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分离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850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相分离器装置,包括有一个壳体,壳体上端开有倒锥形的出气管,该出气管的锥口处为A气室,壳体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反射板,反射板与出气管倒锥形的下端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流缝,反射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夹角处构成B气室,其特征在于位于B气室处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副出气管。(*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UASB反应器内的三相分离器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适宜在实验室及大、中、小型UASB反应器上使用。
技术介绍
在UASB工艺中,由于产生大量气体,使得现有三相分离器分离效果不佳,一部分气体进入沉淀区,影响沉淀区污泥沉降回流,从而使得一部分污泥随出水流出反应器,造成微生物严重流失,从而影响到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三相分离器分离效果不佳造成跑泥这一问题,通过对现有三相分离器结构的改进,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相分离器装置,该装置在原有的三相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副出气管,使得大部分气体由此排出,从而大大缓解了原出气管排气的压力,即有效的解决气体进入沉淀区的现象,使三相分离完全,提高了出水效果。本技术还具有控制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技术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三相分离器装置包括有一个壳体,壳体上端开有倒锥形的出气管,该出气管的锥口处为A气室,壳体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反射板,反射板与出气管倒锥形的下端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流缝,反射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夹角处构成B气室,其特点是位于B气室处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副出气管,由于增加了副出气管,使得大部分气体从此排出,从而大大缓解了原出气管排气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的三相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副出气管,使得大部分气体由此排出,从而大大缓解了主出气管排气的压力,即有效的解决气体进入沉淀区的现象,使三相分离完全,提高了出水效果。本技术还具有控制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给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出气管,2.副出气管,3.A气室,4.B气室,5.反射板,6.回流缝,7.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这种三相分离器装置包括有一个壳体7,壳体7上端开有倒锥形的出气管1,该出气管1的锥口处为A气室3,壳体7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反射板5,反射板5与出气管1倒锥形的下端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流缝6,反射板5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夹角处构成B气室4,位于B气室4处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副出气管2,由于增加了副出气管2,使得大部分气体从此排出,从而大大缓解了出气管1排气的压力。权利要求1.一种三相分离器装置,包括有一个壳体,壳体上端开有倒锥形的出气管,该出气管的锥口处为A气室,壳体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反射板,反射板与出气管倒锥形的下端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流缝,反射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夹角处构成B气室,其特征在于位于B气室处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副出气管。专利摘要一种三相分离器装置,包括有一个壳体,壳体上端开有倒锥形的出气管,该出气管的锥口处为A气室,壳体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反射板,反射板与出气管倒锥形的下端之间的间隙构成回流缝,反射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夹角处构成B气室,其特点是位于B气室处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副出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原有的三相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副出气管,使得大部分气体由此排出,从而大大缓解了主出气管排气的压力,即有效的解决气体进入沉淀区的现象,使三相分离完全,提高了出水效果。本技术还具有控制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文档编号B01D21/00GK2848324SQ20052014584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傅金祥, 于兴, 孙文章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金祥于兴孙文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