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2831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机械转轴上对称连接有分别设置在电机壳体左、右两端的左、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每台所述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由锥形定子、转矩绕组、悬浮力绕组和锥形转子组成;锥形转子外表面贴装有永磁体,永磁体外面固定套有护套,锥形转子固定设在机械转轴上,锥形定子上沿轴向开有若干个通槽,每个通槽在径向上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和外层中分别放有悬浮力绕组和转矩绕组,转矩绕组的极数与永磁体的极数相同,悬浮力绕组的极数与转矩绕组的极数相差为2,不需额外的磁轴承就可同时实现转子径向和轴向五个自由度的悬浮,具有高度集成性,减小了体积,临界转速较高,容易实现大功率超高速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适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直驱电主轴、半导体工业、飞轮储能、航空航天等众多特殊电力传动场合,特别适用于需要无接触、无需润滑与密封、无摩擦与磨损的真空技术、无菌车间、纯净洁室等特殊场合。
技术介绍
由于单个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一般只能约束转子径向两个自由度,因此如果要实现转子的稳定悬浮,必须在五个自由度上同时施加约束。传统的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通常有以下四种结构1.采用1个轴向磁轴承和2台两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构成;2.采用1个轴向磁轴承、1个径向磁轴承和1台两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构成;3.采用1个三自由度径向-轴向磁轴承和1台两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构成;4.采用1台两自由度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构成。其中,前三种结构都采用了磁轴承,导致系统的轴向长度增大,从而降低了电机的临界转速,限制了电机向更高转速和更大功率方向的发展,而且磁轴承正常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励磁线圈、铁芯、昂贵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以及高性能功率放大驱动电路等,这些都会大大增加系统的成本,因此前三种结构的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结构比较复杂,系统成本较高;第四种结构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在利用无轴承技术实现径向两自由度悬浮的基础上,依靠磁阻力实现其它三个自由度上的被动悬浮,从而摈弃了磁轴承,简化了系统的结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但是该电机存在着如下缺陷为了实现利用磁阻力来达到其它三个自由度的被动控制,电机转子的轴向长度与其直径之比必须满足一定的取值范围,通常是转子的轴向长度要比转子直径小的多,这就给提高电机的功率带来了问题,不能通过增加转子的轴向长度来提高电机的功率成为该电机的一个致命缺点,而且由于该电机其它三个自由度不能进行主动控制,在一些高速以及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失稳。因此,为了进一步简化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机械结构,并且降低整个系统的体积和成本,从电机本体的角度实现系统五个自由度的悬浮运行,本领域迫切需要机械结构更紧凑、电机旋转功能和五自由度悬浮功能更集中的新型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功能比较完善、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的新型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机壳体和机械转轴,机械转轴穿过电机壳体的左右两端,机械转轴上对称连接有分别设置在电机壳体左、右两端的左、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每台所述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由锥形定子、转矩绕组、悬浮力绕组和锥形转子组成;锥形转子外表面贴装有永磁体,永磁体外面固定套有护套,锥形转子固定设在机械转轴上,锥形定子上沿轴向开有若干个通槽,每个通槽在径向上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和外层中分别放有悬浮力绕组和转矩绕组,转矩绕组的极数与永磁体的极数相同,悬浮力绕组的极数与转矩绕组的极数相差为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不需要额外的磁轴承,就可以同时实现转子径向和轴向五个自由度的悬浮。2.取消了传统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所必需的磁轴承,电机转子的轴向长度和系统的无功损耗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减小,减小了系统体积,简化了电机的结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同时相应的控制系统也得到进一步的简化,易于工程实现;3.电机结构简单紧凑、具有高度集成性,进一步缩短了转子的轴向长度,提高了轴向空间利用效率,临界转速较高,容易实现大功率超高速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示意图中标号及名称为1左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2.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3 .机械转轴;11.锥形定子;12.转矩绕组;13.悬浮力绕组;14.锥形转子;15.永磁体; 16.护套;图2是图1中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轴向悬浮的原理图; 图中符号名称为-.F1和^是左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产生的悬浮力矢量-,Fxl、Fn 和/分别是左侧沿χ轴、y轴和ζ轴方向的悬浮力标量-,Fz和^是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2产生的悬浮力矢量U12和/^分别是右侧沿χ轴、y轴和ζ轴方向的悬浮力标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机械转轴3,机械转轴3穿过电机壳体的左右两端,在电机壳体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台相同的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即左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和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2,通过机械转轴 3将它们对称连接。每台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由锥形定子11、转矩绕组12、悬浮力绕组 13和锥形转子14组成。锥形转子14的外表面贴装有用永磁材料钕铁硼做成的永磁体15, 永磁体15外面固定套有用碳纤维材料做成的护套16,锥形转子14固定装在机械转轴3上; 锥形定子11由电工硅钢片叠压制成,在锥形定子11上沿轴向开出一定数量的若干个通槽, 每个通槽在径向上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和外层中分别放入悬浮力绕组13和转矩绕组12, 其中转矩绕组12的极数与永磁体15的极数相同,悬浮力绕组13的极数与转矩绕组12的极数相差为2。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左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产生的悬浮力矢量Λ(和厂2),可分解为三个方向的力,即径向悬浮力厂丨/^和轴向悬浮力厂…同理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2产生的悬浮力矢量厂3 (和^),也可分解为三个方向的力,即径向悬浮力及2、 Fy2和轴向悬浮力&,其中通过控制&和/^1,以及F。和 可以实现电机径向四个自由的悬浮,通过控制A1和4可以实现电机在轴向单自由度的悬浮,因此通过两台对称相连的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可以构成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同时实现电机在五个自由度上的悬浮。 根据以上所述,便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其它的变化和修改,仍包括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机械转轴(3),机械转轴(3)穿过电机壳体的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机械转轴(3)上对称连接有分别设置在电机壳体左、 右两端的左、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2),每台所述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由锥形定子(11)、转矩绕组(12)、悬浮力绕组(13)和锥形转子(14)组成;锥形转子(14)外表面贴装有永磁体(15),永磁体(15)外面固定套有护套(16),锥形转子(14)固定设在机械转轴 (3)上,锥形定子(11)上沿轴向开有若干个通槽,每个通槽在径向上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和外层中分别放有悬浮力绕组(13)和转矩绕组(12),转矩绕组(12)的极数与永磁体(15)的极数相同,悬浮力绕组(13)的极数与转矩绕组(12)的极数相差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锥形定子 (11)由电工硅钢片叠压而成,永磁体(15)的材料是钕铁硼,护套(16)的材料是碳纤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机械转轴上对称连接有分别设置在电机壳体左、右两端的左、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每台所述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由锥形定子、转矩绕组、悬浮力绕组和锥形转子组成;锥形转子外表面贴装有永磁体,永磁体外面固定套有护套,锥形转子固定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机械转轴(3),机械转轴(3)穿过电机壳体的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机械转轴(3)上对称连接有分别设置在电机壳体左、右两端的左、右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2),每台所述锥形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由锥形定子(11)、转矩绕组(12)、悬浮力绕组(13)和锥形转子(14)组成;锥形转子(14)外表面贴装有永磁体(15),永磁体(15)外面固定套有护套(16),锥形转子(14)固定设在机械转轴(3)上,锥形定子(11)上沿轴向开有若干个通槽,每个通槽在径向上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和外层中分别放有悬浮力绕组(13)和转矩绕组(12),转矩绕组(12)的极数与永磁体(15)的极数相同,悬浮力绕组(13)的极数与转矩绕组(12)的极数相差为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东左文全朱熀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