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及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7179213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包括送料、冲圆孔、切除毛边、切方孔、圆角成型、90°折弯、卷圆成型和切断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运用此方法进行生产的一种连续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下模之间通过内导柱连接,条料通过送料架送入模腔,在上模上依次安装各种冲头;经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该产品的工作效率,原加工工艺需要多个工人进行单工位依次加工,改进后只需一个人操作即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生产的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生产合页叶片的模具,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加工合页叶片都是采用多个单工位模具依次加工,多个模具之间彼此独立,尤其是这种非对称的一组合页叶片只有在一个加工环节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个环节的加工,如果一个环节需要一个工人,那么就需要多个工人彼此配合,才可以完成整个合页叶片的加工,这样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人工。专利号为201020235917. 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模,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和上脱板,所述的上模座、上垫板、 上夹板、止挡板和上脱板从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上夹板和止挡板之间留有弹性间隔,所述连续模上设有多工位级进的连体冲压模具。该技术虽然解决了提供了一种连续加工压线框的连续模,但是该模具结构复杂,并且成型的压线框都是一致的,无法实现一次性的差异化生产。专利号为20102(^91119.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模,包括用于固定模具的上模板和下底板,下底板固定在模脚上,在下底板上按照工序依次安装若干个凹模,而在上模板的下部固定若干个凸模,凹模和凸模上下相对在凹模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用于传送坯料,在凹模和凸模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切口和切刀,该技术及其等同变形依然不能实现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实现连续生产,而且可以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的两片合页叶片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生产模具。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送料架连续输送条料;(2)对条料表面进行冲圆孔处理;(3)用切边冲头对冲完圆孔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切除毛边处理;(4)对切除毛边后的条料进行切方孔处理;(5)用两个不同的圆角成型冲头对切方孔后的条料两边分别进行圆角成型处理;(6)用折弯成型冲头对圆角成型后的条料两边进行90°折弯;(7)用卷圆成型块对折弯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卷圆成型处理;(8)最后用切断冲头把条料从中间进行切断。进一步的,条料经过切除毛边处理后需经初始定位确定步距后再进行切方孔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是同时进行的。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模板,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板,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内导柱连接,并且上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条料通过送料架进入模腔内,在上模上按照工序依次设置冲圆孔冲头、两边对称的切边冲头、两边对称的切方孔冲头,两边非对称的圆角成型冲头、两边对称的折弯成型冲头、两边对称的卷圆成型块、居中设置的切断冲头。进一步的,在上模上相对切边冲头和切方孔冲头之间的位置安装两边对称的定位块,该定位块紧邻切边冲头。进一步的,在下模上相对送料架的位置安装两边对称的浮料块。进一步的,在上模的上模座和上垫板之间设置弹性部件,形成弹性间隔。进一步的,在上模的上模座和上垫板之间设置的弹性部件为橡胶块。进一步的,在上模的上模座和上垫板之间设置的弹性部件为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将原来的单工序生产改为一工序连续生产,并且将原来的一次生成一个合页叶片,改进得到一次即可生产出一组非对称的合页叶片,实现了快速、连续、及差异化的产品生产。通过在切毛边和切方孔二步骤之间增加初始定位确定步距的步骤可以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对生产步距进行调整,防止生产过程中因生产步距不一致而导致生产出的合页叶片尺寸不符。上述的步骤可以使用连续模来同时进行,这样可以简化对模具的操作,同时提高条料的输送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设备,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实现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的两片台页叶片。在下模上相对切边冲头和切方孔冲头之间的位置安装两边对称的定位块,该定位块紧邻切边冲头,定位块可以通过控制条料的输送速度来调整步距。在下模上相对送料架的位置安装两边对称的浮料块,浮料块可以使条料平稳的输送进模腔内。在上模的上模座和上垫板之间设置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可以为橡胶块或者弹簧,从而形成弹性间隔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连续模对长条状条料进行同时加工,其步骤具体为首先根据合页型号和样式的要求,对连续输送的长条状条料表面进行冲圆孔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每次冲7个圆孔;然后用切边冲头对冲完圆孔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切除毛边处理,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再然后把已切除毛边后的条料经初始定位确定步距后进行切方孔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条料上切左右对称的两个方孔;再然后用两个不同的圆角成型冲头对切方孔后的条料两边分别进行圆角成型处理,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再然后用折弯成型冲头对圆角成型后的条料两边进行90°折弯,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再然后用卷圆成型块对折弯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卷圆成型处理,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最后用切断冲头对条料从中间进行切断处理。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根据合叶型号和样式的不同进行相应的修改,通过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即可连续生产合页的叶片,并且可以一次性生产出一组非对称的合页叶片。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的上模1包括上模座11、上垫板12和上模板13,所述的下模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板22,上模1和下模2之间通过内导柱3连接,并且上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条料4通过送料架5进入模腔内,在上模1上按照工序依次设置冲圆孔冲头61、 两边对称的切边冲头62、两边对称的切方孔冲头63,两边非对称的圆角成型冲头64、两边对称的折弯成型冲头65、两边对称的卷圆成型块66、居中设置的切断冲头67。在上模1上相对切边冲头62和切方孔冲头63之间的位置安装两边对称的定位块 68,该定位块68紧邻切边冲头62,可以通过控制条料4的输送速度来调整步距。在下模2 上相对送料架5的位置安装两边对称的浮料块7。送料架5与浮料块7相配合把条料4平稳的拖起后送入模腔内。在上模1的上模座11和上垫板12之间设置弹性部件8,该弹性部件8可以为橡胶块或者弹簧,从而形成弹性间隔起到缓冲作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部件可以根据合叶型号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修改,并且各个部件本身均属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对上述部件的组合,所以省略了对部件的具体描述。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模具,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实现一次性生产出一组非对称的两片合页叶片。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送料架连续输送条料;(2)对条料进行冲圆孔处理;(3)用切边冲头对冲完圆孔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切除毛边处理;(4)对切除毛边后的条料进行切方孔处理;(5)用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生产一组非对称合页叶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送料架连续输送条料;(2)对条料进行冲圆孔处理;(3)用切边冲头对冲完圆孔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切除毛边处理;(4)对切除毛边后的条料进行切方孔处理;(5)用两个不同的圆角成型冲头对切方孔后的条料两边分别进行圆角成型处理;(6)用折弯成型冲头对圆角成型后的条料两边进行90°折弯;(7)用卷圆成型块对折弯后的条料两边进行卷圆成型处理;(8)最后用切断冲头把条料从中间进行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力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