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连接窑尾烟室与分解炉,所述的膨胀节结构设在所述窑尾烟室与分解炉的连接管道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内壁设浇注料,所述的膨胀节结构包括波纹管,所述的波纹管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式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设膨胀节凹槽,所述的膨胀节凹槽是由耐热钢制成的凹槽式膨胀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膨胀节的结构形式,避免了因粉尘在膨胀空间内的沉积而造成膨胀节失效,保持连接管道的密封和自由膨胀,改善窑尾塔架的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的
,涉及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水泥熟料生产以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为主,该技术的主要热工设备为预热器、 分解炉、回转窑和篦冷机,这些设备之间主要通过风管和膨胀节相互连接。在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连接各主要热工设备的风管及膨胀节的使用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烧成系统的运行状况。膨胀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设备热膨胀和隔断设备间力的传递,其使用性能不仅关系到工艺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尤其是大型膨胀节的正常工作对建筑结构安全相对重要。在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之间的膨胀节对生产运行较为重要。目前,水泥熟料生产线上该处使用的膨胀节种类较多,但由于该处气体含尘较高,大多数膨胀节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都存在因粉尘堆积而失效的情况。该膨胀节失效以后,分解炉和烟室之间会因热膨胀而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分解炉和烟室各支撑点上的荷载分配不均, 对窑尾塔架的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其目的是避免因粉尘堆积而失效,从而保持连接管道的密封和自由膨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连接窑尾烟室与分解炉,所述的膨胀节结构设在所述窑尾烟室与分解炉的连接管道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内壁设浇注料,该膨胀节结构包括波纹管,所述的波纹管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式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设膨胀节凹槽,所述的膨胀节凹槽是由耐热钢制成的凹槽式膨胀空间。所述的连接管道按气流方向,在所述的浇注料内腔的横截面尺寸由大变小。在所述的膨胀节结构的进气方向的一侧,所述的连接管道为棱锥体。所述的窑尾烟室的连接面之间,设纤维毡。所述的窑尾烟室的连接的端部,设多个拉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膨胀节的结构形式,避免了因粉尘在膨胀空间内的沉积而造成膨胀节失效,保持连接管道的密封和自由膨胀,改善窑尾塔架的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窑尾烟室,2、波纹管,3、膨胀节凹槽,4、浇注料,5、纤维毡,6、拉杆,7、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如图1所表达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为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连接窑尾烟室与分解炉,所述的膨胀节结构设在所述窑尾烟室1与分解炉的连接管道7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道7的内壁设浇注料4,该膨胀节结构包括波纹管2。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连接管道的目前技术现状,全面分析了系统内部气流运动特点, 针对性地采取技术措施。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避免因粉尘堆积而失效,从而保持连接管道的密封和自由膨胀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其中,所述的波纹管2 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式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7设膨胀节凹槽3,所述的膨胀节凹槽3是由耐热钢制成的凹槽式膨胀空间。所述的膨胀节凹槽3设在连接管道的一个连接端面上,其凹槽开口朝向另一个端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防堵型膨胀节采用“凹槽式膨胀空间”设计,使连接管道能自由地伸缩,且能良好地密封,不会因为粉尘堆积而失效,也不会因为热膨胀而使连接管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分解炉和烟室各支撑点上的荷载分配不均,保证了窑尾塔架的结构安全。在水泥厂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之间采用“高效防堵型膨胀节”,能有效防止因粉尘堆积而引起的膨胀节失效问题,促进了烧成系统的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的“变径”措施所述的连接管道7按气流方向,在所述的浇注料4内腔的横截面尺寸由大变小。在所述的膨胀节结构的进气方向的一侧,所述的连接管道7为棱锥体。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变径,使气流通过膨胀节时,其速度增加,减小涡旋气流的产生范围,防止粉料在涡旋作用下沉积。所述的窑尾烟室1的连接面之间,设纤维毡5。在膨胀空间内按一段密度填塞可被压缩的纤维毡5,进一步防止灰尘进入膨胀空间。所述的纤维毡5设置在所述的膨胀节凹槽3内,其厚度为当连接管道7的两个连接端面的距离最大时,所述的纤维毡5为自然状态,恰好填满两端面之间的空隙。这样,灰尘难以进入膨胀空间,又能使连接管道7在高温状态下自由地收缩和膨胀。为了保证在连接管道7发生冷热变形、位移时,其运动方向一致,不产生错位,所述的窑尾烟室1的连接的端部,设多个拉杆6。拉杆除了起到导向作用外,在连接管道7的两个连接端面因连接管道7的变形而相互离开,防止其超过一定的极限距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连接窑尾烟室与分解炉,所述的膨胀节结构设在所述窑尾烟室(1)与分解炉的连接管道(7)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道(7)的内壁设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节结构包括波纹管O),所述的波纹管(2)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式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7)设膨胀节凹槽(3),所述的膨胀节凹槽(3)是由耐热钢制成的凹槽式膨胀空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道(7)按气流方向,在所述的浇注料内腔的横截面尺寸由大变小。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膨胀节结构的进气方向的一侧,所述的连接管道(7)为棱锥体。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尾烟室(1)的连接面之间,设纤维毡(5)。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尾烟室(1)的连接的端部,设多个拉杆(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连接窑尾烟室与分解炉,所述的膨胀节结构设在所述窑尾烟室与分解炉的连接管道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内壁设浇注料,所述的膨胀节结构包括波纹管,所述的波纹管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式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设膨胀节凹槽,所述的膨胀节凹槽是由耐热钢制成的凹槽式膨胀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膨胀节的结构形式,避免了因粉尘在膨胀空间内的沉积而造成膨胀节失效,保持连接管道的密封和自由膨胀,改善窑尾塔架的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文档编号F16L51/02GK102359692SQ20111025648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长乐, 汪克春, 盛赵宝, 轩红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尾烟室与分解炉连接管道的膨胀节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连接窑尾烟室与分解炉,所述的膨胀节结构设在所述窑尾烟室(1)与分解炉的连接管道(7)之间,所述的连接管道(7)的内壁设浇注料(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节结构包括波纹管(2),所述的波纹管(2)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波纹式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连接管道(7)设膨胀节凹槽(3),所述的膨胀节凹槽(3)是由耐热钢制成的凹槽式膨胀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乐,盛赵宝,汪克春,轩红钟,邵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