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8602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具有显影槽(201)和显影辊(204)的显影装置(200)中,通过分隔壁(207)将显影槽(20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1传送路径(P)、第2传送路径(Q)、第1连通路径(R)、第2连通路径(S),在第1传送路径(P)内,设置将显影槽(201)内的显影剂向第1传送方向(X)传送的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在第2传送路径(Q)内,设置将显影槽(201)内的显影剂向第2传送方向(Y)传送的第2显影剂传送部(203),第1显影剂传送部(202)由第1螺旋叶片(202a)和旋转筒(202b)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具有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带电装置及曝光装置,在像载体(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通过显影装置提供显影剂,使该静电潜影显影,通过转印部将感光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等记录介质上,通过定影装置使该显影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从而形成图像。通过显影装置提供到感光体的显影剂存储在显影装置具有的显影槽中。显影槽中存储的显影剂传送到显影装置具有的显影辊。显影辊在其表面承载显影剂并旋转,从而向感光体提供显影剂。显影剂在传送到显影辊的过程中摩擦带电,带电的显影剂通过与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之间的静电力,从显影辊上移动到该感光体上。这样一来,显影装置使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显影剂图像。近年来,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及小型化,要求可迅速且充分进行显影剂带电的显影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4-272017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如下显影剂传送部的循环方式的显影装置通过显影槽内设置的分隔壁形成第1传送路径和第2传送路径、第1连通路径和第2连通路径,在第1传送路径内及第2传送路径内彼此向相反方向传送显影剂。 日本特开2004-272017号公报中记载的显影剂传送部的构造是,在具有旋转轴部件、包围该旋转轴部件的螺旋叶片的钻孔螺丝的旋转部件上,设置与该旋转轴部件的轴线平行的平板状部件(翅片)。日本特开2004-272017号公报所述的显影剂传送部通过螺旋叶片向旋转轴部件的轴线方向传送显影剂,并且通过翅片使显影剂向旋转轴部件的圆周方向移动,从而使显影剂高效带电。但是,日本特开2004-272017号公报所述的显影剂传送部存在以下问题被螺旋叶片和翅片夹持的显影剂中产生压缩应变,显影剂老化。当显影剂老化时,图像形成装置无法形成良好的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显影剂中产生的应变的同时,使显影剂充分带电并传送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槽,用于存储显影剂,具有分隔壁,通过该间隔将上述显影槽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沿着该分隔壁的长度方向的第1传送路径;夹着该分隔壁并与上述第1传送路径相对的第2传送路径;第1连通路径,在该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上述第1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以及第2连通路径,在该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连接上述第1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第1显影剂传送部,设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内,从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向上述长度方向一端传送上述显影槽内的显影剂,其具有螺旋叶片,呈包围假想圆柱的侧面的形状,通过以该假想圆柱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来传送显影剂;旋转筒,是包围该螺旋叶片的外周部、与该螺旋叶片一起进行旋转运动的圆筒形状的旋转筒,显影剂流入的流入开口部设置在该旋转筒的圆周壁中的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上,显影剂流出的流出开口部设置在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上;显影剂引导叶片,固定在上述旋转筒的外周壁上,且通过该旋转筒的旋转运动将位于该旋转筒外侧的显影剂引导到流入开口部;第2显影剂传送部,设置在上述第2传送路径内,从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向上述长度方向另一端传送上述显影槽内的显影剂;以及显影辊,面向上述第2传送路径,承载显影剂并提供到像载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显影槽具有分隔壁,通过该分隔壁将显影槽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1 传送路径、第2传送路径、第1连通路径以及第2连通路径。并且,在第1传送路径内具有第1显影剂传送部,从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侧向长度方向一侧传送显影槽内的显影剂。 该第1显影剂传送部具有螺旋叶片,呈包围假想圆柱的侧面的形状;旋转筒,包围该螺旋叶片的外周部,在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设置显影剂流入的流入开口部,在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显影剂流出的流出开口部。螺旋叶片通过以上述假想圆柱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来传送显影剂。并且,旋转筒与螺旋叶片一起进行旋转运动。因此,显影槽内的显影剂在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 从旋转筒的流入开口部流入到该旋转筒的内侧,通过该旋转筒的内侧设置的螺旋叶片向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传送,从流出开口部流出到该旋转筒的外侧。此时,旋转筒与螺旋叶片同时旋转运动,通过该旋转运动,在通过螺旋叶片传送的显影剂和旋转筒的内周壁之间产生摩擦,结果使显影剂带电。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装置可抑制显影剂中产生的应变的同时,使显影剂充分带电并传送。并且,旋转筒是圆筒形状,在圆筒形状的旋转筒的圆周壁上,设置上述流入开口部。并且,第1显影剂传送部具有显影剂引导叶片,其固定于旋转筒的外周壁,且通过该旋转筒的旋转运动将位于该旋转筒外侧的显影剂引导到流入开口部。因此,可将显影剂顺利引导到旋转筒的内侧的螺旋叶片,从而可抑制显影剂中产生的应变。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显影槽具有面向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第1传送路径底部;面向上述第1连通路径的第1连通路径底部;以及面向上述第2连通路径的第2连通路径底部;上述第1传送路径底部倾斜地形成,使得和上述长度方向另一端相比上述长度方向一端处于铅垂方向上方;上述第1连通路径底部倾斜地形成,使得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一侧相比上述第1 传送路径一侧处于铅垂方向上方;上述第2连通路径底部倾斜地形成,使得和上述第1传送路径一侧相比上述第2 传送路径一侧处于铅垂方向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传送路径底部如下倾斜形成和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相比, 长度方向一端处于铅垂方向上方。因此,第1传送路径底部上的显影剂通过重力作用向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移动。这样一来,在分隔壁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可抑制显影剂滞留到第1显影剂传送部和显影槽的底部之间。并且,第1连通路径底部如下倾斜形成和第2传送路径一侧相比,第1传送路径一侧处于铅垂方向上方。因此,第1连通路径底部上的显影剂通过重力作用向第2传送路径一侧移动。这样一来,可抑制显影剂在第1连通路径中滞留。并且,第2连通路径底部如下倾斜形成和第1传送路径一侧相比,第2传送路径一侧处于铅垂方向上方。因此,第2 连通路径底部上的显影剂通过重力作用向第1传送路径一侧移动。这样一来,可抑制显影剂在第2连通路径中滞留。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装置可抑制第1传送路径、第1连通路径及第2连通路径中的显影剂的滞留,从而可顺利传送显影剂,结果可抑制显影剂中产生的应变。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第1显影剂传送部在上述螺旋叶片的长度方向两端具有圆柱形状的支撑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显影剂传送部在螺旋叶片的长度方向两端具有圆柱形状的支撑部件。这样一来,通过该支撑部件可驱动第1显影剂传送部,因此可简化显影装置的驱动机构。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显影槽具有面向上述第1传送路径的上述长度方向另一端的部分的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以及第1障壁部,和该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相比在上述长度方向一端与该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邻接;上述第1障壁部和上述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相比向铅垂方向上方突出地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的上述长度方向一端,形成第1障壁部, 其与该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邻接,和该第1传送路径上游侧底部相比向铅垂方向上方突出。因此,可抑制显影剂从上述长度方向另一端进入到第1显影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上,显影剂流出的流出开口部设置在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上;以及显影剂引导叶片,固定在上述旋转筒的外周壁上,且通过该旋转筒的旋转运动将位于该旋转筒外侧的显影剂引导到流入开口部;第2显影剂传送部,设置在上述第2传送路径内,从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向上述长度方向另一端传送上述显影槽内的显影剂;以及显影辊,面向上述第2传送路径,承载显影剂并提供到像载体。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影槽,用于存储显影剂,具有分隔壁,通过该分隔壁将上述显影槽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沿着该分隔壁的长度方向的第1传送路径;夹着该分隔壁而与上述第1传送路径相对的第2传送路径;第1连通路径,在该分隔壁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上述第1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以及第2连通路径,在该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连接上述第1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传送路径;第1显影剂传送部,设置在上述第1传送路径内,从上述分隔壁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向上述长度方向一端传送上述显影槽内的显影剂,并具有:螺旋叶片,呈包围假想圆柱的侧面的形状,通过以该假想圆柱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来传送显影剂;旋转筒,是包围该螺旋叶片的外周部、与该螺旋叶片一起进行旋转运动的圆筒形状的旋转筒,显影剂流入的流入开口部设置在该旋转筒的圆周壁中的上述分隔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重贵永井隆文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