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291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其中多个输送罗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加捻装置与多位置的卷绕装置组合。在此,卷绕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悬臂式的筒管锭子,在其所述筒管锭子上构成多个用于同时将卷绕纱线成卷筒的卷绕位置。为了得到尽可能紧凑的结构,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冷却装置、卷曲变形装置和其中一个输送罗拉设置成与筒管锭子相同定向的直线的纺纱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设备由DE 199 20 177 Al已知。在制造合成纱线时常见的是对由多根单丝条形成的纱线进行卷曲变形,以便尽可能在纱线上产生纺织的性质和特性。在这里单丝条的卷曲理解为卷曲变形,以便获得卷曲的和膨化的纱线。这类型的卷曲优选通过所谓的假捻处理产生,其中在单丝束产生捻转,其通过纱线的热处理来固化。为此,已知的设备具有加捻装置,在纺纱流程中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设置所述加捻装置的上游。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加捻装置设置在各输送罗拉之间,所述输送罗拉引导多根平行运行的纱线。在卷曲变形之后,纱线在卷绕装置内部共同卷绕成保持在筒管锭子上的卷筒。已知的设备尤其适合于接纳和卷曲变形来自熔融纺丝装置的多根纱线。就这一方面来说,输送罗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加捻装置成垂直的布局定向。然而,这类型的装置也优选用于从保持在筒子架上的给纱筒子上抽出纱线。因此,普遍已知的是,尤其是在熔融纺丝和卷曲变形时,生产速度根据所期望的纱线类型能够是非常不同的,使得熔融纺丝和卷曲变形过程出于经济的原因相互独立地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同类型的设备, 使得用于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尽可能紧凑地设置并且能够可变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在所述设备上,能够与纱线数目无关地在尽可能小的机器间距中卷曲变形和卷绕纱线束 (Fadenschar) 0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至少冷却装置、加捻装置和其中一个输送罗拉设置成与筒管锭子相同定向的直线的纺纱流程而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通过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限定。本专利技术具有特别的优点是在卷曲变形区的纱线引导适应于卷绕装置的悬臂保持的筒管锭子。因此,卷绕装置的长度能够有利地使用,以便得到对其平行定向的卷曲变形区。特别的便于操作的结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给出,其中,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加捻装置和所述输送罗拉设置在与筒管锭子平行的水平定向的处理平面中,所述处理平面在卷绕装置上方延伸。在此有利的是,不仅在卷绕装置上方的装置,而且水平对齐的筒管锭子的卷筒更换能够通过操作者操作。由此,在卷绕装置上方的装置和卷绕装置之间的距离能够保持尽可能地小,优选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其中,输送罗拉设置在卷绕装置的端侧的末端上,并且其中,给每个卷绕位置配设一个转向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输送罗拉的下游,用于引导纱线。因此,纱线束的纱线在从输送罗拉输出之后能够从基本上水平定向的分配平面上分配到卷绕装置的各个卷绕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另一个输送罗拉和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与筒管锭子平行的直线的纺纱流程中。因此,优选能够形成卷曲变形区,纱线束在直线的纺纱流程中通过所述卷曲变形区。为此,输送装置和加热装置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处理平面中。 在卷曲变形区内部不需要有附加的纱线转向装置和纱线引导装置,使得在纱线上产生的捻转为了固化能够快速退回到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中。纱线的卷曲变形因此能够特别完好地实施。在生产经卷曲变形的纱线时,根据纱线材料要求对卷曲的纱线进行热处理。为此, 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设计成,在所述改进方案中,第二加热装置在两个输送罗拉之间设置在与筒管锭子平行的后处理平面中。由此,在卷绕装置的上方能够实现Z字形的纱线束的引导。因此,两个输送罗拉优选在卷绕装置的上方设置在卷绕装置的相互对置的端侧的末端上。为了制造高质量的卷曲变形的纱线,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特别有利的是,在所述的改进方案中,设计有筒子架,对于每根纱线,在所述筒子架上保持一个给纱筒子,并且所述纱线共同通过其中一个输送罗拉从给纱筒子抽出。由此,过程速度和卷绕速度能够选择,使得能对纱线实施强的卷曲。当然,可选择的是,也存在从熔融纺丝装置直接抽出纱线的可能性,其中对于每根纱线在熔融纺丝装置中挤出单丝束。然后,纱线经过纺丝冷却和纺丝拉伸之后被输送罗拉牵引并且引导到卷曲变形区中。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特别适用于过程的自动化,在所述的改进方案中,卷绕装置具有第二筒管锭子,所述第二筒管锭子相对于第一筒管锭子错开180°地保持在转盘上,并且所述第二筒管锭子通过转盘交替地保持在卷绕区域和更换区域之间。借此,在卷绕纱线时能够实现自动的卷筒更换,使得可实施连续的生产过程。在此,对于每个卷绕位置,卷绕装置分别具有一个往复导纱器,所述往复导纱器能够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或作用到所有往复导纱器上的驱动装置组而往复运动,用于敷设相关的纱线。在此优选使用单个马达驱动的往复导纱器,其提供用于变换卷绕参数的高的灵活性。附图说明现在根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几个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提示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 其中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该实施例具有并排设置的卷绕装置1和筒子架2。在筒子架2上设置有多个设置层状地相互重叠地设置的卷筒心轴 7。在此,每层设有两个卷筒心轴7,以便能够分别接纳给纱筒子3和备用筒子5。该筒子架 2优选设计成可转动的,使得卷筒心轴7能够交替地引导到落纱位置或更换位置。在开卷位置上,给卷筒心轴7配设多个顶端导纱器31,以便能够分别从保持在卷筒心轴7的给纱筒子 3上抽出纱线4。卷绕装置1设置在筒子架2的旁边并且具有悬臂式的筒管锭子17. 1,所述筒管锭子的自由端朝落筒通道32定向。因此,落筒通道32在与筒子架1对置的侧面上构成,使得多个卷绕装置1能够沿着机器纵向侧设置。筒管锭子17. 1悬臂式地支承在转盘19上并且与在这里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相连。 转盘19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20内部且与转动驱动装置相连。在转盘19上,第二筒管锭子 17. 2与筒管锭子17. 1错开180°地设置。筒管锭子17. 2悬臂式地可转动地支承在转盘19 上并且与在这里未示出的第二驱动装置相连。筒管锭子17. 1和17. 2能够因此通过转盘19 的转动而交替地引导到卷绕区域或更换区域。在图1示出的情况中,筒管锭子17. 1保持在卷绕区域上。为了同时将四根纱线4卷绕到卷筒18上,在卷绕装置1上构成总共四个卷绕位置 13. 1至13. 4。在此,卷筒18被共同地卷绕在筒管锭子17. 1上。给筒管锭子17. 1配设加压辊16,该加压辊贴靠在卷筒18的上。为了能够把在卷绕位置13. 1至13. 4上的纱线4分别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设有往复装置14,所述往复装置对于每个卷绕位置具有一个往复导纱器15. 1至15. 4。往复导纱器15. 1至15. 4分别通过驱动装置在往复行程内往复运动。优选地通过皮带构成的驱动装置优选由单个马达驱动。当然也存在往复导纱器15. 1至15. 4借助驱动装置组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在卷绕装置1的上方构造用于纱线4的卷曲变形的卷曲变形区。为此,在卷绕装置1的一个端侧的末端上设置第一输送罗拉8. 1和在卷绕装置1的位置相对的端侧的末端上设置第二输送罗拉8. 2。在输送罗拉8. 1和8. 2之间,加捻装置11、冷却装置10和加热装置9设置在与筒管锭子17. 1相同定向的直线的纺纱流程中。加热装置9、冷却装置10 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包括:多个输送罗拉(8.1、8.2),加热装置(9),冷却装置(10),加捻装置(11),和多位置的卷绕装置(1),所述卷绕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悬臂式的筒管锭子(17.1),在所述筒管锭子上,与各卷绕位置(13.1至13.4)相配的多根纱线共同被卷绕成卷筒,其特征在于,至少冷却装置(10)、加捻装置(11)和其中一个输送罗拉(8.2)设置成与筒管锭子(17.1)相同定向的直线的纺纱流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舍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