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永锴专利>正文

顺流式空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06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顺流式空塔,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塔盖、塔底和进气口、出气口、出液孔以及喷淋装置;进气口设置于塔盖上;出气口和出液孔设置于下筒体上,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包括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顶部喷淋管装于进气口上;上喷淋管装于塔盖上;下喷淋管装于塔体中部;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上均装有喷头;塔底用树脂胶泥制成坡度;出液孔装于塔体下部,贴近塔底;塔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检查用人孔。(*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气冷却、净化设备,尤其是一种硫酸工业中常用的顺流式空塔。本技术所述的顺流式空塔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塔盖、塔底和进气口、出气口、出液孔以及喷淋装置。进气口设置于塔盖上。出气口和出液孔设置于下筒体上。喷淋装置包括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顶部喷淋管装于进气口上。上喷淋管装于塔盖上。下喷淋管装于塔体中部。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上均装有喷头。塔底用树脂胶泥制出坡度,以避免塔底积液。出液孔装于塔体下部,贴近塔底。塔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检查用人孔。进气口为由钢件涂敷防腐耐酸胶泥构成。上筒体、下筒体、塔盖均为聚酯玻璃钢件。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上的喷头均为单螺旋锥形喷头。顶部喷淋管上设置3个单螺旋锥形喷头。上喷淋管上设置6个单螺旋锥形喷头。下喷淋管设置于塔体中部,一般沿高度每隔1.5~2.0米安装1个单螺旋锥形喷头。单螺旋锥形喷头由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四厂生产。本技术的的优点是1.采用烟气入口、塔上部、中部多层密集喷淋,较传统的顺流式空塔有更好的冷却、净化效果。2.采用喷淋效果好的单螺旋锥形喷头,在保证喷淋效果的同时,也保护了设备。3.塔体和塔盖采用单一的聚脂玻璃钢结构,使塔体结构轻巧;构造简化,降低造价。进气口8为涂有耐酸胶泥7防腐的钢件。上筒体14、下筒体16、塔盖10均为聚酯玻璃钢件。顶部喷淋管6、上喷淋管9和下喷淋管12上的喷头均为单螺旋锥形喷头。顶部喷淋管6上设置3个单螺旋锥形喷头5。上喷淋管9上设置6个单螺旋锥形喷头11。下喷淋管12设置于塔体中部,一般沿高度每隔1.5~2.0米安装1个单螺旋锥形喷头13。单螺旋锥形喷头由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四厂生产。本技术顺流式空塔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1.在塔体进气口8(钢管)设一段喷淋装置,管口形成一层水帘,气体通过与水帘接触,产生绝热蒸发,水份蒸发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使烟气温度由250℃-300℃迅速下降至100℃以下。以此保证烟气在接触聚酯玻璃钢塔体时,已达到塔体材质允许的温度。2.烟气进气口8插入塔盖10下部(一般控制至500毫米),这样烟气出进气口时,进一步受到上部密集的液体喷淋,烟气得到进一步冷却净化,烟气温度可下降至70℃以下。进气口8插入塔盖10下部,避免了烟气出烟气管马上扩散至塔盖10,造成塔盖10温度过高,保证塔盖10部分温度与塔体温度大体一致,使塔盖10的材质与结构可大大简化,3.采用单螺旋锥形喷头,其特点喷淋面积大,在喷淋烟气同时,塔壁上也形成了一层液膜,起到保护塔体的作用,由于利用了该种喷头,省去了另设液膜保护系统,简化了喷淋系统及设备结构。4.采用了顶部、上部、中部多层密集喷淋,使本塔的喷淋系统既保持一般顺流塔的喷淋方式,又引入了逆流塔的喷淋方式,充分发挥二种喷淋方式的优点,使塔的冷却,净化效果更好。φ2400×8300毫米整体聚体聚脂玻璃钢顺流式空塔在云南东川大东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厂铜鼓风炉烟气净化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顺流式空塔,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塔盖、塔底和进气口、出气口、出液孔以及喷淋装置;进气口设置于塔盖上;出气口和出液孔设置于下筒体上,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包括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顶部喷淋管装于进气口上;上喷淋管装于塔盖上;下喷淋管装于塔体中部;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上均装有喷头;塔底用树脂胶泥制成坡度;出液孔装于塔体下部,贴近塔底;塔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检查用人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流式空塔,其特征在于进气口由钢件涂有防腐耐酸胶泥构成;上筒体、下筒体、塔盖均为聚酯玻璃钢件;顶部喷淋管、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上的喷头均为单螺旋锥形喷头。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顺流式空塔,其特征在于顶部喷淋管上设置3个单螺旋锥形喷头;上喷淋管上设置6个单螺旋锥形喷头;下喷淋管设置于塔体中部,一般沿高度每隔1.5-2.0米安装1个单螺旋锥形喷头。专利摘要一种顺流式空塔,包括上筒体14、下筒体16、塔盖10、塔底17和进气口8、出气口15、出液孔2以及喷淋装置。进气口8设置于塔盖10上。出气口15和出液孔2设置于下筒体16上。喷淋装置包括顶部喷淋管6、上喷淋管9和下喷淋管12。顶部喷淋管6装于进气口8上。上喷淋管9装于塔盖10上。下喷淋管12装于塔体中部。顶部喷淋管6、上喷淋管9和下喷淋管12上分别装有单螺旋锥形喷头5、11、13。塔底17用树脂胶泥制出坡度。进气口8为涂有防腐耐酸胶泥7的钢件。上筒体14、下筒体16、塔盖10均为聚酯玻璃钢件。顶部喷淋管6、上喷淋管9和下喷淋管12上的喷头均为单螺旋锥形喷头。本技术塔体结构轻巧,系统简化,造价低,冷却、净化效果好。文档编号B01D47/00GK2550044SQ0225338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郭永锴 申请人:郭永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锴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