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射流微真空脱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6514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一微真空脱氮罐、一超声波发生器、一抽真空装置;所述微真空脱氮罐还连接一第一射流器;所述第一射流器与设于所述微真空脱氮罐外的一第一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污水进水管道;所述微真空脱氮罐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微真空脱氮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波并结合射流曝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曝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对于500ml有机废水,选用功率100W以上的超声波,适当的曝气量,经过1个小时的运行,初氨氮的去除率达80%以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射流微真空脱氮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氨氮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可称为超声波射流微真空脱氮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氨基酸生产与消费大国,谷氨酸、赖氨酸产量世界第一,苯丙氨酸、缬氨酸等也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氨基酸生产过程普遍采用离子交换工艺,产生的污水具有高 COD、高NH3-N和高SO42+的特点,是治理难度极大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若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若对其直接进行常规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又会对微生物的生长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增加生化处理的难度。含氨氮废水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一、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的氨和磷都能促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的溶解氧锐减,鱼类大量的死亡,水体带有惺味, 水质严重的恶化,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形成“赤潮”、“水华”等现象。二、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主要是由水中的非离子氨造成的,水体中氨氮的存在会影响鱼鳃的氧气传递, 当水体中NH3-N > lmg/L时,就会使生物血液结合氧的能力下降;当NH3-N > 3mg/L时,在 M-96小时内金鱼及蝙鱼等大部分鱼类及水生物就会死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声波射流微真空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真空脱氮罐、一超声波发生器、一抽真空装置;所述微真空脱氮罐分别设有污水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污水进水口连接污水进水管道;所述微真空脱氮罐还连接一第一射流器;所述第一射流器与设于所述微真空脱氮罐外的一第一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连接所述污水进水管道;所述微真空脱氮罐内设有超声波振板;所述超声波振板通过连接线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微真空脱氮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陈炳生吴松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刘建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