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合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5902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合路器,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前端设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所述腔体内形成多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排列有多个谐振柱,所述多个谐振柱中具有两个公共谐振柱,其中,所述腔体上还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公共谐振柱。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频合路器的腔体上设有公共端口,且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腔体内的谐振柱,使得所述公共端口的阻抗容易匹配,整个多频合路器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频合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移动通讯发展迅速,随着移动电话用户的猛增,在会展中心、展览馆、机场、地铁、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建筑中,移动电话的使用日趋频繁,而由于建筑物结构本身的屏蔽原因以及高楼的乒乓效应或孤岛效应,此类场所往往成为网络信号覆盖的盲区或信号质量很差的区域。另外,由于不同的移动电话用户属于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运营商所使用的网络频率也不同,为了满足属于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电话用户的使用要求,需要分别安装不同网络频率的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这样使得安装麻烦,同时也提高了设备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能够将多种频率的通讯信号进行合并后统一发送,从而简化通讯设备安装、降低设备成本的多频合路器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多频合路器的公共端口通过电感耦合至谐振柱,使得整个多频合路器的结构不够紧凑,不利于批量生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多频合路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频合路器,以使得整个多频合路器的结构紧凑, 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频合路器,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前端设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所述腔体内形成多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排列有多个谐振柱,所述多个谐振柱中具有两个公共谐振柱,其中,所述腔体上还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公共谐振柱。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多频合路器的腔体上设有公共端口,且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腔体内的谐振柱,使得所述公共端口的阻抗容易匹配,整个多频合路器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具体地,所述腔体的底板上设有多块隔板,所述多块隔板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将所述腔体分割成所述多个谐振腔。具体地,所述腔体内形成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以及第三谐振腔,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二谐振腔之间具有第一公共谐振柱,所述第二谐振腔与所述第三谐振腔之间具有第二公共谐振柱,所述公共端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谐振柱、第二公共谐振柱耦合连接,使得各个谐振腔之间相互连通。较佳地,所述多频合路器还包括金属杆陷波器,所述金属杆陷波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内的任意两个谐振柱连接。所述金属杆陷波器的设置,可以加强所述多频合路器内信号之间的耦合。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频合路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频合路器,由于所述多频合路器的腔体上设有公共端口,且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腔体内的谐振柱,使得所述公共端口的阻抗容易匹配,整个多频合路器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请参考图1,本技术多频合路器一实施例包括包括一腔体10,所述腔体10的前端设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 20,所述腔体10的后端设有三个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为GSM信号输入端口 30、CDMA信号输入端口以及WCDMA信号输入端口,其中所述CDMA信号输入端口以及WCDMA信号输入端口合并为一个信号输入端口 40。具体地,所述腔体10的底板101上设有两块隔板102、103,所述两块隔板102、103 与所述腔体10的内壁将所述腔体10分割成所述三个谐振腔。其中,第一谐振腔104对应于GSM信号,第二谐振腔105对应于CDMA信号,第三谐振腔106对应于WCDMA信号。所述第一谐振腔104由所述隔板102与所述腔体10的内壁所形成,所述第二谐振腔105由所述隔板102和隔板103所形成,所述第三谐振腔106由所述隔板103与所述腔体10的内壁所形成。每个所述谐振腔内排列有多个谐振柱,所述第一谐振腔104和所述第二谐振腔 105之间具有第一公共谐振柱1041,所述第二谐振腔105与所述第三谐振腔106之间具有第二公共谐振柱1051。所述第一谐振腔104由十一个普通谐振柱1042及第一公共谐振柱 1041所组成,所述第二谐振腔105由八个普通谐振柱1042及第一公共谐振柱1041所组成, 所述第三谐振腔106由四个普通谐振柱1042及第二公共谐振柱1051所组成。较佳地,所述腔体10上还设有公共端口 107和金属杆陷波器108,所述公共端口 107使得各个谐振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公共端口 107的两端再分别通过电容与所述第一公共谐振柱1041、第二公共谐振柱1051耦合连接。所述金属杆陷波器10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内104的任意两个谐振柱连接,以加强所述多频合路器内信号之间的耦合。可理解地,本技术的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出端口、谐振腔以及谐振柱的数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且所述谐振腔所对应的信号也可根据需求而设定,例如可对应的信号有GSM信号、DTV信号、CDMA信号、DCS信号、TD-SCDMA信号以及WCDMA信号等,所述信号输入端口也可外接不同的通信信号。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多频合路器,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前端设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所述腔体内形成多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排列有多个谐振柱,所述多个谐振柱中具有两个公共谐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还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公共谐振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底板上设有多块隔板,所述多块隔板与所述腔体的内壁将所述腔体分割成所述多个谐振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形成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以及第三谐振腔,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二谐振腔之间具有第一公共谐振柱,所述第二谐振腔与所述第三谐振腔之间具有第二公共谐振柱,所述公共端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谐振柱、第二公共谐振柱耦合连接,使得各个谐振腔之间相互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频合路器还包括金属杆陷波器,所述金属杆陷波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内的任意两个谐振柱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合路器,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前端设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所述腔体内形成多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排列有多个谐振柱,所述多个谐振柱中具有两个公共谐振柱,其中,所述腔体上还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公共谐振柱。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多频合路器的腔体上设有公共端口,且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腔体内的谐振柱,使得所述公共端口的阻抗容易匹配,整个多频合路器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文档编号H01P1/213GK202159757SQ20112026121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斌 申请人:东莞市星火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频合路器,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前端设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所述腔体内形成多个谐振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排列有多个谐振柱,所述多个谐振柱中具有两个公共谐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还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通过电容耦合至所述公共谐振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火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