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新治专利>正文

一种抗炎敛疮止血治疗胃炎溃疡、出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96635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炎敛疮止血治疗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是以大黄、地榆、海螵蛸、白及、甘草为原料,经制后用“水提法”提取有效成分,经单效减压工艺:减压低温浓缩精制喷雾干燥研粉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各种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原料及制作方法独特,制成药剂具抗炎消肿、生肌敛疮、保护胃膜、止胃出血、制酸降低胃蛋白酶消除损害胃膜因子,并有良好的降逆作用,能有效治疗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迅速治疗消化道出血。经临床实验治疗胃炎、溃疡、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疗效并且无副作用,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对人体及内脏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炎敛疮止血治疗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胃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食物药物都需经过它消化,在工作繁忙中常易废寝忘食,以至饥饱不常,工作力不从心,或事违人意,致情志抑郁,食物药物、七情六欲,都能导致胃发生疾病。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糜烂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肝硬化性胃静脉血管扩张破裂等都可以引发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迅速且凶险,治疗稍有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常会导致生命危险。目前虽有许多中西医治胃病药止血药获得一定疗效,但是现在还有很多胃炎溃疡患者因药效欠佳未能康复而影响劳动生活。止血速度较慢,有很多病例一、二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末能彻底止血。大出血难治病例在打针服药欠佳时还要用气囊压迫止血,纤维镜缝扎止血,这些都是大医院才能做的事,目前国内基层的医院无能为力。而且医疗费又贵,为了治好病,病者不但精神遭受损害,而且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为了救一条生命,倾家荡产都不够。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是反复发作的胃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所以人们仍在寻找一种能治愈胃病,快速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好药物,要求有疗效又廉价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抗炎敛疮止血治疗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该药物能够有效提高胃病治愈率及止血效率,而且止血作用快,溃疡愈合显著,并且无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本专利技术人经过30余年临床实践和试验研究,认为胃病是食物、药物、七性六欲等所致,消化道出血的基本病机是浅表糜烂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肝硬化至胃血管扩张破裂出血,所以创立抗炎消肿、保护胃膜,生肌敛溃疡,制酸降低胃蛋白酶,活血散瘀消肿、促凝血止血、粘合裂口的综合治疗法则,在该治疗法则的指导下选药组成有效药方。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炎敛疮止血治疗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的内服药剂,每制备成人一日4次量的内服药剂中,有效成分主要是由下列按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黄(制)16_40g、地榆(制)48_60g、 海螵蛸40-60g、白及12-40g、、甘草8-16g。本专利技术药物用大黄、地榆、白及、甘草抗炎消肿;用大黄、地榆、海螵蛸、白及、甘草生肌敛疮治疗溃疡;用大黄、地榆、白及、甘草保护胃膜;用大黄、地榆、海螵蛸、白及止胃出血;用大黄、海螵蛸制酸,降低胃蛋白酶消除损害胃因素;胃出血多有呕血症状,用地榆降逆止呕血;全方五味药具6种功能有机组合联合作用活血抗炎消肿、保护胃膜,制酸降胃蛋白梅,消除胃损害因素,生肌敛疮治溃疡,降逆止呕治呕血,促凝血,粘合裂口止出血,又运用中医活血止血特点止血,疗效迅速。为治疗浅表性胃炎,有效成分原料还进一步加入清热化瘀和益气保护胃膜止痛的药物及其较好的用量范围郁金36-60g、党参40-60g、延胡索12-20g,每制备成人一日4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各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大黄(制热压三次)32g、地榆(制醋盐同炙)60g、海螵蛸48g、白及12g、甘草9g、郁金60g、党参60g、延胡索(醋制)16g。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成分原料还进一步加入抗溃疡的药物及其较好的用量范围苍术32-60g、山竹子皮M-60g(或厚朴16-32g)、五倍子8-12g、延胡索12_Mg,每制备成人一日4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各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大黄(制热压三次)32g、 地榆(制醋盐同炙)60g、海螵蛸60g、白及Mg、甘草16g、苍术40g、山竹子皮40g、五倍子 12g、延胡索(醋制)24g。(山竹子皮和厚朴同具有治溃疡作用,故因缺药可互相代之)为治疗消化道出血,有效成分原料还进一步加入促凝血止血修复裂口的药物及其较好的用量范围代赫石12-20g(含细粉8g)、马勃粉4_12g(或白及粉等量代替)、儿茶 4-12g、五倍子8-12g,每制备成人一日4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各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大黄(制热压三次)40g、地榆(烘制)60g、海螵蛸60g、白及40g、甘草9g、代赫石20g、 马勃粉8g、儿茶Sg、五倍子12g。按因马勃粉药源稀少,如缺货可用等量白及粉代替。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有效原料重量配比称取大黄(制)、地榆(制)、海螵蛸、白及、甘草备用。 (2)将原料①大黄、地榆、海螵蛸、甘草;②白及分别用“水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分别经单效减压工艺减压低温(以下简称“减压低温”)浓缩,液-固分离再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B备用;C3)将药粉A、B混合拌均勻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如果还与郁金、党参、延胡索组合,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有效原料重量配比称取大黄、地榆、海螵蛸、白及、甘草、郁金、党参、延胡索、70%浓度乙醇备用。( 将原料①大黄、地榆、海螵蛸、甘草;②白及、郁金、党参用“水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分别经减压低温浓缩,液-固分离,再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研粉分别得药粉A、B备用;C3)将原料延胡索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 液-固分离再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4)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勻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 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如果还与苍术、山竹子皮、五倍子、延胡索组合,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有效原料重量配比称取大黄、地榆、海螵蛸、白及、甘草、苍术、山竹子皮、 五倍子、延胡索、70%浓度乙醇备用。( 将①大黄、地榆、海螵蛸、甘草;②白及、五倍子、山竹子皮分别用“水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分别经减压低温浓缩,液-固分离,再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研粉分别得药粉A、B备用。( 将苍术、延胡索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液-固分离再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4)将药粉A、B、 C混合拌均勻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如果还与代赫石、马勃、儿茶、五倍子组合,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有效原料重量配比称取大黄、地榆、海螵蛸、白及、甘草、代赫石、马勃、儿茶、五倍子备用。(2)将代赫石打碎过2号又过6号筛得粗粉12g,细粉8g备用。(3)将① 大黄、地榆、海螵蛸、甘草、代赭石粗粉;②白及、五倍子分别用“水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分别经减压低温浓缩,液-固分离,再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研粉分别得药粉A、B备用。(4)将马勃去除杂质过8号筛得马勃粉8g备用。(5)将儿茶研过9号筛得儿茶粉8g备用。(6) 将药粉A、B、马勃粉、儿茶粉、代赭石粉混合拌均勻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治胃出血应制成颗粒冲剂,分作4包,每次1包)。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药物原料均可从中药店或药物市场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以下对各原料的药理及制备方法进行介绍各药择于《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炎敛疮止血治疗浅表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由有效成分原料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的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每成人1日4次内服量的药剂中,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配比的下列原料制成:大黄(制热压三次)16-40g、地榆(制醋盐同炙)48-60g、海螵蛸40-60g、白及12-40g、甘草8-16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治
申请(专利权)人:吴新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