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涉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式复合纳米介质催化氧化处理垃圾站臭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32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式纳米复合介质催化氧化处理垃圾压缩站臭气的装置,适用于任何垃圾压缩站,包括臭气收集罩(1)及与之相连的臭气输送管(2)、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臭氧吸收氧化塔(20)等装置,臭气经臭气收集罩(1)负压吸收和相应的管道输送,进入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和臭氧吸收氧化塔(20)并进行循环流动、吸附、处理,在微生物降解、复合纳米复合生物介质界面氧化(纳米效应)、臭氧氧化等多重功效作用下被彻底去除,处理快速、高效、洁净而环保,并具有结构简单、极易安装、操作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极其广阔。(*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式纳米复合介质催化氧化处理垃圾压缩站臭气的装置,即涉及一种利用负压收集并经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层催化氧化处理而除臭的垃圾站臭气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气一般是指H2S、CH3SH、(CH3)2S、(CH3)2S2、NH3、(CH3)3N等恶臭物质及苯、甲苯、乙苯等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其收集与去除一直是环境治理上的一大难题。无论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味控制,还是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处理,都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环保型除臭方法或装置。对于垃圾压缩站而言,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和臭气产生方式,更是没有行之有效的除臭方法。当前,臭气控制与处理主要采用填料式湿法吸收塔、细雾湿法吸收器、活性炭吸附器、生物滤池、热氧化法、活性污泥脱臭法(曝气氧化法)、酸碱化学吸收法、芳香剂掩蔽法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工艺装置。这些装置或者工艺组合虽原理不同、特点各异,但也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技术缺陷,其应用范围亦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填料式湿法吸收塔只能处理化学废水并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细雾湿法吸收器需要软化用水,吸收器体积较大;活性炭吸附器只适用于相对低浓度的臭气且难以确定活性炭使用寿命;生物滤池难以确立设计标准,不适合高浓度臭气;热氧化法只适于大型设施的高流量、难处理的臭气;活性污泥脱臭法(曝气氧化法)只适用于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且极易侵蚀风机,不适于高浓度臭气;酸碱化学吸收法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芳香剂掩蔽法只是麻痹嗅觉,更是治标不治本。由于垃圾压缩站本身具有占地小(30-50m2)、投资小、分布分散等特点,并且其臭气源不集中,比如垃圾本身发酵产生恶臭,垃圾压缩液产生臭味,垃圾压缩车、运输车亦有臭味,作为其臭气处理的附属设施亦必须具有体积小、臭气收集面大、成本低(其投资只可能占垃圾压缩站建造成本的很小比例)、效率高的特点,这对除臭工艺的选择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述工艺装置由于其本身存在着的种种技术缺陷或应用的局限性,很难针对垃圾压缩站的特点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工艺组合进行除臭。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专门针对垃圾压缩站的除臭方法或装置无疑是必要的;在垃圾压缩站迅速普及全国各大中城市、走向全社会及人们普遍追求生态和谐与高品位生活的今天,有效、快速除臭,治理环境污染,意义更显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通过负压收集及改进的填装独特的纳米复合生物介质的生物滤塔除臭装置,克服了常规除臭方法在垃圾压缩站臭气处理上的种种弊端,具有处理快速、高效、彻底,洁净环保,工艺简单、建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设计一种适用于所有垃圾压缩站的臭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臭气收集罩(1)及与之相连的臭气输送管(2),臭气输送管(2)和气液混合泵(3)相连,气液混合泵(3)一边通过洗涤菌液压力输送管(4)接加压泵(5)并进一步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相接,一边通过气液混合物输送管道(7)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的多孔管(8)相接,多孔管(8)置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内的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9)中,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9)下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洗涤菌液储存箱(10),其下设置曝气管(11)并与置于催化氧化塔(16)外的增氧机(13)相接,催化氧化塔(16)底部设置排污阀(12),靠近顶部外一边设加菌管(14)并通过菌液控制阀(15)与塔身连接,一边设气体输送管(17)和抽风机(18)相连,抽风机(18)通过气体输送管(17)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及置于其底部的多孔管(8)相接,多孔管(8)下面设臭氧发生器(25)并固定在水吸收箱(23)内,臭氧吸收氧化塔(20)塔身外底端侧壁设置排污阀(12),水吸收箱(23)通过置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外的循环泵(24)及其连接的液体输送管26)与置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内顶部的多孔喷雾管(27)相接,臭氧吸收氧化塔(20)塔身靠近顶部一边设加料检修口(29),一边设排气管(28)。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气液混合泵(3)的采用射流式真空泵,其好处是将臭气和洗涤菌液充分混合并产生巨大压力,加快臭气分子与洗涤菌液的接触并高速输送气液混合物。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置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底部的曝气管(11)采用微孔曝气管,其好处是微孔曝气管能够保证增氧机(13)输送的空气均匀,流速小,有较长时间与洗涤菌液储存箱(10)中的菌液接触,提高了供氧效率,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与分解能力; 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又可以是根据现实情况需要,可以在拥有一组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和臭氧吸收氧化塔(20)串联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并通过气液混合泵(3)与原先的臭氧吸收氧化塔(20)的排气管(28)相接,这样做的好处是进行二级或多级处理,臭气去除效果更好、更彻底,且组合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在常规生物滤塔的基础上改进,结构简单、建造运行成本低,能满足各种垃圾站的除臭要求;2、生物工程技术与纳米材料技术相结合,多重功效,处理彻底,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3、能耗低,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以下是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1中,1是臭气收集罩,2是臭气输送管道,3是气液混合泵,4是洗涤菌液压力输送管,5是加压泵,6是洗涤菌液输送管,7是气液混合物输送管,8是多孔管,9是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10是洗涤菌液储存箱,11是曝气管,12是排污阀,13是增氧机,14是加菌管,15是菌液控制阀,16是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7是气体输送管道,18是抽风机,20是臭氧吸收氧化塔,23是水吸收箱,24是循环泵,25是臭氧发生器,26是水液输送管,27是多孔喷雾管,28是排气管,29是加料检修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更加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一种负压式纳米复合介质催化氧化处理垃圾压缩站臭气的装置,适用于任何垃圾压缩站,包括臭气收集罩(1)及与之相连的臭气输送管(2),臭气输送管(2)和气液混合泵(3)相连,气液混合泵(3)一边通过洗涤菌液压力输送管(4)接加压泵(5)并进一步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相接,一边通过气液混合物输送管道(7)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的多孔管(8)相接,多孔管(8)置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内的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9)中,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9)下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洗涤菌液储存箱(10),其下设置曝气管(11)并与置于催化氧化塔(16)外的增氧机(13)相接,催化氧化塔(16)底部设置排污阀(12),靠近顶部外一边设加菌管(14)并通过菌液控制阀(15)与塔身连接,一边设气体输送管(17)和抽风机(18)相连,抽风机(18)通过气体输送管(17)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及置于其底部的多孔管(8)相接,多孔管(8)下面设臭氧发生器(25)并固定在水吸收箱(23)内,臭氧吸收氧化塔(20)塔身外底端侧壁设置排污阀(12),水吸收箱(23)通过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式纳米复合介质催化氧化处理垃圾压缩站臭气的装置,适用于任何垃圾压缩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气收集罩(1)及与之相连的臭气输送管(2),臭气输送管(2)和气液混合泵(3)相连,气液混合泵(3)一边通过洗涤菌液压力输送管(4)接加压泵(5)并进一步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相接,一边通过气液混合物输送管道(7)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的多孔管(8)相接,多孔管(8)置于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催化氧化塔(16)内的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9)中,纳米复合生物介质储存箱(9)下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洗涤菌液储存箱(10),其下设置曝气管(11)并与置于催化氧化塔(16)外的增氧机(13)相接,催化氧化塔(16)底部设置排污阀(12),靠近顶部外一边设加菌管(14)并通过菌液控制阀(15)与塔身连接,一边设气体输送管(17)和抽风机(18)相连,抽风机(18)通过气体输送管(17)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及置于其底部的多孔管(8)相接,多孔管(8)下面设臭氧发生器(25)并固定在水吸收箱(23)内,臭氧吸收氧化塔(20)塔身外底端侧壁设置排污阀(12),水吸收箱(23)通过置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外的循环泵(24)及其连接的液体输送管(26)与置于臭氧吸收氧化塔(20)内顶部的多孔喷雾管(27)相接,臭氧吸收氧化塔(20)塔身靠近顶部一边设加料检修口(29),一边设排气管(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涉曾丽羽李兆阳
申请(专利权)人:张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