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05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种水处理重力分离器。它由箱体、上隔板,下隔板、节流板,提取器,进水管,节流头、出水管,观察孔,渗漏孔等组成,每一对上、下隔板形成一级分离池,而每一上隔板的下部与下一级分离池相通,以实现多级分离,每级分离池中设有节流板,以滞留分离出的悬浮物,而提高分离效果。它适用于工厂、饭店、家庭等处的污水处理,也可用于不同比重的混合液体的分离。(*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环境领域中的一种水处理重力分离器。以往工厂、饭店、家庭的污水池中由于各种沉积物和油污类的堵塞,所以经常造成管道不畅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使环境受到污染,虽然目前有各种篦油池,但篦油效果只能达到30%左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分离原理工作的分离任何液体装置,适用于多种不同比重的混合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分离,以减少水污染和管道堵塞。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箱体、上隔板、下隔板、渗漏孔、节流板、提取器、进水管、出水管等部件组成。每一对上、下隔板形成一级分离池,而每一级上隔板的下部与下一级的分离池都相通,以实现多级分离。每级分离池中设置有节流板,以滞留分离的悬浮物而提高分离效果。本技术的效果及工作原理如下污水从进水管进入箱体后,首先通过提取器滞留住比重较大的沉积物,然后流进分离池,在分离过程中,液体从下隔板的上方溢出,经过节流板将比重较小的液体悬浮物(如浮油及漂浮物等)滞留于节流板中。之后液体再从中间隔板的下部流入下一级的分离池。同理,液体通过多级分离池,级级分离同时经下隔板的渗漏孔缓慢渗漏,最后清洁的液体由出水管流出,以达到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半剖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提取器主视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7是图5的仰视图;图8是带节流板的上隔板;图9是进水管;图10是出水管;1-中间隔板;2,3,4-下隔板;5,6-上隔板;7,8,9-节流板;10-通孔;11-进水管;12-提取器;13-节流头;14-出水管;15-观查孔;16-漏水孔;17-提把;18-节流头支架;19-渗漏孔;20-箱体;21-万向轮(或槽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在箱体20的横向中间位置固定一块中间隔板1,比箱体围边稍低,隔板的左下角留有一个通孔10,以便液体从前部流入后部,进入下一级分离池。在隔板1前后的纵向固定有三块下隔板2,3和4。下隔板低于箱体一定的距离,约为箱体高的1/5~3/5左右,箱体的后部纵向有两块上隔板5,6与箱体通过插槽活连接,上隔板底部距箱体底部有一定距离,约为箱体高的1/5~4/5左右,此距离根据分离液体情况任意调节,节流板8,9固定或活连接于上隔板上,节流板7与箱体活连接,节流板均呈向上倾斜状。在箱体前部右侧装有进水管11,进水管上口与箱体上盖连接,其下侧为节流头13,节流头13固定在支架18的下方,支架18活连接于进水管11,节流头使从进水管流进的水形成一个缓冲的过程,以防止沉积物由于水流过急而上浮。在节流头下方放置一个篮子状的提取器12,提取器的上方有固定或活动的提把17,其下方两侧呈斜面,在斜面上有用于篦沉积物的漏水孔16,该提取器的作用是将通过节流头的缓冲而滞留下来的沉积物积在其中,待一但沉积物过多,则将其提出,便于清理,在箱体的前面上方有一个观查孔15,选用透明材料制做,以观察分离情况。箱体底部有四个万向轮(或槽轮)拖拉清理。在箱体的右侧下方设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结构是外部是一大口径管,管内套入一小口径管,大口径管的上端高于小口径管的上端一定距离,其下端低于小口径管上端一定距离,两管之间有一空间根据使用情况对空间可任意的调整,最后,经过多级分离后的较洁净的水由出水管流出。中间隔板和下隔板下部的1/2以下的位置开有渗漏孔19,渗漏孔的作用是在进水管无进水时,将箱体内大部分清洁液体排出箱体,提高箱体的有效容积。上述结构仅是一个实施例,可根据不同液体的浓度及分离效果的要求,上、下隔板距箱体的高度与间距和节流板的倾斜度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调整,上、下隔板及节流板的数量也根据使用情况增多或减少,从而决定分离池的数量。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箱体的有效容积,延长液体的停留时间,提高污水中水与其水中含的其它物质的分离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便于清理保洁,使废物能够及时的得到处理,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解决了市政管道堵塞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重力分离器,由箱体20,上隔板5,6,下隔板2,3,4,节流板7,8,9,提取器12,进水管11,出水管14,节流头1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对上,下隔板形成一级分离池,而每一上隔板的下部与下一级分离池相通,每级分离池中设置有节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是上隔板5,6的底部距箱体20的底部有一定的距离,约为箱体高的1/5~4/5左右,下隔板2,3,4约低于箱体高的1/5~3/5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是上隔板5,6的上半部设有节流板8,9,节流板7,8,9呈向上倾斜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1的下侧通过支架18活动连接一节流头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是提取器12,呈篮子状。其上方设有活动或固定的提把17,其下方两侧呈斜面状,在斜面上开有漏水孔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是出水管14是由大口径管套在小口径管的上端,大口径管的上端高于小口径的上端,大口径管的下端低于小口径管的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是在箱体的前面上方有一个用透明材料制做的观察孔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器,其特征是在下隔板和中间隔板的下部1/2以下的位置开有渗漏孔19。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种水处理重力分离器。它由箱体、上隔板,下隔板、节流板,提取器,进水管,节流头、出水管,观察孔,渗漏孔等组成,每一对上、下隔板形成一级分离池,而每一上隔板的下部与下一级分离池相通,以实现多级分离,每级分离池中设有节流板,以滞留分离出的悬浮物,而提高分离效果。它适用于工厂、饭店、家庭等处的污水处理,也可用于不同比重的混合液体的分离。文档编号B01D17/028GK2069296SQ8921850公开日1991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玉欣, 王文林 申请人:李玉欣, 王文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分离器,由箱体20,上隔板5,6,下隔板2,3,4,节流板7,8,9,提取器12,进水管11,出水管14,节流头1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对上,下隔板形成一级分离池,而每一上隔板的下部与下一级分离池相通,每级分离池中设置有节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欣王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东城区综合技术研究所王文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