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金隆专利>正文

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204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后板的主进线端和四组转接出线端子、安装于金属外壳前板的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和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主进线端与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相连通,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与四组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通,主进线端的三相插头呈阶梯形排列并各自对应连接有进线铜排,进线铜排对应连接抽屉进线连接端,并使得抽屉进线连接端在金属外壳前板上呈错层排列;抽屉出线连接端呈一字形排列,并与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抽屉出线连接端和抽屉出线连接端的分布位置及连接方式,使得转接器结构更为紧凑合理,同时通过降低用料使得产品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配电成套开关设备中使用的专用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抽出式1/4 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
技术介绍
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是在MCC柜的一个层间由一个电源进线分配至四组1/4单元抽屉的一次进线和4个一次出线,每个1/4抽屉的二次回路最多可至 16个。现有的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大多采用单一平面走线的连接方式,如 CN201230150Y公开的抽出式四分之一单元电路分配转接器,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其金属壳2内设有电缆导线、金属壳3 —侧设有主回路进出线插座4及辅助电路二次进线插座5, 金属壳2另一侧设有一次出线插座6、一次进线插座7及辅助电路二次出线端子8。其中, 主回路进出线插座四路进、四路出及辅助电路共用一次进线插座7,分别安装在金属壳体2 和3内,金属壳2内装有四组等腰三角形组合并一字形排列安装的一次出线座6及由四组长方形组合并一字形排列安装的二次辅助电路出线端子8,主回路进出线分别有四组回路插座4水平两行分布于分配转接器壳体3正面。一次进线插座7、主回路进出线插座4之间由相应的IO2或62电缆导线连接,一次进线通过分别安装一次进线座7内的四触头铜插件以大卡扣连接,铜插件用圆弧形弹簧紧固,并与IO2或62电缆导线连接。这种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电缆导线过多,增加了产品成本。同时,金属壳内部布线较为拥挤和凌乱,增加了转接器的厚度。CN201171146Y提出了一种电源分配器,采用铜排来取代电缆导线,以提高分配器内空间使用率并降低厚度。结合图8所示,其公布的低压抽出式功能单元的电源分配器,主进线端由三个横向设置梯形排列的插头构成,第一抽屉进线插座2、第二抽屉进线插座3、 第一抽屉出线插座4以及第二抽屉出线插座5都分别由装在插座保护罩内的品字形排列的插头构成,主进线端、第一抽屉进线插座2、第二抽屉进线插座3内相应的插头通过铜排8连接。由于铜排设置时需要考虑主进线端和抽屉进出线插座位置、以及铜排之间必须的电气间隙和绝缘距离等因素,铜排之间要保证必要的间隔距离,这会导致电源分配器的厚度过大。本专利中采用品字形排列的插头与铜排的连接方式,必须留出充足的空间来设置与抽屉出线插座相连的铜排,以保证铜排间必要的间隔距离,这导致转接器的厚度过大,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解决现有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中采用电缆导线或铜排均导致转接器厚度过大及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既使用铜排连接又使得转接器具有厚度小和成本低优点的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后板的主进线端和四组转接出线端子、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前板的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和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所述主进线端与所述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相连通,所述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与所述四组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通,所述主进线端的三相插头呈阶梯形排列并各自对应连接有进线铜排,所述进线铜排对应连接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并使得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在所述金属外壳前板上呈错层排列;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呈一字形排列,并与所述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呈阶梯形排列。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呈品字形排列。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通过出线铜排与所述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所述出线铜排在所述转接器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且相互绝缘的出线铜排之间设置有绝缘隔层。所述绝缘隔层向所述出线铜排侧边弯折延伸并遮盖所述出线铜排的侧边。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通过电缆导线与所述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为具有插口且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与进线铜排相连的插接片,所述插口适于抽屉上的插接件插入所述凹腔并与所述插接片相连。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为具有插口且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出线铜排相连的插接片,所述插口适于抽屉上的插接件插入所述凹腔并与所述插接片相连。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顺与之相连的进线铜排布置方向排列,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顺与之相连的出线铜排布置方向排列。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位于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下侧。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主进线端的三相插头呈阶梯形排列并各自对应连接有进线铜排,所述进线铜排对应连接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并使得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在所述金属外壳前板上呈错层排列,能够有效的利用转接器的内部空间,同时使得抽屉进线连接端在转接器长度方向上的设置更为紧凑。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呈一字形排列,并与所述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 能够充分利用转接器内部空间的厚度,同时使得抽屉出线连接端在转接器高度方向上的设置更为紧凑。2、抽屉出线连接端通过出线铜排与所述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所述出线铜排在所述转接器厚度方向层叠布置,能够充分利用转接器内部空间厚度,使得抽屉出线连接端和转接出线端子在转接器高度方向上的设置更为紧凑。在相互绝缘的出线铜排之间设置有绝缘隔层,能够使得紧凑布置的出现铜排间保证良好的绝缘性。3、使绝缘隔层向出线铜排侧边弯折延伸并遮盖所述出线铜排的侧边,能够增强出线铜排的绝缘性,尤其是出线铜排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性。4、抽屉进线连接端和抽屉出线连接端为具有插口且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凹腔, 能够充分利用转接器金属外壳的内部空间。同时,现有技术中插接件直接固定于铜排,而本专利的连接方式为插接片固定于铜排,插接件固定于抽屉,抽屉运动时带动该插接件在插入凹腔时与插接片相连通,由于这种连接方式无需在铜排上设置插接件,既减小了转接器的厚度,也使得铜排的厚度得以更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转接器的后板面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接器的前板面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转接器的前板面内部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转接器的前板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主进线端与抽屉进线连接端连接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抽屉进线连接端呈品字形结构示意图7是抽屉出线连接端通过电缆导线与转接出线端子连接的示意图8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铜排连接的转接器结构示意图9是现有采用电缆连接的转接器正面结构示意图10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电缆连接的转接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标记为1-金属外壳,2-主进线端,3-转接出线端子,4-抽屉进线连接端,5-抽屉出线连接端,6-进线铜排,7-出线铜排,8-绝缘隔层,9-电缆导线,10-辅助电路连接端,11"辅助电路出线端子,12-转接出线端子保护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 1,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1后板的主进线端2、四组转接出线端子3和辅助电路出线端子11、 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1前板的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4、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5和辅助电路连接端10,所述主进线端2与柜体电源的垂直母线接插,所述主进线端2与所述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4相连通,所述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5与所述四组转接出线端子3对应连通,辅助电路出线端子11与辅助电路连接端10通过导线连通。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主进线端2的三相插头呈阶梯形排列并各自对应连接有进线铜排6,所述进线铜排6对应连接所述抽屉进线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出式1/4单元用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后板的主进线端和四组转接出线端子、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前板的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和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所述主进线端与所述四组抽屉进线连接端相连通,所述四组抽屉出线连接端与所述四组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线端的三相插头呈阶梯形排列并各自对应连接有进线铜排,所述进线铜排对应连接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并使得所述抽屉进线连接端在所述金属外壳前板上呈错层排列;所述抽屉出线连接端呈一字形排列,并与所述转接出线端子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隆
申请(专利权)人:周金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