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伟利专利>正文

防拆卸自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818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线连接自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拆卸自锁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由外护套、内螺纹块、外螺纹块组成,内螺纹块与外螺纹块通过螺纹连接,外护套套接在内螺纹块、外螺纹块的外部,所述的外护套内壁上设有凹槽,外螺纹块上设有倒刺和挡圈,外螺纹块固定在内螺纹块、外螺纹块上,通过凹槽卡在倒刺和挡圈之间,实现外护套自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减轻了职工经常巡线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原油容易被盗的可能性,减少了经济损失,环境的污染也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线连接自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拆卸自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野外输油管线上,有一些管件或者阀门必须用丝扣进行连接的,丝扣连接的特点就是更换方便,在停产后把丝扣卸下来即可。正因为有这个特点,丝扣连接部位也成了不法分子进行破坏的薄弱环节。卸掉管件或者阀门的丝扣后,进行盗窃原油的活动,给我们的原油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每年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拆卸自锁装置,大大减轻了职工经常巡线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原油容易被盗的可能性,减少了经济损失。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由外护套、内螺纹块、外螺纹块组成,内螺纹块与外螺纹块通过螺纹连接,外护套套接在内螺纹块、外螺纹块的外部,所述的外护套内壁上设有凹槽, 外螺纹块上设有倒刺和挡圈,外螺纹块固定在内螺纹块、外螺纹块上,通过凹槽卡在倒刺和挡圈之间,实现外护套自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减轻了职工经常巡线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原油容易被盗的可能性,减少了经济损失,环境的污染也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外护套A、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凹槽1、挡圈2、倒刺3。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是由外护套A、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组成,内螺纹块B与外螺纹块C通过螺纹连接,外护套A套接在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的外部,所述的外护套A内壁上设有凹槽1,外螺纹块C上设有倒刺3和挡圈2,外螺纹块固定在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 上,通过凹槽1卡在倒刺3和挡圈2之间,实现外护套A自锁。首先将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再将外护套A与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套接在一起。通过凹槽1卡在倒刺3和挡圈2之间,实现外护套A自锁,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卸动的整体,起到了很好的防盗作用。权利要求1. 一种防拆卸自锁装置,其特征是主要是由外护套(A)、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 组成,内螺纹块(B)与外螺纹块(C)通过螺纹连接,外护套(A)套接在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的外部,所述的外护套(A)内壁上设有凹槽(1),外螺纹块(C)上设有倒刺(3)和挡圈 (2),外螺纹块固定在内螺纹块(B)、外螺纹块(C)上,通过凹槽(1)卡在倒刺(3)和挡圈(2) 之间,实现外护套(A)自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线连接自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拆卸自锁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是由外护套、内螺纹块、外螺纹块组成,内螺纹块与外螺纹块通过螺纹连接,外护套套接在内螺纹块、外螺纹块的外部,所述的外护套内壁上设有凹槽,外螺纹块上设有倒刺和挡圈,外螺纹块固定在内螺纹块、外螺纹块上,通过凹槽卡在倒刺和挡圈之间,实现外护套自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减轻了职工经常巡线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原油容易被盗的可能性,减少了经济损失,环境的污染也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F16L55/00GK202171088SQ201120262678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建波, 杨伟利, 王志强, 门红厂 申请人:杨伟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利刘建波王志强门红厂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