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822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湿法冶金领域中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主要结构是底部呈锥形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锥形底部的出料口和出料阀。所述的釜体的侧壁在靠近锥形底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3至5个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减轻员工操作强度、节能、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冶金反应釜釜体,特别是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行的反应釜的出口大多数为锥形底出口,开启出口阀门后料液及渣一起流出, 再通过压滤机或抽滤机等进行液固分离。由于离子型稀土可溶物远大于90 %,渣量非常少, 如果每次都进行过滤,则劳动强度较大,且造成能源浪费。另外,还有采用添加絮凝剂后澄清4小时后,通过虹吸法将澄清后的料液吸出,但是操作不方便,易吸入渣料。现有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釜体一般采用PVC材料。采用PVC材料制成釜体价格便宜,但是经过长时间使用,焊点处容易开裂,因此需经常维修,影响工业生产,同时由于经常焊接,反应釜寿命有限。特别当釜体增大,料液对釜体压力也随之增大,对设备抗压要求也就越高。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劳动强度小、能源浪费少、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设备寿命长、维护频率低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所使用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的缺点设计一种劳动强度小、能源浪费少、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设备寿命长、维护频率低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针对现有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存在的技术缺点,设计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主要结构是底部呈锥形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锥形底部的出料口和出料阀。所述的釜体的侧壁在靠近锥形底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3至5个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所述相邻的两个排液口之间的距离为釜体设定的有效料液高度的15% 25%。 排液口内径为50-100毫米。釜体内侧竖直设置有透明的标尺,以便操作人员观察液固分界面,并根据分界面选择合适的出料口。所述锥形的釜体底部的锥面与水平面成10 20度夹角。为了增强反应釜的寿命,釜体和排液口为不锈钢胚体,将排液口焊接在釜体上之后,在不锈钢胚体表面均勻涂覆一层含氟塑料层。本装置在使用时,先清洗釜体内部后,关闭出料阀和排液阀。然后按规定同时向釜体内加入定量的精矿及盐酸。待完全反应后,静置4小时进行分液操作,此时操作人员观察标尺上液固分界面的位置,根据分界面选择合适的排液口,并且利用用泵将澄清的料液打入储液槽中待用。反复几次分液操作后,一次性从釜体底部的排料口排出料渣,再进行洗涤。这样可有效减少水的用量、及降低能耗员工劳动强度。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减轻员工操作强度、节能、稳定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为釜体、2为出料口、3为排液口、4为标尺、11为不锈钢胚体、12为含氟塑料层、21为出料阀、31为排液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主要结构是底部呈锥形的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锥形底部的出料口 2和。所述的釜体1的侧壁在靠近锥形底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3个排液口 3,排液口 3上设有。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排液口 3之间的距离d为釜体设定的有效料液高度h的25%。 排液口 3的内径为50-100毫米。釜体1内侧竖直设置有透明的标尺4,以便操作人员观察液固分界面,并根据分界面选择合适的出料口 3。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锥形的釜体1的底部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15度角。如图3所示,将排液口 2焊接在釜体1上之后,釜体1和排液口 2组成不锈钢胚体11,在表面均勻涂覆一层含氟塑料层12。本装置在使用时,先清洗釜体1内部后,关闭出料阀21和排液阀31。然后按规定同时向釜体内加入定量的精矿及盐酸。待完全反应后,静置4小时进行分液操作,此时操作人员观察标尺4上液固分界面的位置,根据分界面选择合适的排液口 3,并将澄清的料液泵到储液槽中待用。反复几次分液操作后,一次性从釜体1的底部的排料口 3排出料渣,再进行洗涤。权利要求1.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主要结构是底部呈锥形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底部的出料口和出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侧壁在靠近锥形底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3至5 个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排液口之间的距离为釜体有效料液高度的15% 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内径为 50-100 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侧竖直设置有透明的标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的釜体底部的锥面与水平面成10 20度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和排液口为不锈钢胚体,不锈钢胚体表面覆盖有含氟塑料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湿法冶金领域中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主要结构是底部呈锥形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锥形底部的出料口和出料阀。所述的釜体的侧壁在靠近锥形底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3至5个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减轻员工操作强度、节能、稳定等优点。文档编号B01J4/00GK202161985SQ20112001883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毅, 杨清宇, 王琳丽, 韩建设 申请人:清远市嘉禾稀有金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型稀土溶料反应釜,其主要结构是底部呈锥形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底部的出料口和出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侧壁在靠近锥形底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3至5个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韩建设杨清宇王琳丽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嘉禾稀有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