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8176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箱和乏汽换热器;冷凝水收集箱上设有第一乏汽入口、第一乏汽出口、冷却介质回收口和冷凝水收集口;乏汽换热器的顶部设有第二乏汽出口,底部设有第二乏汽入口和冷凝水排出管,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乏汽换热器内设有紫铜换热管和由乏汽导流隔板形成的乏汽通道;所述冷凝水排出管与冷凝水收集箱连通;乏汽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乏汽入口和第二乏汽出口相通。冷却介质流经紫铜换热管,最后进入冷凝水收集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乏汽进行回收,降低了乏汽的排放量,提高了乏汽及热量的回收利用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
,涉及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饱和蒸汽在经过用汽设备后变成了冷凝水,通过疏水装置回流到冷凝水收集箱, 再由冷凝水水泵泵入锅炉水箱内,由于设备、用汽负荷、温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冷凝水收集箱内会产生残留乏汽,由于得不到及时冷却,最终通过排汽管排入大气中,造成乏汽热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乏汽回收装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乏汽进行回收,降低了乏汽的排放量,提高了乏汽及热量的回收利用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箱和位于冷凝水收集箱之上的乏汽换热器;所述冷凝水收集箱上设有第一乏汽入口、第一乏汽出口、冷却介质回收口和冷凝水收集口 ;所述乏汽换热器的顶部设有第二乏汽出口,底部设有第二乏汽入口和冷凝水排出管, 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且冷却介质出口位于冷却介质入口之下;所述第二乏汽入口和第一乏汽出口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换热器内设有紫铜换热管和由乏汽导流隔板形成的乏汽通道;所述紫铜换热管的入口与冷却介质入口连接,出口与冷却介质出口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冷却介质回收口经管道连接;所述冷凝水排出管与冷凝水收集箱的冷凝水收集口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乏汽入口和第二乏汽出口相通。较佳的,所述紫铜换热管为蛇形换热管。较佳的,所述乏汽通道为蛇形乏汽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蛇形换热管与蛇形乏汽通道垂直。较佳的,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均设有控制介质流量的阀门。较佳的,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的另一端还与一钠离子交换器经管道连接。本技术的冷却介质为自来水经过钠离子交换器交换所得的软水,且冷却介质经紫铜换热管的入口进入,流过紫铜换热管后最终流入冷凝水收集箱。较佳的,所述冷凝水收集箱上还设有一出水口,所述冷凝水收集箱经出水口与一水泵连接。本技术选取传热效率较高的紫铜管(传热系数为401千卡/ (米 小时 度)) 作为换热管,由于换热效率不仅取决于换热材质,还取决于换热时间和换热介质的流向,因此乏汽换热器的蛇形乏汽通道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充分延长乏汽的整个流程,冷却介质的流向与乏汽的流向,尽量采取逆向流动。因此制作换热器时要充分考虑延长乏汽的流程和乏汽和冷却水两种介质的流向问题,尽量使得这两种介质采取逆向流动。本技术对现有的冷凝水回收系统进行改造,加装乏汽冷凝回收装置,在乏汽排出过程中对其进行冷却,利用乏汽和冷却介质在乏汽换热器内相互流动换热,从而达到降低乏汽的温度,使之变成冷凝水回流到收集箱内,冷却介质在换热后进入收集箱内对高温冷凝水进一步降温。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的整个换热过程不需增加额外的动力,依赖自来水压力和乏汽的升力即可实现。2、本技术的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其乏汽回收效果明显,可根据所需冷凝的乏汽量调整冷却介质的流量。3、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采用的冷却介质为软水,来自于经过钠离子交换器的自来水,所以冷却介质换热后进入冷凝水收集箱,并与冷凝水混合后泵入锅炉水箱,实现了水源的进一步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示意图图2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中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箱1和位于冷凝水收集箱1 之上的乏汽换热器2 ;所述冷凝水收集箱1上设有第一乏汽入口 20、第一乏汽出口 21、冷却介质回收口 3和冷凝水收集口 4 ;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顶部设有第二乏汽出口 5,底部设有第二乏汽入口 6和冷凝水排出管7,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 8和冷却介质出口 9,且冷却介质出口 9位于冷却介质入口 8之下;所述第二乏汽入口 6和第一乏汽出口 21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设有紫铜换热管10和由乏汽导流隔板11形成的乏汽通道19(如图1所示的虚线箭头指向的乏汽流向通道);所述紫铜换热管10的入口与冷却介质入口 8 连接,出口与冷却介质出口 9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 9与冷却介质回收口 3经管道12连接;所述冷凝水排出管7与冷凝水收集箱的冷凝水收集口 4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通道19 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乏汽入口 6和第二乏汽出口 5相通。较佳的,所述紫铜换热管10为蛇形换热管。较佳的,所述乏汽通道19(如图1所示的虚线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乏汽的流向,乏汽流向所经过的通道即为乏汽通道)为蛇形乏汽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蛇形换热管与蛇形乏汽通道垂直。较佳的,所述冷却介质入口 8和冷却介质出口 9分别设有控制介质流量的阀门13、 14。如图2所示的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中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所述冷却介质入口的另一端还与钠离子交换器15经管道17连接。本技术的冷却介质为自来水经过钠离子交换器15交换所得的软水,且冷却介质经紫铜换热管10的入口进入,流过紫铜换热管后最终流入冷凝水收集箱1。本技术的冷却介质的流向为实线箭头所指的方向。较佳的,所述冷凝水收集箱1上还设有一出水口 16,所述冷凝水收集箱1经出水口 16与一水泵18连接。本技术的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使用时,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利用原有的管路系统,并相互连接使用。2、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紫铜管为材料来制作换热器,为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器内设有隔板,延长换热时间,且隔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3、采用两台钠离子交换器将冷却介质合并后流经紫铜换热管。4、乏汽换热器的乏汽入口可与现有用汽设备的乏汽排放口接焊,乏汽换热器的出口可与原有的排气管道焊接在一起。5、在冷却介质输送管17的两端安装阀门,以控制冷却介质流量。本技术的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基本上回收了全部的乏汽,且乏汽热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本技术的乏汽来自用汽设备排出的乏汽,乏汽经冷凝水箱的第一乏汽入口进入,依次经第一乏汽出口和第二乏汽入口进入乏汽换热器,在乏汽排出过程中对其进行冷却,利用乏汽和冷却介质在乏汽换热器内相互流动换热,从而达到降低乏汽的温度,使之变成冷凝水回流到收集箱内,冷却介质在换热后进入冷凝水收集箱内,对高温冷凝水进一步降温;克服了传统的冷凝水箱直接经乏汽排管将乏汽排入空气中的缺陷,降低了乏汽的排放量,提高了乏汽及热量的回收利用率。权利要求1.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冷凝水收集箱(1)之上的乏汽换热器O);所述冷凝水收集箱(1)上设有第一乏汽入口(20)、第一乏汽出口(21)、冷却介质回收口( 和冷凝水收集口(4);所述乏汽换热器( 的顶部设有第二乏汽出口(5),底部设有第二乏汽入口(6)和冷凝水排出管(7),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8)和冷却介质出口(9),且冷却介质出口(9)位于冷却介质入口(8)之下;所述第二乏汽入口(6)和第一乏汽出口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换热器O)内设有紫铜换热管 (10)和由乏汽导流隔板(11)形成的乏汽通道(19);所述紫铜换热管(10)的入口与冷却介质入口(8)连接,出口与冷却介质出口(9)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冷凝水收集箱(1)之上的乏汽换热器(2);所述冷凝水收集箱(1)上设有第一乏汽入口(20)、第一乏汽出口(21)、冷却介质回收口(3)和冷凝水收集口(4);所述乏汽换热器(2)的顶部设有第二乏汽出口(5),底部设有第二乏汽入口(6)和冷凝水排出管(7),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8)和冷却介质出口(9),且冷却介质出口(9)位于冷却介质入口(8)之下;所述第二乏汽入口(6)和第一乏汽出口(21)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换热器(2)内设有紫铜换热管(10)和由乏汽导流隔板(11)形成的乏汽通道(19);所述紫铜换热管(10)的入口与冷却介质入口(8)连接,出口与冷却介质出口(9)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9)与冷却介质回收口(3)经管道(12)连接;所述冷凝水排出管(7)与冷凝水收集箱的冷凝水收集口(4)经管道连接;所述乏汽通道(1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乏汽入口(6)和第二乏汽出口(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