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1571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上壳体、带断面的抱紧环、下壳体、反向抱紧管材圆柱面的C型环和安装于接头主体上圆周凹槽的密封件,上壳体一端与接头主体相连,另一端与下壳体相连,抱紧环布置在接头主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腔内,还包括插片,所述抱紧环的断面处设有凹槽,在自由状态下,该凹槽的宽度比所述插片的插脚的宽度小,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对应凹槽的位置开有插孔,所述插片穿过该插孔插装支撑在抱紧环的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连接可靠性高,不易漏水和后期维护简单,适用于管材、管件的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管或塑料金属复合管一般采用机械式管接头,但该管接头普遍存在安装不便,长期使用易漏水,后期维护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能重复使用,连接可靠性高,不易漏水和后期维护简单的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上壳体、带断面的抱紧环、下壳体、反向抱紧管材圆柱面的C型环和安装于接头主体上圆周凹槽的密封件,上壳体一端与接头主体相连,另一端与下壳体相连,抱紧环布置在接头主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腔内,还包括插片,所述抱紧环的断面处设有凹槽,在自由状态下,该凹槽的宽度比所述插片的插脚的宽度小,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对应凹槽的位置开有插孔,所述插片穿过该插孔插装支撑在抱紧环的凹槽中。上述方案中,所述抱紧环的一端面为斜面,所述断面布置在抱紧环较窄的一侧,这样,抱紧环被较窄的一侧被插片撑开变形后容易复原,抱紧力更大。上述方案中,所述断面为斜断面,由于斜断面比直断面的面积大,所以斜断面所能承受的力也较大,进而抱紧力更大。上述方案中,所述接头主体与上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便于拆卸,易于更换零件,解决了后期维护困难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在抱紧环的断面上加设凹槽和比该凹槽宽度大插片,将抱紧环撑开的结构解决了机械式管接头安装不便和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同时抱紧环具有较大的抱紧力,这样,当插片被抽出后,环抱紧环抱紧管件,使得管件与接头主体外径上的圆周凹槽内设有的密封件紧密接触,形成密封,从而不易漏水;而且接头主体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易于更换密封件,解决了后期维护困难的问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安装方便,连接可靠性高, 不易漏水和后期维护简单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抱紧环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抱紧环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插片的结构示意3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接头主体1上壳体2插片3插脚3. 1抱紧环4断面4. 1凹槽4. 2下壳体5插孔5. 1 C型环6密封件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1、上壳体 2、插片3、带断面4. 1的抱紧环4、下壳体5、反向抱紧管材圆柱面的C型环6和安装于接头主体上圆周凹槽的密封件7,上壳体2 —端与接头主体1相连,另一端与下壳体5相连,抱紧环4布置在接头主体1、上壳体2和下壳体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抱紧环4的断面4. 1处设有凹槽4. 2,在自由状态下,该凹槽4. 2的宽度比所述插片3的插脚3. 1的宽度小,所述下壳体5上对应凹槽4. 2的位置开有插孔5. 1,所述插片3穿过该插孔5. 1插装支撑在抱紧环4 的凹槽4. 2中,当然,所述凹槽4. 2可能会开设在上壳体2上,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参见图2、图3、图4、图5和图6)。如图3所示所述抱紧环4的一端面为斜面,所述断面4. 1布置在抱紧环4较窄的一侧。所述断面4. 1为斜断面(参见图4)。上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5都采用透明树脂,这样,易于观察抱紧环4是否抱紧了管材,能从外面识别管材、管件连接是否到位。本技术工作时,只需将管件插入抱紧环4内,到位后将插片3抽出即可。插片 3从抱紧环4中抽出后,抱紧环4由于弹性马上收缩,抱紧管材,并压紧管材,使管材与密封件7紧密接触,形成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1)、上壳体O)、带断面(4. 1)的抱紧环 G)、下壳体(5)、反向抱紧管材圆柱面的C型环(6)和安装于接头主体上圆周凹槽的密封件 (7),上壳体( 一端与接头主体(1)相连,另一端与下壳体( 相连,抱紧环(4)布置在接头主体(1)、上壳体( 和下壳体( 形成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片(3),所述抱紧环的断面(4. 1)处设有凹槽2),在自由状态下,该凹槽(4.2)的宽度比所述插片 (3)的插脚(3. 1)的宽度小,所述上壳体(2)或下壳体(5)上对应凹槽(4. 2)的位置开有插孔(5. 1),所述插片(3)穿过该插孔(5. 1)插装支撑在抱紧环的凹槽(4.2)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的一端面为斜面,所述断面(4. 1)布置在抱紧环(4)较窄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4.1)为斜断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1)与上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上壳体、带断面的抱紧环、下壳体、反向抱紧管材圆柱面的C型环和安装于接头主体上圆周凹槽的密封件,上壳体一端与接头主体相连,另一端与下壳体相连,抱紧环布置在接头主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腔内,还包括插片,所述抱紧环的断面处设有凹槽,在自由状态下,该凹槽的宽度比所述插片的插脚的宽度小,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对应凹槽的位置开有插孔,所述插片穿过该插孔插装支撑在抱紧环的凹槽中。本技术安装方便,连接可靠性高,不易漏水和后期维护简单,适用于管材、管件的连接。文档编号F16L37/086GK202158298SQ20112024854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厚忠 申请人: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管用快捷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1)、上壳体(2)、带断面(4.1)的抱紧环(4)、下壳体(5)、反向抱紧管材圆柱面的C型环(6)和安装于接头主体上圆周凹槽的密封件(7),上壳体(2)一端与接头主体(1)相连,另一端与下壳体(5)相连,抱紧环(4)布置在接头主体(1)、上壳体(2)和下壳体(5)形成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片(3),所述抱紧环(4)的断面(4.1)处设有凹槽(4.2),在自由状态下,该凹槽(4.2)的宽度比所述插片(3)的插脚(3.1)的宽度小,所述上壳体(2)或下壳体(5)上对应凹槽(4.2)的位置开有插孔(5.1),所述插片(3)穿过该插孔(5.1)插装支撑在抱紧环(4)的凹槽(4.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