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50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产品,具体为用于物料所含成分的固液浸出设备,特别是中药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其特点在于:折返处(17)两节浸出舱夹角(α)为0-45度,拨料板(16)与轴向夹角(β)为0-30度,主体由多节圆筒形螺旋推进式浸出舱以固定夹角(α)串接构成,螺旋外沿(28)与浸出舱内壁(27)内切合,螺旋片(5)上有孔(29),在与下一节相接的端头,有挡料板(15)和三片横向拨料板(16),使被推进的物料顺畅转向,挡料板(16)为圆形,垂直于主轴(8),浸出舱向上折返构成“Z”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W”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N”型,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机械产品,具体为物料所含成份的固液浸出设备,特别是中药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药浸出生产中通常采用的工艺方法有煎煮浸出法、循环回流法、渗漉浸出法、逆流罐组浸出法,所用的设备是各类提取罐、釜或罐组,典型的如多功能提取罐。普遍存在浸出率低、原料药材耗费大、有效成份批间差异较大等问题。而且能源、人力耗费也较大。连续逆流浸出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这是一种最为优秀的固——液浸取工艺方法。例如采用螺旋推进式连续逆流浸出设备由甜菜中提取食糖,出液系数在4倍以内,浸出率可达95%以上;效率高,一个通常规格的这种设备(浸出舱长20米、直径1米)日处理能力可达数千吨。国内近年来陆续有人采用螺旋推进式浸出器的结构,设计中药连续逆流浸出设备,但实际应用中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显著效果。由于中药浸出生产处理量(与甜菜浸取食糖相比)相对不大,浸出罐不宜过粗;而长度过短,则物料浸出行程不够、浸出时间不足。有人设计了“连通器式连续逆流提取罐组”(专利号97247550.8),将若干浸出罐在一水平地面上倾斜卧式放置,前一浸出罐高端的出料口向下与下一浸出罐低端的进料口相连(物料从首罐低端加入,残渣从末罐的高端排出;溶媒由末罐高端加入,浸出液从首罐的低端提出),从而达到了任意增加浸出行程的目的,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例如仅是‘出渣口的下边缘高于出液口的下边缘’,无法‘保证浸出液由后向前流动’。只有末罐足够长或以足够大的仰角卧置,使得出渣口的下边缘高于末罐以外各罐的高端,才能保证刚加入的溶媒不会大量地直接由出渣口排出,并使得浸液由后一罐低端向上溢流到前一罐高端。即使这样,各罐的料——液比、物料和浸液逆向流速等操作条件也很难控制。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这样设计的连通组罐的上下(由末罐高端至首罐低端)落差有限而带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逆流、没有反混、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连续螺旋片(5)、保温层(6)、末节浸出舱(7)、主轴(8)、蒸汽加热夹套(9)、溶媒入口(10)、排气口(11)、锥形缩口(12)、挤压螺旋(13)、出渣口(14)、挡料板(15)、拨料板(16)、折返处(17)、首节浸出舱(18)、进料口(22)、滤网(23)、浸出液提出口(24)、螺旋外沿(28)、浸出舱内壁(27),折返处(17)两节浸出舱夹角(d)为0-45度,拨料板(16)与轴向夹角(β)为0-30度,主体由多节圆筒形螺旋推进式浸出舱以固定夹角(α)串接构成,螺旋外沿(28)与浸出舱内壁(27)内切合,螺旋片(5)上有孔(29),在与下一节相接的端头,有挡料板(15)和三片横向拨料板(16),使被推进的物料顺畅转向,挡料板(16)为圆形,垂直于主轴(8),浸出舱向上折返构成“Z”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W”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N”型,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由3节、4节、5节、6节(7节)浸出舱构成“Z”型,由2节、4节、6节、(8节)为偶数浸出舱构成“W”型,由4节、6节(8节)为偶数浸出舱构成“N”型。折返处(17)前一节浸出舱末端左侧(右侧)与下一节浸出舱首端右侧(左侧)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浸出率15-30%,出液系数可降低40-6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Z”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W”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N“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β角度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向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的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的结构原理俯视示意图。直接连接为焊接、点焊、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它包括连续螺旋片(5)、保温层(6)、末节浸出舱(7)、主轴(8)、蒸汽加热夹套(9)、溶媒入口(10)、排气口(11)、锥形缩口(12)、挤压螺旋(13)、出渣口(14)、挡料板(15)、拨料板(16)、折返处(17)、首节浸出舱(18)、进料口(22)、滤网(23)、浸出液提出口(24)、螺旋外沿(28)、浸出舱内壁(27),折返处(17)两节浸出舱夹角(d)为0-45度,拨料板(16)与轴向夹角(β)为0-30度,主体由多节圆筒形螺旋推进式浸出舱以固定夹角(d)串接构成,螺旋外沿(28)与浸出舱内壁(27)内切合,螺旋片(5)上有孔(29),在与下一节相接的端头,有挡料板(15)和三片横向拨料板(16),使被推进的物料顺畅转向,挡料板(16)为圆形,垂直于主轴(8),浸出舱向上折返构成“Z”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W”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N”型,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由3节、4节、5节、6节(7节)浸出舱构成“Z”型,由2节、4节、6节、(8节)为偶数浸出舱构成“W”型,由4节、6节(8节)为偶数浸出舱构成“N”型。折返处(17)前一节浸出舱末端左侧(右侧)与下一节浸出舱首端右侧(左侧)连通。本技术工作过程原料药材由进料口(22)进入,在旋转的连续螺旋片(5)的作用下,缓慢而平稳地由首端绕轴向浸出舱末端运行;溶媒(水或乙醇等)由溶媒入口(10)加入,以重力为原动力,渗透物料颗粒并穿过螺旋片上的孔,均匀地由末端流向浸出舱首端,运行方向大致与轴向平行。在水、乙醇与药材逆向行进过程中,物料颗粒内部的可溶物质传递到颗粒表面,再进一步扩散到周围浸液中。在每一截面上,浸液浓度逐渐增大,随即渗流到下一层面,同时上一层面的浸液渗流过来;物料在行进中,可溶成份被不断地浸出,内部浓度逐渐降低,直到成为残渣由浸出舱末端排出。从而实现了一种反混现象极少的连续逆流渗漉浸出过程,由于在每一个截面上总是最大限度地保持着固——液浓度差,从而时时处处进行着有效成份从固体原料向溶媒的快速的传递扩散过程。各节浸出舱的推料螺旋主轴(8),由一台调速电机(20)提供动力,经减速机(21)和链轮(3)、链条(2)、万向节(4)等构成的传动机构统一驱动,以确保各推进螺旋转数一致。权利要求1.一种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它包括连续螺旋片(5)、保温层(6)、末节浸出舱(7)、主轴(8)、蒸汽加热夹套(9)、溶媒入口(10)、排气口(11)、锥形缩口(12)、挤压螺旋(13)、出渣口(14)、挡料板(15)、拨料板(16)、折返处(17)、首节浸出舱(18)、进料口(22)、滤网(23)、浸出液提出口(24)、螺旋外沿(28)、浸出舱内壁(27),其特征在于折返处(17)两节浸出舱夹角(α)为0-45度,拨料板(16)与轴向夹角(β)为0-30度,主体由多节圆筒形螺旋推进式浸出舱以固定夹角(α)串接构成,螺旋外沿(28)与浸出舱内壁(27)内切合,螺旋片(5)上有孔(29),在与下一节相接的端头,有挡料板(15)和三片横向拨料板(16),使被推进的物料顺畅转向,挡料板(16)为圆形,垂直于主轴(8),浸出舱向上折返构成“Z”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W”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N”型,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式连续逆流浸出装置,它包括连续螺旋片(5)、保温层(6)、末节浸出舱(7)、主轴(8)、蒸汽加热夹套(9)、溶媒入口(10)、排气口(11)、锥形缩口(12)、挤压螺旋(13)、出渣口(14)、挡料板(15)、拨料板(16)、折返处(17)、首节浸出舱(18)、进料口(22)、滤网(23)、浸出液提出口(24)、螺旋外沿(28)、浸出舱内壁(27),其特征在于:折返处(17)两节浸出舱夹角(α)为0-45度,拨料板(16)与轴向夹角(β)为0-30度,主体由多节圆筒形螺旋推进式浸出舱以固定夹角(α)串接构成,螺旋外沿(28)与浸出舱内壁(27)内切合,螺旋片(5)上有孔(29),在与下一节相接的端头,有挡料板(15)和三片横向拨料板(16),使被推进的物料顺畅转向,挡料板(16)为圆形,垂直于主轴(8),浸出舱向上折返构成“Z”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W”型,浸出舱上下折返构成“N”型,两个浸出舱之间的折返处为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赵传玉裴小军徐树军于兴洲张滨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