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312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下基板;与下基板相对设置的上基板;以及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形成;数据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形成,与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交叉;公共线,在第二方向上与数据线交替形成;从公共线延伸出的遮蔽线,相邻于数据线的相对侧平行设置;第一晶体管,在第一栅线和数据线交叉的区域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一栅线与数据线交叉所限定的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形成,与第一晶体管连接,且在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周围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与公共线和遮蔽线至少部分重叠;及第一公共电极,在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与第一像素电极交替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数据减半(DRD)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孔径比的减小被最小化,由此提高图像质量。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迅速开发了用于视觉上表示电信息信号的显示器。结果,已开发了具有低功耗的各种类型的轻巧平板显示器,并且这些平板显示器迅速代替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 (CRT)。平板显示器的实例包括液晶显示器(IX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电泳显示器或电子纸显示器(EP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器(FED)、电致发光显示器 (ELD)和电湿润显示器(EWD)。这些显示器通常需要平面显示面板以在其上显示图像。这种平面显示面板包括彼此连接的一对基板,同时在该对基板之间设置固有发光材料或偏振材料层。IXD是平板显示器的典型实例。IXD使用电场调节液晶的透光率以显示图像。常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下基板和上基板;填充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限定的空间的液晶层;在下基板的顶部的晶体管阵列,用于限定与多个像素相对应的多个像素区域,并且用于控制与各个像素区域相对应的液晶层的透光率;在像素区域上交替形成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在上基板的背面形成的黑矩阵,用于防止像素区域周围漏光;以及用于向晶体管阵列提供栅信号的栅驱动器集成电路(在下文中称为“栅D-IC”)和用于向晶体管阵列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在下文中称为“数据D-IC”)。晶体管阵列包括彼此交叉以限定各个像素区域的栅线和数据线以及在栅线和数据线交叉的区域设置的多个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分别连接到像素电极。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中,响应栅信号选择性地导通与各个像素对应的晶体管,并且将对应于数据信号的像素电压提供至与导通的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预定的电场。液晶盒的方向根据产生的电场而变化,进而调节各个像素的透光率,即亮度,由此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同时,栅D-IC产生栅信号以顺序导通晶体管。可以使用相对简单的电路实现栅 D-IC。另一方面,与数据线连接的数据D-IC必须产生与各个像素对应的数据信号。为此, 使用比栅D-IC更复杂的电路实现数据D-IC。已经提出一种具有数据减半(DRD)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两个相邻的像素共享设置于它们之间的数据线,所以,比栅D-IC更贵的数据D-IC的数量减少一半,由此减少制造成本。图1是具有DRD像素结构的常规液晶显示器的等效电路图。图2A是示出具有DRD 像素结构的传统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图2B是示出图2A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的光放电表面的图像。如图1中所示,在两个相邻列中设置的像素Pl和P2共同连接到设置于两个相邻列之间的数据线DL。共同连接到数据线DL的第一像素Pl与第一栅线GLl连接,共同连接到数据线DL的第二像素P2与第二栅线GL2连接。具体来说,如图2A中所示,具有DRD像素结构的传统液晶显示器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交替设置的第一栅线GLl和第二栅线GL2 ;在垂直方向上交替设置的数据线DL和公共线 CL ;在第一栅线GLl与数据线DL交叉的区域设置的第一像素Pl的晶体管TFTl ;在第二栅线GL2和数据线DL交叉的区域设置的第二像素P2的晶体管TFT2 ;在由第一栅线GLl或第二栅线GL2与数据线DL限定的各个像素区域中交替形成的像素电极PX和公共电极CX ;从公共线CL延伸出的遮蔽线SL,遮蔽线SL平行地设置在数据线DL的相对侧;以及在像素区域中通过像素电极PX的水平区域与从公共线CL延伸出的下电极之间的至少部分重叠而形成的存储电容器Cst。在第一像素Pl或第二像素P2中,像素电极PX经由像素电极接触孔 CTpx与第一晶体管TFTl或第二晶体管TFT2连接,公共电极CX经由公共电极接触孔CTcx 与公共线CL连接。存储电容器Cst并联连接在公共电极CX与像素电极PX之间,从而即使是在晶体管TFT截止之后,仍在一段预定的时间内保持公共电极CX与像素电极PX之间的电压差。遮蔽线SL防止由于被提供有数据信号的数据线DL的电势导致液晶盒发生故障。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储电容器Cst部分占用像素区域,结果孔径比与存储电容器Cst所占用的像素区域的尺寸成比例地减小。由于数据线DL和遮蔽线SL彼此相邻,因此在被提供有数据信号的数据线DL与被提供有公共电压的遮蔽线SL之间可产生预定的电场。在像素区域周围设置的液晶盒的方向由于数据线DL与遮蔽线SL之间的电场而改变,由此发生漏光。为了防止由于数据线DL 与遮蔽线SL之间的电场导致的像素区域周围的漏光,在数据线DL上方的黑矩阵可以形成具有足以覆盖数据线DL和遮蔽线SL的宽度(在下文中,称为“第一宽度”)。另一方面,与数据线DL交替设置的公共线并不连同其他相邻元件产生电场,结果,不考虑像素区域周围的漏光,在公共线CL上方的黑矩阵可以形成具有与公共线CL相同的小宽度(在下文中,称为“第二宽度”)。然而,如果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之差等于或者大于临界值,则如图2B中所示,在数据线上方的黑矩阵BM(DL)比在公共线上方的黑矩阵BM(CL)更可见。这种可见性问题破坏了其间设置有相应公共线CL的相邻像素之间的清晰区别,结果降低了图像质量。因此,为了防止由于可见性问题导致的图像质量降低,在公共线CL上方的黑矩阵必须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宽度相同的宽度。但是,如果公共线CL上方的黑矩阵的宽度增加, 则孔径比(光放电区域与显示区域的面积比)不必要地被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数据减半(DRD)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孔径比的减小被最小化,由此提高图像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防止由于数据线上方的黑矩阵比公共线上方的黑矩阵更可见而造成的可见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一部分将在以下的说明中阐明,并且一部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时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书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意图,如这里具体化和广泛描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相对设置;以及液晶层,填充所述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限定的空间;其中所述下基板包括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形成,以使所述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彼此隔离;数据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形成,以使该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交叉;公共线,在第二方向上与该数据线交替形成;从该公共线延伸出的遮蔽线,以使所述遮蔽线相邻于该数据线的相对侧平行设置;第一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栅线和数据线交叉的区域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栅线与数据线间的交叉所限定的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形成,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晶体管连接,并且该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周围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与公共线和遮蔽线至少部分重叠;以及第一公共电极,在该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与该第一像素电极交替形成,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该公共线连接。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前面的概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例示性的和解释性的,意在对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给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相对设置;以及液晶层,填充所述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限定的空间;其中所述下基板包括: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形成,以使所述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彼此隔离;数据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形成,以使该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交叉;公共线,在第二方向上与该数据线交替形成;从该公共线延伸出的遮蔽线,以使所述遮蔽线相邻于该数据线的相对侧平行设置;第一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栅线和数据线交叉的区域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栅线与数据线间的交叉所限定的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形成,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晶体管连接,并且该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周围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与公共线和遮蔽线至少部分重叠;及第一公共电极,在该第一像素的像素区域与该第一像素电极交替形成,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该公共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