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以及操作穿过印刷机引导的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5784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塔,第一印刷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单元(01),第一印刷单元具有多个平版印刷装置,第一印刷单元用于单面地或双面地承印基本上从下至上贯穿所述印刷单元(01)的且需在第一印刷塔中多色印刷的第一带(B1),该印刷机还具有在第一印刷单元下游设置在第一带(B1)的带路径上的干燥器(02)以及三角板结构(03),三角板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由第一带贯穿的折页三角板(04)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干燥器(02)后面并且设置在折页三角板(04)前面的张力辊(06;07),其中,在第一带(B1)的带路径上在干燥器(02)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折页三角板前面的张力辊(06;07)之间设置宽度拉伸设备(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或2和38所述的印刷机以及用于操作穿过印刷机引导的带的方法。
技术介绍
W02005/023690A1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叠色错误(Passerfehlern)的方法、即减少需先后印刷到带上的两个图像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错误,其中,在各印刷装置的入口设置弯曲的或可弯曲的辊。此外可以实施叠色的调节,其中,在两个依次排列的印刷列(印刷装置)之间通过干燥器来提高温度实现收缩或比如借助于饱和蒸汽增大湿度以实现拓宽。US4404906A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散开(Fan-Out)、即在印刷过程中通过水分渗透来拓宽带的设备,其中,需承印的带在第一印刷装置之前通过弧形的辊引导。EP1826002A2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单元、设置在其后的干燥器、冷却辊结构、补湿装置以及折页机的印刷机,其中,为了调节带应力可以改变强制传动的冷却辊与在带路径上设置在下游的强制传动的主张力辊的转数比。DE9419702U1公开了一种用于避免印刷机中形成波纹的设备,其中,带在进入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辊之前直接借助于宽度拉伸装置被一倍地或多倍地转向到各相反的弯曲方向上。DE3022557A1公开了一种具有基本上竖直的带运行方向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冷却装置。为了防止褶皱的形成建议代替在张力装置前面的已知的宽度拉伸辊 (Breitstreckwalzen)设计至少一个属于冷却装置的冷却辊,该冷却辊的直径从中部向外基本上持续增大。US6058844A公开了一种具有竖直的带运行方向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辊设计有向外减小的半径,并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除了冷却装置的冷却辊之外还设置弧形的宽度拉伸辊。在后一种实施方式中带缠绕的程度决定了宽度拉伸效果。为了修正褶皱的形成,将宽度拉伸辊的弧部摆入带平面中。US6250220B1公开了一种具有基本上竖直的带运行方向的印刷机中的宽度拉伸辊,其中,在冷却辊前面设置宽度拉伸辊,其能够可选地为了生产工作摆入带平面中或为了进行装备从带平面中摆出。W02007/020288A1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其具有第一印刷塔,第一印刷塔具有第一印刷单元,第一印刷单元具有用于具有单面地或双面地承印第一带的平版印刷装置,印刷机还具有在带路径上设置在第一印刷单元下游的干燥器以及三角板结构,三角板结构具有由第一带贯穿的折页机以及具有设置在折页机前面的张力辊。此外该印刷机还具有第二印刷塔,第二印刷塔具有第二印刷单元,第二印刷单元具有用于单面地或双面地承印第二带的平版印刷装置,其中,设置有用于引导第二带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将第二带在不经过干燥器的情况下或至少不经过启用的干燥器的情况下与第一带一起可被引导或被引导到至少一个折页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印刷机以及一种用于操作穿过印刷机引导的带的方法,该印刷机或该方法能够优选在采用更改的报纸印刷机的情况下生产出无错误的、具有热固页的产品。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或2以及38的特征实现。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的优点特别在于,通过相关措施可产生可在一定的界限中影响图像大小和/或无皱地在热固方法中制造的产品层(Producktlage)。这特别是在由多层的混杂生产中是特别是有利的,其一部分来自冷固带以及一部分来自热固带并且被组合成共同的产品。与印刷、特别是与热固印刷(特别是与混杂印刷)相关联的问题可以总结如下带应力在纸中产生栅纤维O^sergitter)的延伸。由此引起带在同时横向收缩的情况下的纵向伸长。两种变化不仅具有弹性部分也具有塑性部分。加入的湿度(油墨、补湿剂等)削弱了纤维连接且因此提高了塑性部分。变化的该部分在干燥过程中被“冻结”。通过湿度从比如大约6%减少到比如大约1%,纸(且由此印刷图或印刷页)首先在横向上收缩。主要负责收缩热固带且因此可在一定的界限中作为调节大小应用的是干燥器温度、入口湿度以及在干燥器中的停留时间。这里目的可以是,实现极小的、但受控的横向收缩以及快速地实现均勻湿度(Gleichgewichtsfeuchte)。未涂料的白纸可以作为双倍或甚至三倍宽的带在干燥器中比如“增加” 20mm以及略微涂料的纸(LWC) “增加”大约7mm。随着均勻湿度的实现将收缩的一部分引回。根据补湿的类型和强度的不同或早 (即绝大部分直至输出带)或晚(直至几个小时)达到该状态。为了实现机器内部的均勻湿度,必须施加的水量大小使得产品不再实用。补湿原则上取决于提供的水量、作用原理、 表面应力、停留时间/作用时间以及纸的吸水性。通过下面建议的施加大规模横向应力(宽度拉伸)以及在干燥器之前和/或之后的有利地实现的润湿,可以受控地影响热固带的收缩特性和表面。这里比如利用宽度拓展设备的作用,用以使提高带应力防止褶皱形成以及防止折页机上太小的应力的可能性增大。这样可以在冷却辊和三角板入口之间的区域中在没有损坏性的收缩和/或形成纵向褶皱的前提下提高应力。如果应在印刷过程中共同处理不同的工艺(热固/冷固)和/或具有不同特性 (例如延伸率、增长率、吸湿性等)的承印材料,那么这就是特别有利的。代替在混杂生产中仅通过或主要通过不同的卷筒宽度和印刷图模板(曝光的印版)中的不同的宽度来考虑两个不同的带在增长率或收缩上的区别(极大的运输成本和错误源),可以通过下面详细描述的措施在机器中自行产生巨大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在附图中展示并且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以具有多个印刷塔的、针对混杂生产设计的印刷机、特别是报纸印刷机形式的印刷机的示意图;图2为热固带穿过印刷机运行的示意图3为印刷机中的热固引导的第二实施例;图4为印刷机中的热固引导的第三实施例;图5为印刷机中的热固引导的第四实施例;图6为印刷机中的热固引导的第五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印刷机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印刷单元01 (第一类型的印刷单元和/或以第一工作方式可工作或工作的印刷单元),其本身具有用于单面地或双面地承印第一带Bl的一个或多个平版印刷装置。第一印刷单元01优选被设计成印刷塔,其如所示分别具有两个堆叠的 H印刷单元,比如用于双面印刷的四个桥式印刷单元或两个堆叠的卫星印刷单元。带Bl在第一印刷单元01或印刷塔的印刷位置之间基本竖直地运行。印刷机可以(为了概览起见在附图中未示出)具有多个用于承印第一带Bl的第一印刷单元01或第一印刷塔,第一带为了提高产品强度全部或部分地能够在同一三角板结构03、必要时甚至在同一折页三角板04上生产。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单元01的下游为所谓的热固运行在带路径上设置干燥器 02,特别是辐射干燥器或热干燥器,但优选是热干燥器02。该一个或多个第一印刷单元0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被设计成所谓的热固印刷单元01或至少设计成能够以热固油墨和/或UV油墨工作。热固油墨的特点比如在于特殊的油、比如矿物油,其在加热作用下蒸发且由此可以干燥承印的带Bi。矿物油具有比如从 220°C至320°C的沸点范围。其可以具有大约25至40%的油墨重量百分比。由于不必敲除 (wegschlagen)油墨以干燥,也可以承印封闭多孔的纸表面。相反,UV油墨具有在相应的辐射(紫外线)的影响下硬化的组成部分。在一种可替换的设计中第一印刷单元01的印刷装置可在干燥平版印刷中、即不涂敷润湿剂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塔,所述第一印刷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单元(01),所述第一印刷单元具有多个平版印刷装置,所述第一印刷单元用于单面地或双面地承印基本上从下至上贯穿所述印刷单元(01)的且需在第一印刷塔中多色印刷的第一带(B1),所述印刷机还具有在第一印刷单元下游设置在第一带(B1)的带路径上的干燥器(02)以及三角板结构(03),所述三角板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由第一带贯穿的折页三角板(04)和至少一个设置在于燥器(02)后面并且设置在折页三角板(04)前面的张力辊(06;07),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带(B1)的带路径上在干燥器(02)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折页三角板前面的张力辊(06;07)之间设置宽度拉伸设备(0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兰克·彼得·丹宁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