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真菌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7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Ⅰ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杀真菌混合物,这种杀真菌混合物包括增效活性量的:a)式Ⅰ氨基甲酸酯: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以及R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n为2时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选自下列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Ⅱ):-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配合物)(Ⅱa),-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Ⅱb),-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氨合物(Ⅱc)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Ⅱd),和/或c)1-(2-氰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3-乙基脲(Ⅲ)H↓[3]CCH↓[2]-NHCONH-C(CN)=NOCH↓[3]Ⅲ。(*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ungicidal mixture

* * * I described a mixture of fungicides, such fungicidal mixtures including a synergistic amount: a) type 1 carbamate: wherein X is CH or N, n is 0, 1 or 2, and R is halogen, C: 1 C: 4 - the lower alkyl or C 1 C: 4 - alkyl halide, N 2 R group can be different, and b)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two dithiocarbamate (II): ethylenebisdithiocarbamate (two dithiocarbamate) (Mn complexes of zinc (II) a). - ethylenebisdithiocarbamate (two dithiocarbamate) Mn (II, b) - ethylene bis (dithiocarbamate two) zinc ammine (C II) and ethylene bis (dithiocarbamate two) zinc (II, d) and / or C) 1 - (2 - - - 2 methoxy imino acetyl Base) 3 ethyl urea (III) H: 3 CCH: 2 NHCONHC (CN) = NOCH: 3 I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真菌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增效活性量的a)式Ⅰ氨基甲酸酯 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以及R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n为2时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选自下列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Ⅱ)-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配合物)(Ⅱa),-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Ⅱb),-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氨合物(Ⅱc)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Ⅱd),和/或c)1-(2-氰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3-乙基脲(Ⅲ)H3CCH2-NHCONH-C(CN)=NOCH3Ⅲ。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化合物Ⅰ,Ⅱ和/或Ⅲ的混合物防止有害真菌的方法以及化合物Ⅰ,Ⅱ和/或Ⅲ制备这种混合物的用途。根据文献(WO-A96/01,256和WO-A96/01,258),式Ⅰ化合物、其制备和它们对有害真菌的作用是公知的。同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Ⅱ(Ⅱa通用名称代森锰锌,US-A3,379,610;Ⅱb通用名称代森锰,US-A2,504,404;Ⅱc通用名称代森联,US-A3,248,400;Ⅱd通用名称代森锌,US-A2,457,674),它们的制备及其抗有害真菌的作用也是公知的。另外,式Ⅲ化合物(US-A3,957,847;通用名称霜脲氰),其制备及其抗有害真菌的作用也是公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的抗有害真菌作用并能减少活性成分施用量的混合物(增效混合物),以便减少施用量,并改善已知化合物的作用谱。我们现已发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一目的可由本文开头所述的混合物实现。此外,我们还发现,与施用单一化合物的情形相比,通过同时一起或分别施用化合物Ⅰ、Ⅱ和/或Ⅲ,或者连续地施用化合物Ⅰ、Ⅱ和/或Ⅲ能够更好地防止有害真菌。Ⅰ和Ⅱ或Ⅰ和Ⅲ的混合物以及包括Ⅰ,Ⅱ和Ⅲ的混合物都适合于这一目的。式Ⅰ特别表示其中取代基的组合对应于下表中各行的氨基甲酸酯。 特别优选化合物Ⅰ.12,Ⅰ.23,Ⅰ.32和Ⅰ.38。鉴于到它们的碱性,化合物Ⅰ和Ⅲ能够与无机或有机酸或与金属离子形成盐或加合物。无机酸的实例包括氢卤酸例如氢氟酸,氢氯酸,氢溴酸和氢碘酸,硫酸,磷酸和硝酸。合适的有机酸包括例如甲酸,碳酸和链烷酸,如乙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和丙酸,以及乙醇酸,硫氰酸,乳酸,琥珀酸,柠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草酸,烷基磺酸(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酸),芳基磺酸或芳基二磺酸(其上连接有一个或两个磺基的芳基(如苯基和萘基)),烷基膦酸(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膦酸),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其上连接有一个或两个磷酸残基的芳基(例如苯基和萘基)),其中的烷基或芳基可能还连接有其它取代基,例如,对-甲苯磺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2-苯氧基苯甲酸,2-乙酰氧基苯甲酸等。适当的金属离子尤为下列各族元素离子第二主族元素(特别是钙和镁),第三和第四主族元素(特别是铝,锡和铅),以及第一到第八副族元素(特别是铬,锰,铁,钴,镍,铜,锌等)。尤其优选第四周期的副族元素金属离子。这些金属可以它们可能具有的各种价态存在。当制备混合物时,优选采用纯活性成分Ⅰ和Ⅱ和/或Ⅲ,如果需要的话,可进一步混入其它对有害真菌或其它害虫(如昆虫,螨虫或线虫)具有活性的成份,或者还可混入具有除草或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成份或肥料。化合物Ⅰ,Ⅱ和/或Ⅲ的混合物,或同时联合或分别使用化合物Ⅰ,Ⅱ和/或Ⅲ,以对广谱植物致病真菌具有杰出作用而著称,特别是对子囊菌纲,半知菌纲,藻形菌纲和担子菌纲真菌。它们中的一些具有内吸活性,因而可用作叶面和土壤作用杀真菌剂。它们对各种作物和种子上的众多真菌的防治格外重要,这些作物如棉花,蔬菜类(如黄瓜,菜豆和葫芦科),大麦,牧草,燕麦,咖啡,玉米,水果类,稻,黑麦,大豆,葡萄,小麦,观赏植物,甘蔗。它们特别适合于防治下列植物病原真菌禾谷类上的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葫芦科上的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和苍耳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苹果上的苹果白粉病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禾谷类上的柄锈菌(Puccinia)、棉花、稻和草坪上的丝核菌(Rhizoctonia)、禾谷类和甘蔗上的黑粉菌(Ustilago)、苹果上的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禾谷类上的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小麦上的颖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草莓、蔬菜、观赏植物和葡萄上的灰霉菌(Botrytis cinera)、花生上的花生尾孢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小麦和大麦上的眼斑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稻上的稻梨孢(Pyriculariaoryzae)、马铃薯和蕃茄上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葡萄上的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葫芦科和啤酒花上的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蔬菜和水果上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以及镰刀菌(Fusarium)和轮枝孢菌(Verticillium)。而且,它们可用于保护材料(如保护木材)免遭例如宛氏拟青霉之类真菌侵害。化合物Ⅰ,Ⅱ和/或Ⅲ可以同时一起施用或分别施用,或者连续施用。在分别施用的情形下,其施用次序一般对防治措施的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化合物Ⅰ与Ⅱ之间通常以200∶1-0.1∶1,优选100∶1-1∶1,特别是50∶1-5∶1(Ⅱ∶Ⅰ)的重量比使用。化合物Ⅰ与Ⅲ通常以10∶1-0.1∶1,优选5∶1-0.2∶1,特别是3∶1-1∶3(Ⅲ∶Ⅰ)的重量比使用。本专利技术混合物的施用量就化合物Ⅰ而言一般为0.005-0.5kg/ha,优选0.01-0.5kg/ha,特别是0.01-0.3kg/ha,这取决于所希望的效力。就化合物Ⅱ而言,施用量一般为0.1-10kg/ha,优选0.5-5kg/ha,特别是1-4kg/ha。就化合物Ⅲ来说,施用量一般为0.005-0.8kg/ha,优选0.01-0.5kg/ha,特别是0.05-0.3kg/ha。对于种子的处理,混合物的施用量一般为0.001-100g/kg种子,优选0.01-50g/kg,特别是0.01-10g/kg。如果要防治植物致病有害真菌,可以在植物播种前后,或者在植物发芽前后通过喷雾或喷粉种子,植物或土壤分别或联合施用化合物Ⅰ和Ⅱ或Ⅲ或化合物Ⅰ,Ⅱ和/或Ⅲ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杀真菌增效混合物,或化合物Ⅰ,Ⅱ和/或Ⅲ可以配制成例如现用型喷雾溶液,粉剂和悬浮剂形式,或高浓度的水、油或其它悬浮液或分散液、乳液,油分散剂,糊剂,喷粉剂,撒播材料或颗粒剂的形式,并通过喷雾、弥雾、喷粉、撒播或浇注方式使用。使用方式取决于预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应该保证本专利技术混合物尽可能细微均匀地分散。这些制剂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式如通过混合溶剂和/或载体制备。通常将制剂与惰性添加剂如乳化剂或分散剂混合。合适的表面活性物质为下列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芳族磺酸例如木质素磺酸、苯酚磺酸、萘磺酸和二丁基萘磺酸,脂肪酸,烷基-和烷芳基磺酸,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真菌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增效活性量的:a)式Ⅰ氨基甲酸酯:*** Ⅰ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以及R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n为2时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选自下 列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Ⅱ):-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配合物)(Ⅱa),-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Ⅱb),-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氨合物(Ⅱc)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Ⅱd),和/或c)1- (2-氰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3-乙基脲(Ⅲ)H↓[3]CCH↓[2]-NHCONH-C(CN)=NOCH↓[3] Ⅲ。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6-4-26 19616716.7;DE 1996-4-30 19617231.4;DE1.一种杀真菌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增效活性量的a)式Ⅰ氨基甲酸酯其中X为CH或N,n为0,1或2,以及R为卤素,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n为2时各R基团可以不同,和b)选自下列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Ⅱ)-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配合物)(Ⅱa),-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Ⅱb),-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氨合物(Ⅱc)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Ⅱd),和/或c)1-(2-氰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3-乙基脲(Ⅲ)H3CCH2-NH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米勒H萨特E阿莫曼G洛兰茨S斯特拉思曼M舍勒K夏尔伯格J莱扬德克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