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本电路不仅输出端短路的情况下保护充电器,而且任意极性接入均能实现对电池正确充电。特别适用蓄电池等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器领域的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充电器品种繁多,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必须连接电池的正确极性连接,且充电器输出端不能短路,否则就就会烧毁电池或充电器,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极性及短路保护的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其技术方案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输出两电极之间包括一极性识别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识别电路由二极管Dl串联继电器Jl线圈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至输出M、N两端构成;电源开关电路由串接在变压器输出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N之间的K2常开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另一端接D2负极与D3正极,Kl动触点与M极相连,Kl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分别与D2正极、D3负极相连,Jl继电器控制Kl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本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输出端短路的情况下保护充电器,而且任意极性接入均能实现对电池正确充电。附图说明附图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IN为市电输入,M、N为两充电极性输出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进一步描述其技术特征是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输出两电极之间包括一极性识别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识别电路由二极管Dl串联继电器Jl线圈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至输出M、N两端构成;电源开关电路由串接在变压器输出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N之间的K2常开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另一端接D2负极与D3正极,Kl动触点与M极相连,Kl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分别与D2正极、D3负极相连,Jl继电器控制Kl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充电时,当M接电池正极,N接负极,JU J2同时得电工作,K1、K2闭合,M输出正电压,N为负电压,对电池正确充电。当N接电池正极,M接负极,J2得电,Κ2闭合,Jl因Dl反向而截止工作,N输出正电压,M为负电压、对电池正确充电。实现了极性自动识别转换充电的目的,当Μ、N无接电池时,Jl、J2均无得电,Μ、N也就无电压输出,短路时也不会损坏充电器。权利要求1.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其技术特征是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输出两电极之间包括一极性识别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识别电路由极性识别二极管 Dl串联继电器Jl线圈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至输出M、N两端构成;电源开关电路由串接在变压器输出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N之间的K2常开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另一端接D2负极与D3正极,Kl动触点与M极相连,Kl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分别与D2正极、 D3负极相连,Jl继电器控制Kl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输出两电极之间包括一极性识别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识别电路由极性识别二极管D1串联继电器J1线圈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至输出M、N两端构成;电源开关电路由串接在变压器输出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N之间的K2常开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另一端接D2负极与D3正极,K1动触点与M极相连,K1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分别与D2正极、D3负极相连,J1继电器控制K1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本电路不仅输出端短路的情况下保护充电器,而且任意极性接入均能实现对电池正确充电。特别适用蓄电池等充电。文档编号G01R31/02GK102364809SQ20111029116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郭锋 申请人:郭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极性随便接充电器电路。其技术特征是: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输出两电极之间包括一极性识别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识别电路由极性识别二极管D1串联继电器J1线圈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至输出M、N两端构成;电源开关电路由串接在变压器输出一端与极性输出一端N之间的K2常开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另一端接D2负极与D3正极,K1动触点与M极相连,K1的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分别与D2正极、D3负极相连,J1继电器控制K1开关,构成极性转换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锋
申请(专利权)人:郭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