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履祥专利>正文

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030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主要用于对天然植物尤其是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该装置具有支架、筒体、螺旋推进器、筛板等,螺旋推进器上具有刮板和排料板,特征在于:筒体上部设有气室,气室上设有出气口。进料口和进液口也可设置在气室上。筒体内的药材与浸出液在逆流过程中,浸出液被加热后产生的蒸气能够在气室中流动,并从气室的出气口排出,保证了浸出液与药材连续逆流浸出的顺利进行和提取液的畅通流出。(*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主要用于对天然植物尤其是中药材中的有效成份进行提取。原有的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主要由筒体、螺旋推进器、筛板等组成,螺旋推进器设置在筒体内且轴端与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当药材在筒体的低端进料口投入,螺旋推进器在动力的带动下,带着药材在筒体内运转,溶剂则在筒体的高端徐徐注入,并在筒体内与药材相浸,浸出液和药材形成走向相反的连续逆流浸出过程,使出液口流出有效成份得到充分浸出的提取液。鉴于一般药材浸出的最佳温度为80℃,为了更好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份,在筒体的外壁设有加热夹套,对筒体内的药材和浸出液不断加热。但是这样一来在筒体内就会产生大量的浸出液蒸气,虽然螺旋推进器上的螺旋板有小孔以便于浸出液和蒸气的流通,但在提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过程中,螺旋板上的小孔很容易被药材颗粒所堵塞,加之筒体的管壁与螺旋板之间的间隙较小,就造成了加热后产生的蒸气在筒体内难以流动和排出,并使浸出液被蒸气的气压阻碍以至无法正常流动,由此而影响了浸出液与药材正常的连续逆流。其次,筒体内的出液口端的筛板孔被药材颗粒部分堵塞后,因清洗口筒腔内呈密封状态,如果提取液从过滤器口和出液口流出,就会使筒腔内产生负压,因而提取液难以流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提取过程中可使浸出液蒸气能顺利流动和排出,而使浸出液能畅通地流动的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提取过程中可使提取液从过滤器口和出液口正常流出的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具有支架、筒体、闷盖、带密封透盖、进料口和进液口,筒体外壁设有加热夹套,筒体内设有螺旋推进器和筛板,筒体上设有出料口和出液口,且筒体的出液口端具有过滤器口以及清洗口及其端盖,螺旋推进器的进料端具有刮板,螺旋推进器的出料端具有排料板,筒体的上部设有气室,气室上设有出气口。实现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进料口和进液口均设置在气室上,清洗口的管壁上具有通气管,该通气管与气室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优点是因在原筒体上部增设了具有一定空间的气室,使得筒体内的药材与浸出液在逆流过程中,被加热后产生的浸出液蒸气能够在气室中流动并从气室的出气口排出,浸出液不再被蒸气的气压阻碍,而能在螺旋板的小孔处及螺丝板与筒体管壁之间的间隙处畅通地流动,从而保证了浸出液与药材连续逆流浸出的顺利进行。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后的优点是在清洗口的管壁处设有一个与气室相通的通气管,即使筒体内出液口端的筛板孔被药材颗粒部分堵塞,清洗口的筒腔内的压力与气室内的压力能保持平衡,保证了提取液畅通流出。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如图1、2所示,一种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具有支架(12)、筒体(16)、闷盖(20)、带密封透盖(9)、以及进料口(5)和进液口(1)。筒体(16)外壁焊有加热夹套(17),支架(12)的支脚焊在与筒体(16)连接成一体的加热夹套(17)上。筒体(16)内设有螺旋推进器(4)和筛板(14)。筒体(16)上设有出料口(19)和出液口(8),且筒体(16)的出液口(8)端具有过滤器口(13)以及清洗口(7)及其端盖(7-1),端盖(7-1)可采用带透视镜的端盖。螺旋推进器(4)的轴杆(4-2)一端穿过筛板(14)及带密封透盖(9)的中心孔并通过轴承(11)和轴承座(10)装在支架(12)上,轴杆(4-2)的另一端装在闷盖(20)的轴套内,螺旋推进器(4)的出料口(19)端设有出料板(18),螺旋推进器(4)的进料口(5)端设有刮板(15)。筒体(16)上还具有一个气室(3),气室(3)上设有出气口(2),进料口(5)和进液口(1)可均设置在气室(3)上。筒体(16)出液口(8)端的清洗口(7)的管壁上具有通气管(6),该通气管(6)与气室(3)相通。该装置在运行时,其螺旋推进器(4)的轴杆(4-2)可以通过皮带轮或减速器与电动机等动力源连接而转动。如图1、2所示,当药材从筒体(16)的进料口(5)投入后,药材则由螺旋推进器(4)旋转推进,与此同时,溶剂则从筒体(16)的进液口(1)处徐徐注入,并在筒体(16)内经螺旋板(4-1)上的小孔处以及经螺旋板(4-1)与筒体(16)管壁之间的间隙处渗流并与药材相浸,浸泡后的浸出液慢慢向出液口(8)流淌,而药材则被螺旋推进器(4)往出料口(19)端推进,形成一个连续逆流浸出的过程。浸出液经过筛板(14)的过滤,流到出液口(8)端,出液口(8)处流出有效成份得到充分浸出的提取液。筒体(16)的外壁不断的被加热夹套(17)内的热量加热,而筒体(16)的浸出液受热后,在筒体(16)内产生了大量的蒸气,而这大量的蒸气可以进入筒体(16)内的气室(3),再通过出气口(2)将蒸气不断的排出,这样,即使螺旋板(4-1)上的小孔有一部分被药材颗粒堵塞,也由于每格螺距都与气室(3)相通,被加热蒸发的蒸气便会顺畅地经气室(3)自出气口(2)排出,而不会阻碍浸出液从螺旋板(4-1)的小孔中以及螺旋板(4-1)与筒体(16)内壁的间隙处作与药材运动相反方向的流动,使逆流提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当较小的药材颗粒随浸出液经过筛板(14)而流到出液口(8)时端,这些药材颗粒因比重大而沉积于筒体(16)的底部,并从筒体(16)的过滤器口(13)流出,再进入过滤器中以便过滤药渣并回收提取液。在螺旋板(4-1)中的药材,则被浸泡并提取有效成份后,就被螺旋推进器(4)推进并由螺旋推进器(4)上的排料板(18)从排料口(19)排出。与此同时,筒体(16)中与螺旋推进器(4)相连的刮板(15)也不停在刮掉筛板(14)上的药材颗粒,使浸出液顺利地从筛板(14)处流出并进入出液口(8)端。筒体(16)出液口(8)端的清洗口(7)管壁上的通气管(6)与气室(3)相通的好处是,使清洗口(7)的筒腔内气压与气室(3)内的气压保持平衡,不致因浸出液流出出液口(8)或过滤器口(13)而形成负压,使提取液及较小颗粒药末畅通流出出液口(8)和过滤器口(13)。为了清洗方便,筒体(16)上设有清洗口(7)并装有端盖(7-1),清洗口(7)的端盖(7-1)可以带有透视镜以便能随时观察到提取液的提取过程。为了保持浸出液的清洁,或进行不同种药材的提取,在打开端盖(7-1)并清理出药渣后,手可从清洗口(7)伸进去并进行清洗。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具有支架(12)、筒体(16)、闷盖(20)、带密封透盖(9)、进料口(5)和进液口(1),筒体(16)外壁设有加热夹套(17),筒体(16)内设有螺旋推进器(4)和筛板(14),筒体(16)上设有出料口(19)和出液口(8),且筒体(16)的出液口(8)端具有过滤器口(13)以及清洗口(7)及其端盖(7-1),螺旋推进器(4)的进料端具有刮板(15),螺旋推进器(4)的出料端具有排料板(18),其特征在于筒体(16)上部设有气室(3),气室(3)上设有出气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5)和进液口(1)均设置在气室(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连续逆流提取装置,具有支架(12)、筒体(16)、闷盖(20)、带密封透盖(9)、进料口(5)和进液口(1),筒体(16)外壁设有加热夹套(17),筒体(16)内设有螺旋推进器(4)和筛板(14),筒体(16)上设有出料口(19)和出液口(8),且筒体(16)的出液口(8)端具有过滤器口(13)以及清洗口(7)及其端盖(7-1),螺旋推进器(4)的进料端具有刮板(15),螺旋推进器(4)的出料端具有排料板(18),其特征在于:筒体(16)上部设有气室(3),气室(3)上设有出气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履祥
申请(专利权)人:赵履祥承晓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