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波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646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在波纹管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端面垂直的直边台,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设有下陷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波纹管两端均有一个与波纹管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且外径为46mm的直边台,并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有下陷0.5mm的凹槽,装配时,有凹槽端的直边台定位动端封接环,端面与动端封接环底部平面钎焊连接,凹槽可使该两平面更有效的接触,达到可靠气密,使用该波纹管可实现产品一次封排,单炉生产量得以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波纹管,属于波纹管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真空灭弧室又名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真空灭弧室主要由气密绝缘外壳、导电回路、屏蔽系统、波纹管等组成。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分合闸操作,波纹管作为弹性元件使真空灭弧室得以实现该操作,真空灭弧室中的波纹管主要担负保证动电极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和长期保持高真空的功能,并保证真空灭弧室具有10000次的机械寿命。但随着真空灭弧室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张, 对机械寿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要求超过20000次。真空灭弧室的波纹管是由厚度为0. Γ0. 2mm的不锈钢旋压成形,制成薄壁元件。 真空开关在分合过程中,灭弧室波纹管受伸缩作用,波纹管截面上受变应力作用,所以波纹管的寿命应根据反复伸缩量和使用压力来确定。波纹管的疲劳寿命和工作条件的受热温度有关,真空灭弧室在分断大的短路电流后,导电杆的余热传递到波纹管上,使波纹管的温度升高,当温升达到一定程度时,这就会影响波纹管的疲劳强度。现有波纹管如图1所示,采用0. 18mm厚的不锈钢板料旋压成形,其装配连接方式为波纹管的一端与波纹管环钎焊连接固定,另一端通过氩弧焊方式与动端封接环、弧焊环连接固定。由于采用旋压工艺成形,波纹管出现厚薄不均,机械分合时应力分布不均,壁薄处易开裂,产品失效的缺点。同时,由于一端采用氩弧焊结构,需将产品封接成三大部件,再用氩弧焊方式组装,最后通过排气工艺形成产品。存在工艺流程长、产量低的不足,一般单炉产量仅为16只,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波纹管,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用波纹管制作工艺流程长、产量低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在波纹管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端面垂直的直边台,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设有下陷的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 3mm-0. 8mm。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 5mm。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中所述直边台的外径为40mm-50mm。进一步优选,所述直边台的外径为46mm。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波纹管本体为采用等离子卷焊后模具胀形加工而成的 0. 14mm厚的不锈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波纹管两端均有一个与波纹管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且外径为46mm的直边台,并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有下陷0. 5mm的凹槽,装配时,有凹槽端的直边台定位动端封接环,端面与动端封接环底部平面钎焊连接,凹槽可使该两平面更有效的接触,达到可靠气密,使用该波纹管可实现产品一次封排,单炉生产量提高,从而实现1)、提高真空灭弧室机械寿命;2)、采用新工艺,提高单炉产量;3)、缩短工艺流程;4)、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波纹管使用时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波纹管本体;2-直边台;3-凹槽;4-动端封接环;5-动导电杆;6_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1,所述波纹管本体1为采用等离子卷焊后模具胀形加工而成的0. 14mm厚的不锈钢板,该工艺加工的波纹管壁厚均勻, 能有效提高波纹管的机械寿命,从而达到使用标准和要求。在波纹管本体1的两端均设有与端面垂直的直边台2,在其中一直边台2与波纹管本体1相接处设有下陷的凹槽3。其中 所述凹槽3的深度为0. 3mm-0. 8mm ;所述直边台2的外径为40mm-5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的深度为0. 5mm,所述直边台2的外径为46mm。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本技术波纹管两端均有一个与波纹管本体1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且外径为46mm的直边台2,并在其中一直边台2与波纹管本体1相接处有下陷 0. 5mm的凹槽3,装配时,有凹槽3端的直边台2定位动端封接环4,端面与动端封接环4底部平面钎焊连接,动导电杆5穿过该波纹管本体1,在动端封接环4上还设置一固定环6,凹槽3可使波纹管本体1的端面和动端封接环4底部平面这两平面更有效的接触,达到可靠气密,使用该波纹管可实现产品一次封排,单炉生产量达到75只。因此,通过改变波纹管的结构,可采用一次封排工艺,不需封接三大部件,且将单炉产量由16只提高到75只,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新型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波纹管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端面垂直的直边台,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设有下陷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3mm-0. 8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台的外径为40mm-5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台的外径为46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在波纹管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端面垂直的直边台,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设有下陷的凹槽。本技术波纹管两端均有一个与波纹管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且外径为46mm的直边台,并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有下陷0.5mm的凹槽,装配时,有凹槽端的直边台定位动端封接环,端面与动端封接环底部平面钎焊连接,凹槽可使该两平面更有效的接触,达到可靠气密,使用该波纹管可实现产品一次封排,单炉生产量得以提高。文档编号F16J3/00GK202165591SQ201120253209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继君, 肖红 申请人: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波纹管,包括波纹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波纹管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端面垂直的直边台,在其中一直边台与波纹管本体相接处设有下陷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刘继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