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希成专利>正文

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99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包括占总重量10~30%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总重量25~30%的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和余量载体,该复配杀菌剂悬浮率(%m/m)≥45,润湿时间小于等于2分钟,细度≥300目,水份≤3.0,pH为5~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炭疽灵比其它合成物具有杀菌谱广,杀菌力强等特点,并且毒性低,残留极微,无公害;对黄瓜等多种作物的炭疽病有特效,此外还能防治瓜类枯萎病、白粉病及西红柿晚疫病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mpound bactericide for anthrax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hrax bactericide including the total weight of 10 ~ two methyl two dithiocarbamate zinc and 30% of the total weight of 25 to 30% of the four methylthiuram two sulfide and residual carrier, the compound fungicide suspension rate (%m / M) = 45, wetting tim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2 minutes. More than 300 mesh fineness, moistur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3, pH ranged from 5 to 7; the spirit of anthrax has broad antimicrobial spectrum than other com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terilization, and low toxicity, low residue, pollution-free; effects of various crops such as cucumber anthracnose, besides Melon Wilt, control class powdery mildew and late blight of tom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防治蔬菜,瓜果病害的杀菌剂,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防治炭疽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是黄瓜一种严重流行的毁灭性的病害。在我国1984年以前很少报道过,1984年《北京农业科学》编辑部出版的“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中首次严肃的提出加强黄瓜炭疽病的防治。1985年房法纯在《辽宁农业科学》上以“黄瓜的新病害-炭疽病”报道,并描述了病原菌形态。黄瓜炭疽病病菌侵害黄瓜根部以外的所有器官。子叶受害时首先出现椭圆形斑点,其后逐渐扩大,甚至子叶烂掉;真叶受害时先出现水烫状及呈现黄绿色斑点,再使病斑变黄褐色而干裂穿孔;基部受害出现条形或椭圆形斑块,其后裂开,常常折断;顶芽受害时常常烂掉,使黄瓜植株不能生长,造成绝收;果实(瓜条)受害后流出胶状物,其后凹陷,瓜条歪曲变形且病斑累累,不能食用。黄瓜炭疽病国外分布在美洲(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法国、英国、波兰),亚洲(日本、朝鲜、印度)。国内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但以辽宁、吉林、山东、河北为重。在辽宁省有12个市46个县发生此病。一般年份黄瓜受害率为60%~70%,严重者达100%,有的甚至完全绝收。辽宁省受害面积3万亩以上,每年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黄瓜炭疽病在国内为害年度不长,对其防治报道很少,研究黄瓜炭疽病的材料只提出一些常规性防治建议,并指出对其有效的防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房法纯等1985年报道指出药剂可试用50%苯莱特1000倍液、50%多菌灵5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30%DT杀菌剂400~500倍液。袁美丽等(1986年)报道50%多菌灵500倍有一定效果,但均不理想,不能控制病害的大发生。黄瓜,西瓜炭疽病菌引起的炭疽病,在我国瓜类生产区发生面积很大,逐年严重发生,对瓜类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极大。目前常用的百菌清等老药由于常年使用抗药性极强,还有80%炭疽福美老药由于配比不合理,效果不高,在生产上每年要喷多次农药也控制不了病害的大发生,因此,瓜类生产用药量增大,效果不理想,不少地区已停止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炭疽病复配杀菌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炭疽病复配杀菌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包括占总重量10~30%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总重量25~30%的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和余量载体,该复配杀菌剂悬浮率(%m/m)≥45,润湿时间小于等于2分钟,细度≥300目,水份≤3.0,PH为5~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包括10~30wt%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25~30wt%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0.1~0.5wt%渗透剂,0.2~1.0wt%吸附剂,0.2~1.0wt%展着剂,0.1~0.5wt%增效剂,余量为填充剂。在本专利技术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中,所述的吸附剂可以是CMC、淀粉、阿拉伯胶;所述的渗透剂可以是纤维素类、木质类、纸浆类、皂角类渗透剂;所述的填充剂可以是硅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粘土等;所述的展着剂可以是金钢粉、黑、白炭黑、碳酸钙;所述的增效剂可以是化肥、微量元素(包括Eu、Cu、B、Fe,维生素A、B、C、D、E之一或混合物)或农用激素。本专利技术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可以按以下制造方法制造按配比量称取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放入气流粉碎机中粉碎至300目以上,将其余载体分别干燥粉碎过300目以上筛,最后将主剂和载体按比例混合搅拌(120rpm)30分钟,产品调节PH为5~7,检测包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配制的炭疽灵见效快,施药后3天即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效果高,1100亩平均防治效果95.0%以上;收益大,效益比为1∶200,即投资1元可收到经济效益200元。本药尚具有防和治两种作用,即未发病的施药可防止得病,发病初期施药,可杀灭植株和果实上的病菌而治愈;本专利技术的炭疽灵比其它合成物具有杀菌谱广,杀菌力强等特点,并且毒性低,残留极微,无公害。本专利技术的炭疽灵是一种灰色的可湿性粉剂,应用时以重量法,按1∶500的倍数用水稀释,配成悬浮液,用以浸种或直接喷洒到黄瓜植株上。从出苗后的整个黄瓜生长期均可用药,喷药时注意均匀并且顶芽外要重喷。此药有效期为8~10天,即保护地每隔7天喷一次药,露地每隔10天喷一次药就能达到防治目的。本专利技术配制的炭疽灵毒性低,残留极微,其成份在生产中经常应用,无公害,减少了环境污染,配制简便,药效时间长,防治炭疽病效果特别明显。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能是10~30wt%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总重量25~30%的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和吸附剂、增效剂、展着剂、渗透剂、填充剂等按比例配制后起到互补和增效作用,杀菌谱广,并有消除微生物抗药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配制的炭疽灵效果比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单独使用时的效果高20~30%,比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混合使用时的效果高10~20%,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配制的炭疽灵的防治效果比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单独使用时的效果高20~30%,混合使用时的效果高10~20%。本专利技术中,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虽各为杀菌剂,但各有优势,二者的复配可使优势得以互补,并避免了病害对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产生的抗药性;填充料既是保护剂,又是增效剂,它的掺入使药品经水稀释成水剂喷撒在植物叶茎上时形成保护膜而长时间地停留,一方面起治病灭菌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新的病菌侵入,由于停留时间长,其药效也得以延长;辅以渗透剂和展着剂,可使药物渗入植物体内,消灭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上述组分的联合作用,使本专利技术复配剂具有强烈的杀灭病菌的效果,防治试验表明,对蔬菜、瓜类、果树、棉、麻等多种作物的炭疽病有特效,还有兼治其他病害的效果,如枯萎病、白粉病等。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化学成份稳定,在混合时,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对防治炭疽病有特效。由于炭疽灵农药中增加了稀土元素和其他载体,因此对提高蔬菜及果树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物,增加了植物的抗病性,起到了抗病增产的作用。从表1中可进一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表1<tables id=table1 num=001><table width=607>试验药剂喷洒浓度防治效果药害炭疽灵11000ppm95.1%无炭疽灵2800ppm93.6%无炭疽灵3700ppm90.9%无沈阳速保利1000ppm86.4%无</table></tables>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如可以从南海助剂厂购得牌号为木素一号的吸附剂,可以从南海助剂厂购得牌号为活性钙一号的增效剂,可以从沈阳助剂厂购得牌号为树角剂的展着剂,可以从大连助剂厂购得牌号为缩合剂一号的渗透剂,可以从沈阳助剂厂购得牌号为硅胶土的填充剂。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量均为以总重量为基础的重量单位。例1按以下配比称取原料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炭疽灵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占总重量10~30%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总重量25~30%的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和余量载体,该复配杀菌剂悬浮率(%m/m)≥45,润湿时间小于等于2分钟,细度≥300目,水份≤3.0,PH为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疽灵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占总重量10~30%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总重量25~30%的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和余量载体,该复配杀菌剂悬浮率(%m/m)≥45,润湿时间小于等于2分钟,细度≥300目,水份≤3.0,PH为5~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0~30wt%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25~30wt%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0.1~0.5wt%渗透剂,0.2~1.0wt%吸附剂,0.2~1.0wt%展着剂,0.1~0.5wt%增效剂,余量为填充剂。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吸附剂可以是CMC、淀粉、阿拉伯胶。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炭疽病复配杀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茹罗希成罗燕燕罗峰罗旋
申请(专利权)人:罗希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