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0665 阅读:8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采暖炉,旨在提供一种减轻劳动强度、管理方便,燃烧效率高、更环保的生物质采暖炉。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下燃烧室、上燃烧室、输送给料装置、供风系统、点火装置、灰盒,以及由水套、排烟管、交换器内管、出水管、回水管组成的热交换器。所述输送给料装置的输送搅龙水平支承安装在壳体内,且该输送搅龙的后段位于下燃烧室内,该输送搅龙的前段上方水平安装有导槽,料斗通过其两侧的导向铁可滑动地支承安装在导槽内,该侧门的上端与料斗的外侧壁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生物质固体颗粒的直接燃烧采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质能源利用
中的炉具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技术介绍
木材、农作物、杂草、藻类等属于植物类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植物类生物质能压块成型利用技术,实现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直接燃烧,近年来,已作为替代煤炭等矿物燃料用于农村家庭生活采暖,对解决农村能源需求,及生态环境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村地区的欢迎。为此,许多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相继开发出了用于生物质固体燃料直接燃烧的各种炉具设备,现有的采暖炉具都属于传统炉具类型,能够实现家庭居室取暖和烧饭、烧水等日常生活使用,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能源再生、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问题。但尚有不足之处存在传统炉具须经常填料,劳动强度大,日常管理也不方便,燃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轻劳动强度、管理方便,燃烧效率高、更环保的生物质采暖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生物质采暖炉, 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下燃烧室、上燃烧室、输送给料装置、供风系统、点火装置、灰盒,以及由水套、排烟管、交换器内管、出水管、回水管组成的热交换器。所述输送给料装置由输送搅龙、电机、料斗、侧门、导槽、连杆、导向铁组成,输送搅龙水平支承安装在壳体内, 且该输送搅龙的后段位于下燃烧室内,该输送搅龙的前段上方水平安装有导槽,料斗通过其两侧的导向铁可滑动地支承安装在导槽内,对应料斗的外侧设有侧门,该侧门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铰接,该侧门的上端与料斗的外侧壁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二次配风室、一次配风室、主风道、一次配风道、二次配风道,主风道的入口与风机的出口连接,该主风道的出口分别与一次配风道和二次配风道的入口连接,一次配风道的出口与设置在下燃烧室底部的一次配风室联通,二次配风道的出口与设置在上燃烧室上部的二次配风室联通,在下燃烧室与一次配风室之间的隔板上设有底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器水平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该热交换器的一端设有炉口,该炉口与上燃烧室相对应安装。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配风室设计为环腔形状,且从外侧套装在上燃烧室的上部,该上燃烧室的上部设计为空心环腔形状,与该二次配风室相对应,该上燃烧室上部空心环腔的内壁、外壁沿圆周均布径向分别设有内孔、外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提供的生物质采暖炉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减轻劳动强度、管理方便。由于本技术的输送给料装置包括可滑动料斗,填料时拉开对应料斗外侧的侧门,在连杆的作用下,料斗会自动滑出壳体之外,每隔3 5小时填料一次,而且环境密封清洁,管理方便;2.燃烧效率高、更环保。由于所述供风系统包括二次配风道、二次配风室,且与该二次配风室相对应,该上燃烧室上部空心环腔的内壁、外壁沿圆周均布径向分别设有内孔、 外孔,固体颗粒在下燃烧室内燃烧后,烟气经过二次配风室进行配风混合气体在上燃烧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更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生物质采暖炉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沿C-C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本技术生物质采暖炉的料斗处在拉开位置示意图;图6是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3中II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壳体1风机2输送搅龙3电机4料斗5水套6排烟管7交换器内管8炉口 9 二次配风室10下燃烧室11点火装置12 —次配风室13灰盒14出水管15回水管16上燃烧室17主风道18 —次配风道19 二次配风道20内孔21外孔22底孔23侧门24导槽25 连杆沈导向铁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生物质采暖炉的构造示意图,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下燃烧室11、上燃烧室17、输送给料装置、供风系统、点火装置12、灰盒14,以及由水套6、排烟管7、交换器内管8、出水管15、回水管16组成的热交换器。在图1、图4、 图5中,所述输送给料装置由输送搅龙3、电机4、料斗5、侧门24、导槽25、连杆沈、导向铁 27组成,输送搅龙3水平支承安装在壳体1内,且该输送搅龙3的后段位于下燃烧室11内, 该输送搅龙3的前段上方水平安装有导槽25,料斗5通过其两侧的导向铁27可滑动地支承安装在导槽25内,对应料斗5的外侧设有侧门24,该侧门M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铰接,该侧门M的上端与料斗5的外侧壁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2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图1、图3、图7中,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2、二次配风室10、一次配风室13、主风道18、一次配风道19、二次配风道20,主风道18的入口与风机2的出口连接,该主风道18的出口分别与一次配风道19和二次配风道20的入口连接,一次配风道19的出口与设置在下燃烧室11底部的一次配风室13联通,二次配风道20 的出口与设置在上燃烧室17上部的二次配风室10联通,在下燃烧室11与一次配风室13 之间的隔板上设有底孔2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热交换器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该热交换器的一端设有炉口 9,该炉口 9与上燃烧室17相对应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6、图7所示,所述二次配风室10设计为环腔形状,且从外侧套装在上燃烧室17的上部,该上燃烧室17的上部设计为空心环腔形状,与该二次配风室10相对应,该上燃烧室17上部空心环腔的内壁、外壁沿圆周均布径向分别设有内孔21、外孔22。 生物质采暖炉的工作原理是先按启动按钮,电机4与风机2开始工作,风送进上二次配风道20和下一次配风道19,一次配风道19配风助燃。同时点火装置12开始预热, 如图5所述,打开侧门M通过连杆沈拉开料斗5装入秸秆颗粒料至满平即可。再关闭侧门M通过连杆沈推进料斗5至壳体1内原位置。经过2分钟后燃烧室内的秸秆颗粒开始正常燃烧,烟气经过二次配风室10处进行配风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利用烟气的热量在炉口 9处可烧饭、烧水等,同时热交换器的水套开始加温,烟气流向二次配风室10处过程中使水套加温带动暖气,然后经由排烟管7流进烟筒。秸秆颗粒在下燃烧室11内边燃烧边向前推进,一部分燃烧后的灰通过下燃烧室11的底孔23掉到灰盒14内,灰盒每隔3 4小时清理1次。产生的灰可做肥料再利用。实际使用中,风量可根据情况调节。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采暖炉,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下燃烧室(11)、上燃烧室(17)、输送给料装置、供风系统、点火装置(12)、灰盒(14),以及由水套(6)、排烟管(7)、 交换器内管(8)、出水管(15)、回水管(16)组成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给料装置由输送搅龙⑶、电机(4)、料斗(5)、侧门(M)、导槽(25)、连杆(洸)、导向铁(27)组成, 输送搅龙C3)水平支承安装在壳体(1)内,且该输送搅龙C3)的后段位于下燃烧室(11)内, 该输送搅龙C3)的前段上方水平安装有导槽(25),料斗( 通过其两侧的导向铁(XT)可滑动地支承安装在导槽05)内,对应料斗(5)的外侧设有侧门(M),该侧门04)的下端与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采暖炉,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下燃烧室(11)、上燃烧室(17)、输送给料装置、供风系统、点火装置(12)、灰盒(14),以及由水套(6)、排烟管(7)、交换器内管(8)、出水管(15)、回水管(16)组成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给料装置由输送搅龙(3)、电机(4)、料斗(5)、侧门(24)、导槽(25)、连杆(26)、导向铁(27)组成,输送搅龙(3)水平支承安装在壳体(1)内,且该输送搅龙(3)的后段位于下燃烧室(11)内,该输送搅龙(3)的前段上方水平安装有导槽(25),料斗(5)通过其两侧的导向铁(27)可滑动地支承安装在导槽(25)内,对应料斗(5)的外侧设有侧门(24),该侧门(24)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铰接,该侧门(24)的上端与料斗(5)的外侧壁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辉郎文彬曹顺恭李伟伟王立坤王帅王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龙能伟业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